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费县创新农村治理体系 “3+4”激活农村新活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4-15

 

DSC_7726

全国媒体聚焦“世界长寿之乡· 最美生态费县”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景山镇,代办员陈洪章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DSC_7713

采访团一行正在参观朱瑞年人民调解工作室。76岁的朱瑞年是红山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干了20多年,为人公道,德高望重,深受村民们信任和爱戴。自从退休后,人还是闲不下来,村里有什么矛盾还都愿意找他给评评理。就这样老朱于自愿成立了“朱瑞年人民调解工作室”, 只要村民有什么矛盾纠纷,都愿意来找他解决。

      齐鲁网临沂4月13日讯(记者 谷会媛 通讯员 刘学慧)费县通过全县农村基层调研,发现村级班子运转难、群众办事难、社会救助资金少等困扰着当下农村发展,探索从这些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入手,尝试走一条破解农村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特色之路,即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

  “3+4”,是指“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农村财务有效监管机制”“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有效调处化解机制”三项基层治理机制;以及“农村基层班子运转保障线”“农村特困群众救助保障线”“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线”和“村级群众事务代办保障线”四条保障线。

  依托这一体系,费县去年用于农村事务的投入近1亿元。“现在村里搞个建设有资金了,群众办个事有人专职“跑腿”了,哪家哪户得个病有钱治了。”朱田镇大山河村村民吴开胜说。

  全覆盖大调研,摸清找准农村问题症结。

  2014年,费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行政村居(社区)“全覆盖”大调研活动,33名县级党员干部对全县421个行政村居(社区)进行了逐村调研,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4772条,梳理群众反映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1316个。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难两多两少”。

  “三难”,即村级班子运转难,村级班子呈老龄化趋势,村干部工资待遇总体偏低,村级经济发展难。全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集体土地出租、土地流转收益、“四荒”承包费等非稳定性收入,部分村甚至没有收入来源,很多村存在负债现象,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占71.5%,其中空壳村占8.9%,致使部分村无钱办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严重影响了村级经济发展。群众办事难。有些农村群众受制于文化程度、对部门工作熟悉程度,到“城里”办事“找不到门”,有些部门虽然“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情依然难办。

  同时存在农村干部违法违纪多。村级矛盾纠纷多。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普遍存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不健全、村村通道路毁损严重、文化娱乐场所及设施偏少等问题。全县有153个村存在吃水用水难问题,有271个村需修路314公里,有156个村需修建休闲娱乐广场。社会救助资金少,救助标准偏低、范围偏窄、力度偏小,部分特困户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等钱治病、等钱生存的特困群众不在少数。2013年,全县共为982名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255.49万元,人均不足4万元。

  建立三项机制,向农村根源问题发力。

  “要想彻底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费县建立了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农村财务有效监管机制、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有效调处化解机制三项社会治理机制,向农村根源问题发力。

  建立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对农村基层班子实行分类施治、动态管理,努力做到“四个保证”,即保证每个村班子运行情况随时掌握,保证村班子有困难、有问题随时解决,保证运转不畅的班子随时调整,保证每个班子都能正常运行。实施引领示范、长青创业工程巩固一类班子,加强指导和管理,确保先进村越干越好;实施动态转化、优化升级工程提升二类班子,落实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帮扶措施;实施动态整顿、固本强基工程转化三类班子,实行入销号管理制度,动态排查、建档立卡,突破发展党员难题,推动转化升级。同时,围绕激发村干部的内生动力,严格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坚持村干部报酬发放“一卡通”制度,建立“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奖励补贴”的结构性补贴制度,完善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和村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农村干部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并逐步健全完善村干部退休(职)保障制度,确保村干部在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目前,排查出的68个后进村班子已全部完成整顿。

