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发展高质量 活力绿金城
|
||
|
||
|
||
|
||
|
||
|
||
|
||
|
◎淮北日报记者 韩惠 一座城市的魅力,究竟因何而生? 走进美城淮北,与晴空万里的天空蓝、心旷神怡的生态绿邂逅,与活力四射、充满创新魅力的建设者、创业者们相遇,感受市井里富足安稳、轻松惬意的幸福。这一切,便有了圆满的答案。 从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传统工业城市起步,华丽转身为青山绿水中的生态美城。近年来,面对资源枯竭的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淮北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关键词,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转轨、城市转向、动力转换、共建共享,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后劲持续增强、面貌日新月异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转出淮北样板 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形成“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工信部确立的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总投资54亿元的平山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新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仅耗煤251克,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相邦陶铝新材料、完美生物等一批“世界第一”“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先后落户淮北…… 作为正在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淮北市突出创新驱动、招商带动两大发展引擎,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绿金科创大走廊,加快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积极打造“双创”平台。绿金淮北处处迸发创新求变、探索发展的活力。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淮北市规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6个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重点支持特种炭黑、无卤阻燃剂、己内酯等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淮北市高新区和濉溪经济开发区重点支持陶铝材料产业化研究,开发航空航天专用材料、高耐磨发动机活塞材料、高强度焊接材料和铝板、带、箔系列产品;相山经济开发区重点支持生物工程研究,开发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生物制药。同时,淮北市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和大数据产业,支持电子芯片、新型电子元器件、硅基玻璃、硅基绿色建材以及智能软体移动机器人平台、智能电子仪器仪表等成套智能装备的开发。今年上半年,“四基一高”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1%。 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淮北市积极扶植新兴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典型经验做法,先后获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城乡协调:一体推进共享发展红利 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凤凰新区、城区中心湖带、双堆集中心镇新城……仿佛是一夜之间,淮北人的地名册里又多出了不少新鲜名词。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都是城市转型崛起重要的产城融合区、发展发力区。 淮北市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不断推动城乡发展转轨,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为转型崛起提供坚实载体。 全域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推动规划创新,编制全域空间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地下管廊规划等,实现市区至全域、地上至地下的规划全覆盖,“城市双修”试点工作获住建部肯定。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淮北高铁联络线、市区至煤化工基地快速通道、创新大道等建成通车,青龙山铁路物流中心近期将投入使用,浍河航道通江达海,淮宿蚌高速铁路、徐淮阜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对内对外交通全面改善,处京沪之间三小时黄金节点、东联西引、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凸显。 结合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及时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加快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社区延伸覆盖。通过统筹抓好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促进了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四季榴园中,有错落有致的山地村庄、碧波荡漾的湖面、漫山遍野的石榴树;长寿南山里,汉文化、长寿文化源远流长,一年一度的迷你马拉松更为乡村增添了特有的活力……行走其间,怎不让人流连、让人沉醉。 绿色发展:生态妙笔绘城市新面貌 淮北变“绿”了、变美了,无论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南来北往的商旅,大家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城外青山隐隐、城内波光粼粼,“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淮北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坚持不懈“增绿”“护蓝”,重构“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近年来,淮北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用可持续的生态绿换取更加长久的天空蓝。 淮北坚持不懈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投资12亿元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治理黑臭水体。坚持拆迁建绿、建园添绿、沿路补绿、见缝插绿,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3.6%、44.9%和15.2平方米。独创“七步造林法”,为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让一片片灰白色变成了成片的绿色,一座座“秃山”变为森林公园。 面对因采煤沉陷造成的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实际,淮北综合施策,治理采煤沉陷区18.6万亩,新增耕地10.2万亩、建设用地3.2万亩、养殖水面3.4万亩,有效解决近20万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利用4000公顷采煤沉陷永久性水面,实施绿金湖、南湖等治理及河湖连通工程,打造一批滨河、滨湖公园和景观带,42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山水生态达200平方公里,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城市实现了由灰向绿、由工矿型向山水生态型的转变。以生态妙笔写就的环境华章,将人们曾经的梦寐以求,变成了每一天身边最寻常不过的小事。 改革开放:全面激活转型动力引擎 改革促进发展,开放推动进步。改革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淮北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开放集聚要素资源,不断激发转型发展的活力动力。 淮北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实施27项国家级与20项省级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去降补、放管服、财税金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信用建设等改革,金融服务、房产超市等多项改革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综合信用指数在近期全国262个地级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位居第4,深改工作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领先。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代理服务中心,1550项权力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建成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把开放招商作为转型发展的生命线,突出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2016年至2018年累计引进项目47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6个、5亿元以上90个、10亿元以上13个、15亿元以上20个。 淮北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抱川市等12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淮北海关正式通关运行,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外贸综合考评位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加快融入长三角步伐,与沪苏浙等7个城市率先成立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成功举办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项目对接会。我市列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范围,成为规划建设的“淮海经济区”重要城市;与苏鲁豫皖四省10市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建共享:让每个人的幸福有着落 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始终保持在80%以上,民生工程连续十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一系列民生举措的落实,让每个人的幸福有了实实在在的着落。 淮北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持续改造老旧小区,三年改造棚户区14万多套,让40多万名群众“蜗居”变安居,货币化安置做法被住建部列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高质量完成22个贫困村、33885人的脱贫任务,在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创新推行“一组一会”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善治之路,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淮北版。针对过去房地产领域因规划管理不规范、手续不健全导致的“难办证”以及部分项目工程烂尾等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创新举措,全力破解。 在七任市委书记、八任市长传棒接力下,全市人民22年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成绩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截至目前,152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人口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屡屡刷新“好人淮北”的数量层级和精神海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