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交控公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
||
|
徐州日报记者 耿耘 通讯员 俞牧言 高燕芳 公交车是一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一条条纵横交织的公交线路、一辆辆来回穿梭的公交车,服务着市民群众。 “原先坐公交车,每次还得记着换零钱,现在好了,上车如果没带零钱,还可以刷微信或支付宝,很方便,我们都很满意。”正在民祥园站点等候公交车的几位乘客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赞同。 徐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交集团)始建于1960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员工4726名,运营车辆2035台,运营线路196条,年常态客流近2亿人次。市公交集团在市委市政府适应国企市场化转型、重组市级五大平台的大背景下,2019年顺利完成国有化改革,2019年12月,正式更名为徐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现为市交通控股集团二级公司。围绕市委决策,以固本培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确立了党建引领发展、依法规范经营、高标准开展工作、主动担当作为的工作标准,完成了两大任务,即公司国有化改造完成和编制完成并落实好徐州公交“十四五”发展规划。两大节点标志着集团重组整合、转型发展的开端和起点,加快落实交通强市战略部署,助力蓝天保卫战、国企改革行动目标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 市公交集团不但与民生紧密相连,更成为服务城市各项重大战略的“主力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拓,积极布局公共出行服务新业态,拓展客运新市场,四通八达、辐射城乡的线网,绿色环保、低碳出行、智能支付,出门就能坐上实惠的公交车,公交事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焕发了更新的活力。努力满足市民乘客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需求,让城市公交在幸福的“民生路”上行稳致远。 传承红色基因 见证城市变迁 党建经营融合,激发红色动能。市公交集团党委大力开展“党旗在市场化转型主阵地上高高飘扬”“三引领三彰显”“星级支部创建”等活动,持续落实“书记抓项目、基层党建抓规范、党员先锋岗抓示范、车厢微党课抓扩展、主题车厢阵地抓建设、企业文化抓融入”六大行动,不断加强基层班组党建,凝聚工作合力,践行社会责任;党委带领基层15个支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全力创建“家同心·爱同行”党建品牌矩阵体系;公交集团党委获市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4个党支部被评为市国资系统“五星级党支部”,“公交车厢——流动的红色课堂”被市国资委评为2021年度优秀“党建+”创新案例。 扎实推进“党建+”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生产经营工作实现新突破。疫情期间,成立16个党员突击队,依靠基层党组织构建起严防严控的公共交通安全网,实现了员工乘客零感染,向徐州市民交出一份“有温度”的答卷,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公交“十四五”发展规划》获徐州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二等奖,乘客满意度由81%提高至95%,投诉率下降59%,员工好人好事同比增幅50%,公交集团被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2018-2020年度徐州市文明单位”。 办实事四连招,党史学习教育见真功。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员干部职工日常,700余台公交车厢成了“红色教育流动课堂”,同时,在2021年上线了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公交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优化线网、定制公交”被列入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项目评选;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为群众解决公交站点优化调整、城乡公交智能支付等问题。 公交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运营线路持续优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持续开展地面公交线网优化、区域调度、准点工程、线路品牌建设,实施线网“二期优化”工程,全力打造“以快线为框架、以干线为主体、以次线为支撑、以支(微)线为辅助”的多层级公交网络,推动公交地铁双网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运营线路共196条,其中:城市公交线路116条,线路总里程1860公里,线路平均长度16公里;城乡公交线路84条,总里程约2800公里,线路平均长度33.3公里,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范围全覆盖,目前市区67%线路实现与地铁接驳。其中运营车辆、里程和客运规模均居江苏省公交行业前列、淮海经济区之首。公交一体化,促进城区大融合,按照《城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协调推进城乡班车收购和资源整合,打通城市连接城乡、镇村的“毛细血管”,让公交线网开到徐州大小乡镇,一条条城乡公交线路融合在一起,同向而行、协调发展,织密城市公交伸往城乡、镇村的“神经末梢”,一个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农村线网,为城镇百姓铺就了致富之道。 从柴油车到新能源车,从普通车到空调车,“绿色低碳节能”一直走在前。随着车辆持续更新,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低碳的出行保障。