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赛摩转型记
◎文/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图/徐报融媒记者 许晨
上市企业数量是一个城市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晴雨表”。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交易后,我市紧急行动,一方面对全市符合北交所上市门槛的100多家“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进行了梳理、预估,一方面发布了上市企业培育“鹏程计划”。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北交所开市及“鹏程计划”的推进,未来几年,我市将有一批科技型企业陆续搭上创业板上市的快车。
上市后,企业会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在资本浪潮和产业技术革命的裹挟下,上市企业如何实现更稳健更长久的发展?
作为我市近年来登陆创业板的上市企业代表,成立于1996年的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摩智能”,股票代码300466)是我市一家老牌工业企业,2015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0年引入国资,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根据其2021年上半年财报:营收约2.96亿元,同比增加10.92%。截至11月22日收盘,总市值33.10亿元。
从成立之初的中外合资企业,到民营企业,再到今天国资进入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从最初专业领域的“单项冠军”到今天全面布局智能制造生态圈,希望通过我们对赛摩智能转型历程的梳理探析,可以为无数充满理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借鉴和启迪。
“合资”起步 10年,反购美方股权成纯民营
“现在,说到徐州拉姆齐,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其实这是赛摩成立之初的名字。”赛摩智能副总经理吴洪军坦言,从名字就能看出,赛摩智能的前身是家中外合资企业。
如今,在赛摩智能资深员工的记忆里,关于“拉姆齐”时代的一切依然清晰。
1996年,美国拉姆齐技术公司计划开拓中国市场,在衡器领域颇有研究且和美国拉姆齐有过合作的厉达(赛摩集团创始人、现赛摩智能终身名誉董事长、董事)成了最佳“合伙人”。经双方磋商,由中美双方各占50%股份的徐州拉姆齐技术公司成立了。主要从事皮带秤、称重给料机、称重给煤机、机械自动采样设备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
“海外背景”加上厉达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短短几年,徐州拉姆齐的销售规模已从几百万元突破亿元,成为亚洲领先的皮带秤、机械自动采样设备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炭、钢铁、电力、水泥、港口、化工、食品等各个行业。
2001年,徐州拉姆齐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冠以省名,公司也因此更名为:江苏赛摩拉姆齐技术有限公司。
2006年,赛摩与美方合资合同到期,中方收购美方,还是美方收购中方,成为决定赛摩未来命运的“关键之举”。
由于在技术研发和客户资源方面占据主动权,最终,厉达通过组建江苏赛摩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美方在江苏赛摩拉姆齐技术有限公司50%的股权。为了巩固海外市场,江苏赛摩集团先后在澳大利亚、英国、荷兰设立了分公司。
专注研发
9年,做精主业获上市
“和美方合作的十年,我们看到了差距,积累了信心,也摸清了努力的方向。”在厉达看来,和美资合作的十年,是“蚂蚁和大象”共舞的十年,美方公司当时所属集团公司已是纽交所上市企业,而中方公司从几个人、一间办公室起步,完全是“白手起家“。
2006年,赛摩民营化后,更加加快了核心技术团队的培育打造。厉达本身就是衡器行业专家,加之副总工程师何福胜,副总工程师张开生,副总工程师程建,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付业林,副总工程师、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张兴国等一批专家型人才组成的高管团队,为赛摩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此时,赛摩的产品围绕传统产业布局,核心产品是散料称重系统,并渐渐发展到散料的包装、称重、检测三大板块,主要应用在煤炭、电力、钢铁等领域。
不过,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总体布局,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加快了整合、升级步伐。赛摩核心产品市场份额未来会变小是不争的事实,新领域“拓荒“技术和市场都不占优势,赛摩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才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强?
这一次,赛摩团队的选择是一方面持续做精做优,不断升级核心产品, 一方面进行股改、筹备上市。
2011年,江苏赛摩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并关闭了海外三家分公司。
2012年至2014年,赛摩每年利润超过3000万元,足以具备登陆创业板的资本。
2015年5月,赛摩电气在深交所上市。
招股书显示:赛摩作为煤能源计量及采样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国衡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先后主笔起草了三项国家行业标准,为该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在散料计量、检测和机器人自动化领域,为行业内的先行者和龙头企业,其生产的皮带秤销量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赛摩上市后,将持续强化在散状物料计量及采样设备领域的竞争优势,继续专注于自主创新、精细管理、精益制造,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成功上市
6年,牵手国资共建智造生态圈
企业上市,除了可以证明自身实力、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利用资本手段加快发展。
2016年,赛摩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顺利完成了对武汉博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雄鹰自动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三埃工控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当年,这“三大天王”合计贡献营业收入1.19亿元、净利润4552.53万元,占赛摩营业收入的35.87%、净利润的80.64%。
到2018年底,赛摩全资收购四家公司、新设两家全资子公司、五家控股公司、参股四家公司,其中包括三家智能工厂信息化管理软件公司、四家机器人公司(包括国外一家)、一家自动检测公司、两家智能物流公司、两家云计算大数据公司、一家智能制造研发中心、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等。多个业务板块随着资本运作而铺开,也让赛摩建立了国内具有相当实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汇集了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智能工厂、智慧电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医院等多个业务板块。
收购并购业务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王牌产品依旧“硬核“:2017年,赛摩皮带秤产品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当然,大量的并购收购也带来了现金流的乏力。2017年,赛摩净利润0.26亿元;2018年、2019年,赛摩年度报告均亏损。
为此,2019年9月,徐州经开区国资部门发行专项金融产品对赛摩进行了纾困。
2020年,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赛摩电气”变更为“赛摩智能”。也是在这一年,赛摩更加坚定了民企牵手国资的路子,与河南省洛阳市国资委达成合作意向。9月,双方完成股份交割,洛阳国宏投资集团以6.53亿元获赛摩智能20.32%股份,洛阳国宏、洛阳市国资委成为赛摩智能实际控制人。
之所以收购赛摩智能,洛阳的期待是:进一步提升洛阳国宏资产证券化率,助力洛阳工业企业“三大改造”和转型升级。洛阳国宏将致力于把赛摩智能打造成为百亿市值的高端制造业资本运营新平台,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吸引产业资源,助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国民联姻”正向效应加之智能制造各板块业务的整合发力,赛摩智能2020年营收5.45亿元,同比增长近9%。赛摩智能装备、自动化与系统集成、信息化三大板块成为盈利主力。
“2015年上市后,我们用了6年的时间,进行了智能制造生态圈的布局。”吴洪军告诉记者,上市后的赛摩,迎来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从“小而美”向“大而全”的进阶,赛摩的发展,始终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方向进行战略布局,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引领市场,相信未来的赛摩还将紧随国家产业发展大潮,不断转型、变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