春分|陌上花开 不负韶华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北方民谣《九九歌》从冬至开始,掰着指头数到了第九十天,春分便到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顾名思义,一是指从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恰好从中平分了这三月春季;二是指白日和夜晚时间等长,各为12小时。
“春分”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古代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礼制。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家族扫墓从春分就开始了,最晚至清明结束。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这里的“玄鸟”指的是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雷鸣之后再过五日,看见闪电。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徐铉《七绝·苏醒》
《荆楚岁时说》记载:“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这三种花都会守时而开。春分时节,风和日丽,惠风和畅,百花竞放,春意融融。无数诗人用自己的缱绻诗句描绘了一幅幅春意盎然、风光旖旎的景象。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这首五言绝句诗情画意地勾勒了明媚春色:春风和煦,百花初放,风送花香,飞燕衔泥,鸳鸯静睡。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欧阳修《踏莎行》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欧阳修《阮郎归》
雨后初霁万紫千红,画梁新燕双飞,屋舍藤蔓缠绕,青苔遍地,柔曼清丽的歌声相伴左右。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每当春分时节,妇孺争放风筝。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
在吟咏春天放风筝的诗中,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脍炙人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朝诗人郑板桥《怀潍县》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当时潍县人放风筝的情景: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在人们的心中,仿佛只有挖了荠菜、吃了荠菜,春天才真的到来。
岭南,“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在中山,“春菜”指的是一种野苋菜,又被称为“春碧蒿”、“马齿苋”。人们到田野中采摘春菜,回家“滚汤”,名曰“春汤”。有谚云:“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早在4000年前 ,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可以很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游戏试验。
春色满园关不住,游人似在画中行。陌上花开,不负韶华。
人民网文化频道——文艺星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