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推动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 让农村更有希望
2月22日,元宵节。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姚伙村。党总支书记王文俊一口气跑了好几户村民:“别再外去漂了,镇里20多个厂,哪能没个合适的?”每年春节,镇上企业要招工储工,王文俊这些村书记要向镇里“上交”5名劳动力,这个特殊任务还被纳入年终考核。
“全村1100个劳动力出去800多,过去找几个人要把村子翻个遍,这些年总算看到回头的了。”姚伙村是尚庄典型的外出创业村,能人都在外办起夹心板厂、钢结构厂,村里青壮年也跟着出去。元宵节,最后一批农民工又告别家人,匆匆启程,乡村靠什么挽留乡亲们外出的脚步?
不惜“血本”,企业渴望本地工
“报名者的信息都来了,这次总算能补充10个人。”在位于尚庄镇的江苏金火炬金属纤维有限公司,人事部长史乾元松了口气,“和过去不同,这回报名的本地人多。”
2011年,金火炬因为缺工,8条生产线只能开足5条,订单难完成,全年目标眼看要泡汤。“车开下村,挨家挨户也招不到人。”镇政府同样着急,最后不得不为企业外出招兵买马。
“人招来10个,一个月全跑光了。”王果良是当年尚庄镇人保中心主任,回想起赴安徽宿州市灵璧县杨瞳镇招工的事,感触良多。为留住工人,公司免费提供吃住,往来车费全报。车间内特地装了除尘系统和水冷空调,车间外还建了浴室。食堂蒸起馒头包子,做起辣菜,一个月下来心却凉了半截。“虽然招的是一般工,但有些人连名字都不会写,有的操作只是按按机器按钮,却频频出错。生活不习惯,工资不留余饷,最终全走了。”
区里、镇里每年的招聘会,仅有70名生产工人的金火炬一场不落。史乾元最希望招本地工:“靠家近,交通食宿都方便。”如今,刚上三期的金火炬增加自动化流程,以减少技术用工。“介绍一名一般工给300元,熟练工500元,这个介绍补贴由镇政府和企业出。对紧缺工种,企业加码到一般工500元,熟练工800元。”提起企业对本地工的渴求,尚庄镇人保中心主任胥加兰称“下了血本”,“乡亲们留下来,企业员工队伍稳定性增强,对打工者、企业和地方经济,是多赢。”
盐城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市。截至2015年底,盐城30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190多万人,其中输出市外125万人,流入农村本地城镇70多万人。早在2013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提升,盐城把“百万劳动力大转移”的工作重点调转为力推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2013年,在市人社系统实名制登记的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1980人,2014年7282人,2015年刷新为8302人,比2014年增长14%,回流人数呈逐步增多趋势。”盐城市劳动就业中心主任丁保华说。
找回自信,家乡也能干事业
38岁,属马,金牛座。打开阜宁县东沟镇何桥村裴道建的QQ空间,这位“绿野园家庭农场”的主人两眼有神,脸上透着一股劲。猴年春节,他的无公害草莓火了,从上海、南京回来走亲访友的顾客在QQ群里按图索骥,农场前停满外地车。
“初中毕业后跟着堂哥去上海学做水电,那时打工是个时髦词,大城市嘛,感觉挣钱机会多,遍地是金,大家都想往外跑。”漂泊五六年,辛苦工作,但收入并没想象中多。看到身边不少人创业当老板,自己的打工生活却还是“茫茫然不见未来”,小伙子把眼光重新投回故乡。
返乡后的裴道建做了粮食经纪人,年收入10多万元。那几年,阜宁高效农业快速推进,许多外地种植大户呼朋唤友前来建大棚,而更多的本地人只是在大棚里帮忙。“不是我们抢地盘,是你们当地人做不起来。”2013年,裴道建没有出去收粮,外地种植户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
考察、拜师、流转土地、建设基地,55亩的绿野园家庭农场成了裴道建的事业。QQ、微信、陌陌让他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快车。与别人不同,裴道建种植的是无公害蔬果,施农家肥,口感地道。别人一茬草莓可以收5000斤,绿野园只能产1000斤。今年受天气影响,产量更低,但“种出放心农产品是我的追求”。找回自信,裴道建说,“做自己想做的事,又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回家后感觉越来越好,这辈子也不会再动外出的念头。”
亲情慰藉,家庭不再“空了巢”
“往年元宵节,我们正扛着行李去浙江。今年铁了心,不走了。”说这话时,尚庄镇庆福村二组胥晓风一脸轻松。她和丈夫颜小飞在外打工十多年,这次把他们拽回家的是亲情。
“当年女儿上小学,为生计,我们去了浙江,把十亩地交给父母。”没有手艺,夫妇俩在湖州市南浔区一地板厂做零工,“留在家里固然好。那时镇上只有一家盐电阀门厂,工资也高,许多人削尖脑袋想进去,但不是谁想进就进得了的。”
5年前的一件事,让夫妇二人动了回家的念头。“那年女儿突发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而厂里正是赶工最忙的时候,最后假没批下来。”第二天,他们炒了老板的鱿鱼。“这样没人情味的企业,不值得留恋。”女儿康复后,夫妇俩返回南浔换了一家企业。为了能有一技之长,颜小飞学会了开车:“总不能打工一辈子。车开好了,还能跑运输。”
“孩子大了,老人又老了,正需要我们照料。”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胥晓风觉着亏欠女儿。外出奔波,时空阻隔,成长中的子女、衰老中的父母缺少陪伴和慰藉,家和心都“空了巢”。
记者在尚庄镇实验小学了解到,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近400人,父母一方常年在外的多达600人,后者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一半。
正月初十,尚庄镇举办招工大会。“镇上厂多了,岗位多了,现在回家正当时。”看到十年前就心仪的盐电阀门,颜小飞当即报了名。胥晓风则在一家钜峰窗饰“挂了号”。正如丁保华所说:农民工回了家,从此孩子多了关爱,老人重获依靠,农村也更有希望。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