  建立农村财务有效监管机制。加大对村级财务的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力度,实施完善“费县农廉网”平台,健全会计、经管两支队伍,落实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明责问效三项措施的“123固基工程”,严格执行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乡镇代管制度,指导督促村干部用好用实集体资金。推行会计县考乡聘村用制度,实行“公开考选、动态考核、末位淘汰”职业化管理,确保村村有专人管账;调整成立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县村居干部审计办公室和专家库、乡镇(街道)审计办公室,乡镇(街道)审计办公室每年审计所辖全部村居(社区)的财务,县村居干部审计办公室每年抽查再审计全县不少于1/3的村居(社区)。目前,全县共代管村集体资金余额10836.4万元,代管率93.35%;农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比去年同期减少218.87万元,降低34.6%,村级资产资源通过乡镇(街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开展招投标工程196项,涉及项目资金5176.32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27.44万元,节省资金376.46万元,交易收入直接纳入代管。

  建立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有效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重心下移,健全乡镇(街道)、工作片区、行政村居、村民小组四级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网络,搭建“群众诉求接待服务中心”、“民调工作站”和“民调工作室”三大平台,健全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法制指导员、调解志愿者、稳定信息员五支队伍,完善定期排查、处理报告、会商研判、多调对接、评查听证五项机制,使基层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排查化解水平,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四级网络”,建成各类调解组织438个,配备各类调解人员2526名,建立品牌调解室18个,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150件,调解成功3099件,有效控制了上访事件的发生,全县信访量同比下降38.2%。

  筑牢保障线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基础

  筑牢农村基层班子运转保障线、农村特困群众救助保障线、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线、村级群众事务代办保障线四条民生保障线,夯实农村社会管理基础。

  “我们在这里吃住全免费,屋里也装上了空调,还有医生定期护理,住得特别舒心。”像90多岁的张德云老人一样,费县有20名困难、孤寡优抚对象住进了光荣院,享受着舒适的晚年生活。据了解,费县投资4000万元,建成集社会福利院、光荣院、退役士兵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于一体的山东省首家民生大院,开创了服务群众新模式。同时,成立县慈善总会,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县财政列支、到上级争取、慈善总会募集、公益机构赞助等多渠道筹集救助资金,共筹集救助资金4600余万元。目前,已救助120户特困对象,共计发放救助资金180万元。

  自2014年开始,每年费县财政列支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争取通过5年时间,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明确保障重点。重点扶持饮水困难村建立较为完善的人畜饮水设施,扶持生产用水困难村建设公共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速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农村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尊重农民意愿,用好“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目前,按照县乡8:2投资比例,投入资金1881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组织实施农村道路、水利、用电等项目56项,下拨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专项补助资金1557万元。

  村级代办 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

  一提起村级代办员,马庄镇金石峪村党支部书记查宝才赞赏有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农村事情很多,但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受制于文化程度,不会用电脑,不会打印材料,对老百姓的很多事情我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代办员不光为老百姓办事,还积极深入农户走访,及时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诉求,建立村民档案,并兼任稳定信息员,真是一材多用。以前是‘干部动嘴,群众跑腿’、现在是‘群众动动嘴,代办来跑腿’,代办员真是为村里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啊。”

  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专职代办员制度,是山东费县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建立“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的生动一例。

  配齐配强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员,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律限时办结。规范完善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按照“十个一”(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处公示栏、一名代办员、一套办事须知、一张便民服务卡)标准,打造村级便民服务室;利用专用终端设备采取双向视频连接,实现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推行“电子政务”、“远程服务”,提升便民服务代办工作信息化水平。

  针对乡村代办员,费县实行坐班制和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马上就办”机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项优质公共服务;采取“短期内差额递补、长时期招考补充”的方式,建立健全代办员“进出平衡”机制;将代办员队伍建设和村级便民服务室运行管理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严禁借调借用,确保专职专用。

  通过运行“3+4”农村治理体系,费县初步实现了“班子运转更加顺畅、财务监管更加透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农村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丽。去年以来,该县共创建美丽乡村36个,其中投资5200万元打造的覆盖19个自然村的“许家崖美丽乡村风情区”,坚持因地制宜、留住“乡愁”,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经验做法,成为山东省各市、县(区)学习的样板,获得省财政“一事一议”连片整治项目测评第一名的好成绩。山东省“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现场推进会、临沂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相继在费县召开。该县还健全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提升到全省第47位,生态富裕和谐费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