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徐州日报记者 樊海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推动创新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持续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作为我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知识产权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多维度
强化创新“加油站”
4月22日,2022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拟立项单位结束公示,徐州经开区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名单。
近年来,徐州经开区围绕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组建“节能起重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布局一批能够支撑产业发展、抢占国际市场的高价值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成立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形成以保护中心、维权援助中心为依托的维权援助体系,开辟涉企案件服务“绿色通道”等。依托专利驱动创新发展的理念,徐州经开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4月1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名单发布,辖区企业一举取得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截至目前,经开区内企业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银奖1项、优秀奖21项。
为夯实知识产权基础,助力产业发展,我市强化知识产权载体建设,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示范区域建设,推动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提升。各地强化各类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加快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园区。截至目前,全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区)达到了5个,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达到6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达到4个,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达10个。2021年,我省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专项,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此次徐州经开区入选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名单,成为第二批示范区创建单位,将有效推动全市知识产权与区域创新发展深度融合。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企业贯标创建工作,组织千余家企业进行贯标备案,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升。同时,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精心培育徐工、恩华药业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针对相关“卡脖子”技术,共同创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引领产行业高端发展的高价值专利。
近年来,全市新建9家省(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4家企业获批省(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立项。据统计,今年1—3月份,全市新授权发明专利1059件,同比增长50.21%,增幅居全省第四,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87件。
强协作
构建创新“保护伞”
5月12日,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铜山区法院签署知识产权类民事案件诉调对接合作协议。此举使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再添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保护中心调解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便捷优势。
着眼提高转化利用效率,加强对创新主体的服务,一年前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创建运行。该保护中心立足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构建了覆盖专利、商标多门类的“6+1”工作体系,至目前已累计受理专利申请已突破3000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800余件,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仅50余天。
为构建系统化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市知识产权部门制定了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行动相关方案,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机制建设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有关行政部门职能作用,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保护体系。
为强化全链条保护,市检察、市场监管、文广旅、公安、海关5家部门会签相关意见,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双向移送”工作机制。市检察院与市中级法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单位会签《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重点项目合作协议书》,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点、知识产权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驻市知识产权局检察工作站、知识产权仲裁服务中心四大平台,进一步深化了跨部门的保护协作,一批知识产权违法案件被查处。
5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公布202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结果,徐州在157个副省级及地级市排名中位列第13,再次获得优秀等次,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彰。
优服务
建好创新“助推器”
将专利成果产业化是创新的最终目的。我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年启动了专利转化重点城市建设。日前,市专利转化重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就《徐州市专利转化重点城市建设》(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交流,其中建好需求库、供给库、专家库与专利转化运用平台“三库一台”是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形成工作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推进落实。
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当前我市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城市建设。按照全面实施专利转化计划,我市将把市域内高校院所中符合本市发展方向的专利资源和创新要素引入到企业,推动区域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构建全面促进专利转化的“生态圈”。
校地共建的中国矿大—江苏淮海科技城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运行一年多来,已累计申请专利60件,其中已授权专利20多件。2021年该基地年营业收入超6000万元,实现税收400万元,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规上企业入库2家,知识产权量质齐升,成为我市加快突破前沿技术、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将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为引领,全力推动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发展集聚区、创造先行区、保护样板区,助力全市产业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