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转换“进”为要
□本报记者陈辉
7.6%,这是2018年河南生产总值的增速。把7.6%放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环境下,这仍然属于一份难能可贵的答卷。仔细剖析来看,还会发现增长趋缓中蕴藏着长期向好的态势。
首先是结构愈发优化合理。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7.2%;第三产业增长9.2%,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增速和份额一直呈扩大态势。随着我省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消费的不断升级,还会带来巨大的第三产业需求。
其次,作为我省经济顶梁柱的工业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也在好转,去年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6.0%,增速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7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7.2%,虽然比经济整体增速稍低,但分门别类看,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优化升级趋势。按第二产业的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0%,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0%。由此可见:原材料行业增速继续保持在低位,全省去产能扎实有效推进,全年化解煤炭产能825万吨、钢铁产能157万吨;制造业增长仍位于较为合理区间;与生活水平提高直接相关的公用事业则处在高速增长中。
再从制造业细分来看: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2%、11.2%,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0、4.0个百分点。新产品较快增长,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42.8%,新能源汽车增长70.4%,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45.3%,服务机器人增长37.8%。
2018年,全省掀起“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热潮,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年认定103个省级智能车间、47个智能工厂、49个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认定省级绿色工厂32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8家,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4个;全省实施技改项目5494个,完成投资5964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1.5%。“三大改造”为全省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能。
动能转换的步伐在地市也能找到生动答案。黄淮四市作为传统农区,在工业发展上奋力追赶,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去年信阳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上年3.7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同比增长34.8%,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去年前11个月,信阳工业投资增速增长2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增长潜力。驻马店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幅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0%;中集华骏灯塔工厂、汝南伊克达斯废旧橡胶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竣工投运,天方药业、十三香集团等优质企业产销两旺。
今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但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自身结构、运行态势,我省工业发展都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危中求机、变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