车辆数从2017年的2158台增长到2021年的2208台,其中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辆占比79.53%,远超过省公交优先示范市40%的考核指标。目前,我市现有纯电动公交车775辆,这些车正常运营期间,可以减少5.05万吨PM2.5,减少碳排放15.75 万吨,相当于在徐州市一年植树7万株,改善了车辆状况,提高了车型档次,成就了“公交绿色发展速度”。 在服务为民方面,为缓解学校附近交通压力及交通拥堵,满足学生的实际出行需求,推动定制业务,组建定制包车队、特色公交等服务,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实惠,同时也打造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包租车品牌。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08年,我市首条定制公交在华美电厂开通运营,多样化公交自此走进人们视野,目前日均运营长期定制公交线路近400条,零散定制公交100余台次,定制公交营收位居全省前列;加强重大活动用车保障工作,顺利完成了徐州马拉松赛事等重大活动用车保障工作;开通了清明祭扫专线、驾考专线、自学考试临时送考专线等公交专线服务,方便市民出行。 聚力信息智能,加快科技引领。加快大数据、云平台等的融合应用,交控公交ERP管理系统搭建信息化平台模块,提升了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建成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实现车辆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公交出行信息服务覆盖所有公交线路,日均点击量100万人次;“掌上公交”手机APP在市民中宣传普及;2017年,徐州首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在铜山新区万达公交站台亮相;同年交控公交与铜山区合作实施“同城同价”;2021年优惠换乘政策也让市民享受到了公交看得见的实惠;同时,移动支付系统集IC卡、微信、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于一体,领先省内同行业,数据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数据共享、数据辅助和数据增值。在推进公交智能化工程建设,与南大苏富特、苏交科等专业机构合作,将运营大数据、智能调度、主动安全防控、能源管理及运营秩序实时检测等相互融合,建立了“公交大数据中心”,推动公交决策由经验型向智慧型、数据驱动型转变。 勇担责任促发展 服务城市保民生 有责任,有担当,更有情怀,劳模、先进模范精神薪火相传。时至今日,公交集团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公交人锐意进取、阔步向前。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真情献社会、责任勇担当,公交人团结一致,形成了公交企业精神。 典型引领树形象,精神文明建设见成效。走进流动的公交车厢,“5321”规范操作、首末站站立式温馨服务、微笑服务深入人心,扶老携幼、救助乘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4路线驾驶员刘艳军和10路线驾驶员杨鹏鹏、74路线市劳模王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最美交通人王艳、江苏省文明职工王艳凡、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闫翔等为代表的先进职工。 和谐企风促发展,着力推进“家文化”建设。通过完善“五必谈,五必访”制度,建立交控公交集团职工联系点制度、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职工心理疏导中心,开设《今日学法》普法栏目,畅通党群沟通渠道;以服务职工为生命线,开展“520驾驶员关爱日”、慰问劳模先进、心理咨询走进公交驾驶员、伤病困难职工慰问等活动,凝聚发展企业合力。 过硬管理强作风,服务职工见真情。设置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推出站台服务督导等一系列便民举措。砥砺品质,公交集团还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红色车厢文化、廉政文化、好人文化、劳模车厢文化等文化体系建设,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江苏省交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锤炼品牌,“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敬老文明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一批公交服务品牌,成为我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打造勇于担当的公交形象。市公交集团全力以赴做好我市各类大型活动的出行保障工作,临时调整线路,充分保障群众出行需求;疫情期间,公交近5000名职工迅速集结,80人组成鼓楼定岗志愿者服务队,50人组成应急保障队,24小时轮流迎战,500人组成了应急突击队,3000余名公交志愿者奔赴全市259个社区,开通徐州东站至徐州站中转专线,汇聚抗疫力量;此外,积极开通定制公交助力复工复产,用行动诠释国企担当。 “每年组织开展‘无车日’活动,定期驻站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迅速响应,安排车辆保证运输。”市公交集团负责人说,公交集团连续多年开展企村联建、资助困难学子、设置公交爱心驿站等各类活动,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在资助的困难学子中,有15名学生在今年考上了全国重点高校。 肩负光荣使命,奏响时代强音。未来,公交集团将继续坚持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在城市新发展格局中谋篇定位,在提升服务品质中借力攀登,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公益性企业市场化运作、智慧化运营、品质化服务、现代化管理,不断提升市民乘客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贡献公交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