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新时代文学发展 莫言、徐则臣等50余位名家论道彭城
徐州日报记者 张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学研究,更好展现“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0月10日至11日,江苏师范大学在校内举办了第二届新时代文学论坛。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师范大学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基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等承办。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郑焱等相关负责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等国内50余位知名作家、评论家、文艺理论学者、导演、编剧出席活动。
理论引导
续写新时代文学华章
论坛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时代文学创作实践与话语建构”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文学报告会、圆桌对谈等多种形式与师生交流互动,着重从新时代文学创作风向、繁荣新时代文艺批评事业、加强新时代文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展开学术研讨活动,探讨新时代文学如何以中国道路更新世界故事,引领青年人精神上由觉醒走向强健。
吴义勤在开幕式讲话中说:“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中国作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今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届新时代文学论坛,成立了第一家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吸纳整合高校和作协的多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心成立以来,获得了文学界的广泛支持,得到了热烈响应,取得了良好成效,示范作用凸显。”
“我们希望更多的文学研究者积极投身到新时代文学研究中来,富有成效地参与中国作协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跟踪、研究与阐释,也希望新时代文学在理论批评的引领与护航之下,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和高峰,为伟大的时代变革续写新的文学华章。”吴义勤对广大作家寄予期望。
研讨会主单元深入研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跃入新时代以来涌现的讴歌时代山乡巨变、中国人精神境况的新时代文学作品,对正在展开的新时代文学实践进行理论探讨和文学史回溯,聚焦新时代文学的发生与形态、新时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渊源、传承与新变、新时代文学与人工智能、新时代文学与新现实主义等重要理论问题,总结新时代文学呈现的新的审美经验与文学品质,推动新时代文学的未来发展。
形式丰富
学术探讨互动掀热潮
本次论坛设置了丰富、多元的系列学术活动。在研讨会分单元,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以来涌现的具体作品展开探讨,以文艺演出、对谈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新时代以来,深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优秀青年作家徐则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以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情感讲述人民的故事,精品力作不断。第二届新时代文学论坛结合两位作家的创作,通过个案与整体的多维度研讨,对新时代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莫言新作《鳄鱼》是一部以戏剧对话体形式展开、用虚构和象征的手法表现现实、有着莫言式独特创新探索风格的剧作。作品延续了莫言一以贯之的为人民书写的价值立场,批判了贪婪扭曲堕落的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教育警示作用。10日上午的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鳄鱼》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现代寓言故事,也是一个展现复杂立体人性的深刻作品,值得文学界、批评界好好研究与解剖。当天下午,江苏师范大学“雷雨”剧社在马可音乐厅表演了《鳄鱼》选段,受到莫言等专家的肯定。
徐则臣是“70后”作家的代表,他的长篇小说《北上》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北上》通过演绎小人物故事,解构大运河历史,叙事跨越百年,穿越时空,探讨运河对中国地理、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论坛中成立了江苏师范大学“徐则臣研究中心”,对徐则臣创作进行了研讨,从个案出发对当代青年作家的成长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两场作品研讨,聚集了中国文学界有影响力的评论家、教授、学者,学术互动热烈。
“新时代山乡巨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众多宝贵的艺术资源。”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表示,“江苏师范大学作为以文科见长的高校,本次论坛的举办将努力回应新时代人民对文艺创作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