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象牙塔走出农产品深加工“专家”——记徐州市坤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苟晓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1-20

◎徐州日报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韩一铭

 

带着技术、带着研发团队,她将所学扎根于土地,从象牙塔“专家”转变为接地气的农产品深加工“专家”,她的企业已拥有四项农产品深加工专利,在国内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她就是徐州市坤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苟晓琴。

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2012年元月,苟晓琴带着“蘑菇菌柄增值利用关键技术”等成果,来到贾汪,投资1000万元,逐步兴建了厂房、购置了设备、招聘了工人、引进了人才,2012年1月徐州市坤元食品有限公司挂牌运营。公司以食用菌、果蔬类罐头的开发、生产、经营为主业,集科研、加工、贸易、示范为一体。经过努力,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运营。

为加快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技术的提档升级,苟晓琴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先后引进多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组建了集产品研发、品质管理、品质控制及销售于一体的优秀团队,其中包括2名博士、1名硕士。同时,投资200余万元建立企业专业实验室,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研发与创新助力发展

苟晓琴深知,企业的发展与研发创新是分不开的。

她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是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产品价格。针对目前双孢蘑菇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长期以来均以原料和粗加工出口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低,农民获利少,同时国内蘑菇生产过程中剔除的菌柄等下脚料作为废弃物处理,原料利用率低,导致蘑菇产品成本上升,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一难题,苟晓琴进行蘑菇菌柄增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产品产业化开发。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施“一种调味蘑菇软罐头及生产方法”和“一种蘑菇膳食纤维复合调味料及其生产方法”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发了蘑菇膳食纤维食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建设了国内首条蘑菇菌柄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线。由此菇户综合收入比创新前增加40%,企业成本比创新前降低30%。蘑菇菌柄膳食纤维食品、蘑菇菌汤分别于2014年1月和2月申请了国家专利。

“公司+基地+农户”

助农致富

在抓好技术研发创新的同时,苟晓琴注重原料基地的建设。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将企业与农户形成一个整体,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生产、销售。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并对农民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保证产品的原料品质稳定优良。实行优惠价格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民按合同规定向企业销售农产品。既满足了企业对原料的质量要求,也解决了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为农民创造更多收益。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