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院7年来为10万农民工追回27亿元拖欠工资
7年来,河南法院为10万农民工追回27亿元拖欠工资
讨薪不成,上法院!(法治头条·服务经济发展②)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工讨薪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发挥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所需的和谐环境?河南法院作出了探索。
法院讨薪不是作秀
4月9日,记者在洛阳见到从工地赶来的吕朝霞,虽然满脸尘土,却不再忧伤。3年前,作为村里老支书的吕朝霞组织了一帮村民到附近砖厂打工挣钱,然而,工资还没拿到,砖厂就倒闭了。
从2013年欠薪起,吕朝霞四处寻找砖厂老板,然而,不是人不在,就是没钱给。60万元欠款不是小数目,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广播里一则“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不收诉讼费”的报道让他看到了希望。
2015年10月,吕朝霞走进洛阳市孟津县人民法院,一个从未打过官司,甚至不知道起诉书怎么写的农民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工友们的合法权益。在法官的帮助下,起诉、审理、宣判、执行只经历了不到3个月,比想象的简单多了。
2015年12月30日,在工地上,吕朝霞和农民工代表接过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递来的执行款。“拿到钱别赌博,快过年了,给家人买点年货。以后打工别忘了签劳动合同。”听到张立勇的叮嘱,这些农民工流下眼泪。
从2010年到2016年,河南法院连续7年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为10万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7亿元。
然而,刚开始时,社会上甚至法院内部还有不同的声音。“这不会是作秀吧?”“为农民工讨薪,法院怎么冲在前头?”
“农民工把孩子、老婆、父母留在家里,远赴城市,把高楼盖起来、公路建起来,然而,却拿不到本该属于他们的辛苦钱,特别是临过年了,两手空空,回家如何交代?”张立勇说,“如果为农民工讨薪都成了‘作秀’,那这样的‘秀’要坚持作下去。”
谈到一些地方出现的因讨薪发生的恶性事件时,张立勇说,“法院为农民工讨薪,就是要给农民工一个坚强的后盾,让他们知道,除了找政府相关部门之外,还能找法院,讨薪不用上吊塔、爬楼顶、堵马路。”
开设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4月8日,记者在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见到王振中时,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工对法律的熟悉程度超乎记者的想象。
“一场官司打下来,我成半个律师了。”王振中说,他和40多名工友在一家钢厂干了2年,没有拿到工资,为了讨回70万元欠薪,他和工头王东成“连死的心都有了”。由于工程是王东成介绍的,拿不到工资,工人们就拿他出气,“家里门、电视都被砸了,4年不敢回家过年。”说到这儿,王东成眼睛湿润。
2015年的一天,看到街上的标语写着:“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他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法院。在新乡市两级法院法官的指导下,王振中努力学习法律,最终打赢了官司。
“处理农民工讨薪案件,不能机械地套用理论,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举证能力差等客观实际,更多地释法说理,更多地依法启用依职权调查等程序,实现公平正义。”河南高院民一庭庭长刘天华说。
有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证明不了用工关系,法官就到工地,找到他们的工友,收集人证、物证;有的包工头欠薪后逃之夭夭,甚至连真名实姓都没有,法院不是简单驳回了之,而是千方百计查找被告;有的公司在外地,有的公司甚至故意躲避、抗拒执行,执行起来很费劲,法官一趟趟跑,反复协调,穷尽曝光、拘留、限制高消费等手段,最终追回欠款……
农民工工资往往是一家的全部收入来源,有的是老人的救命钱,有的是孩子的奶粉钱,如果不能及时兑付,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李建涛向记者展示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档案袋,从一堆档案中,一眼就能看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都用这种绿色档案袋装,便于法官优先办理。”李建涛说。
河南所有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不少案件实现了当天立案、当天调处。有的地方法律援助律师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点,有的法院还专门挂牌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为农民工答疑解惑、代写诉状、厘清关系、计算工资。
“我们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逐步探索出‘四快三优先两免’工作机制,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依法免除困难农民工的诉讼费和执行费。”刘天华说,7年来全省法院共审执结案件46900余件,其中化解20人以上的群体性欠薪纠纷1300余件。
设立183个劳动者权益保护庭
对恶意欠薪者,河南法院依法动用刑罚武器严惩,在全社会营造出“谁恶意欠薪、谁就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氛围。仅2015年就审结69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对76名恶意欠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南三级法院均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理工作领导小组”,逐案建立台账,逐案跟踪督办。7年来,从最初的为农民工讨薪,逐渐拓展到将所有涉及农民工工资、人身伤害、社会保障的案件等一律纳入排查范围。
“除了每年春节前开展集中活动外,帮助农民工讨薪已经常态化、制度化。”河南高院民一庭副庭长卢红丽说,河南高院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意见》等5份指导性意见。
河南全省法院设立了183个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推广小额速裁、先予执行、先行判决、先行调解。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河南法院还把普法宣传作为重要职责,开展了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宣传月、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等活动,制作了全国首部以农民工讨薪为题材的法治微电影《山道弯弯》,编印了全国法院首例《农民工维权宝典》漫画口袋书,告诉农民工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引导企业尊重劳动者、诚信守法经营。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是复杂的,为农民工讨薪不是法院一家的事,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黄进才说,在新乡等地,除了法院发挥最后一道防线的兜底功能外,政法委、人社局、住建局、工会积极联动,多元化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去年此类案件呈下降趋势。
目前,河南的做法已在全国推开,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指出,推广河南等地法院维护农民工权益经验,2015年全国法院审结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农案件30万件。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20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