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安徽颍上:“皖北水乡”赛江南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6-02

 

八里河风景区 王传照摄
八里河风景区 王传照摄
下一页

 

人民网合肥6月2日电(记者 李阔)她虽不是京都大邑,也没有名山巨刹,却有着林木铺绿,河湖蕴雅。奔流不息的淮河水在这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管仲文化。

5月26日至27日,人民日报·人民网“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首次采风活动走进颍上,领略这座千年古城的旖旎风光,探寻颍上绿色发展的基因密码。

千年古城 管仲故里

初夏的颍上,满目葱茏,蒙蒙细雨中散发着青草、花香味,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坐落在颍城西部的城市规划馆是此次新闻采风活动的首站。

展览馆以“千年古邑、魅力颍上”为展示主体,通过声光电、4D电影、历史图片等,让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瞬间丰满立体起来,令人印象深刻。

俯瞰颍上地图,淮河、颍河穿境而过,冲刷出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据展览馆工作人员介绍,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这里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阜阳市唯一一座千年古县城。

说到颍上,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管鲍之交”。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出生在这里,两人的治国奇才与生死友谊传承千古,至今为人们所称颂。为了纪念管仲,发扬《管子》思想,颍上县已连续11年举办管子文化旅游节活动。

“绵绵细雨给颍上蒙上了一层轻柔的面纱,让人恍惚置身于江南的古城。那些承载着千百年历史和故事的尤家花园和明清古苑,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成员、铜陵日报社摄影部副主任周峰感慨道。

让周峰印象深刻的不仅有“管鲍之交”,还有12岁称相的少年甘罗、以及闻名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常任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他们都是颍上的杰出人物。

“我们正在规划将7平方公里的古城恢复,投资28亿元将老城河打造成像乌镇一样的风情古街。”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告诉记者,中国管园、管仲老街、明清宛等项目正在规划中,老县衙、文庙、梧冈书院、龙王庙等古迹将逐步恢复,“百年尤园”将保护性改扩建,“用春秋古韵、明清风情来唤醒这座城市的记忆。”

城中藏绿水 水绿环绕城

漫步在城北新城,就像进入了江南园林,三步一景、五步一画,处处是风情。

“颍上县城是我见过的皖北最美县城,绿化甚至超过了皖南的一些城市。”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总经理董祥玉曾多次到过颍上,对当地的绿色生态发展印象深刻。

“城中水,水绕城;城中绿,绿绕城”,这12字是颍上县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十几年来,颍上县领导虽然实现多次更迭,但规划始终未改,一任接着一任干,图纸最终变成了现实。

老城河、外城河、城北“M”水系三大环形绿带,像三串珍珠点缀,环绕四周。老颍河、阜颍河、五里湖、保丰沟、南纵三河、八里河外环景观带等六条纵横绿脉,织就了绿的世界、花的海洋。不仅可以休闲观景,还能灌溉防洪,集纳了多种功能。

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这是颍上县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多年践行的结果。

对于生活了30多年的颍上县居民李响来说,过去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患威胁。颍上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每到夏季,暴雨倾注,干支流瞬间暴涨。“过去是年年发水年年淹,大淹进城,小淹漫地。”让李响记忆深刻的是1991年、2003年和2007年发生的三次洪水,“水漫到了县城,家里全进了水,只能爬到房顶和树上等待救援。”

如今,经过多年的河道疏浚,大堤加固,大水灌城的灾难已不再重现。“颍上水系发达,过去是水害,现在却改造成了水景,生态环境好了,外地客商来的也就多了。”“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成员、亳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林兵对颍上“化害为景”的举措赞叹不已。

“无中生有”造出5A景区

沿着县城五里湖湿地公园,驱车4公里,“图说安徽”新闻采风团队来到了皖北唯一的5A级风景区——八里河景区。

颍上八里河,位于淮河之滨,颍河在此汇聚,虽以河为名,但在地质变迁中,早已成为一个内陆湖。历史上,只要出现洪水,颍淮两河“会面”,八里河就是一片泽国,两岸百姓深受水患之苦。

1991年特大洪灾后,八里河全乡干群经过30天的奋战,加宽加高了长4000米、高25米的胜天圩大坝,能挡住百年一遇的洪水。同时,当地还开始大范围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当时老百姓都非常穷,没钱出去旅游,时任八里河乡党委书记的张家旺提议建个农民公园。1992年始,当地开始掘地成湖,积土为山,历经3年半时间,在一张白纸上“无中生有”描绘出了三大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碧波游览区”,并于1996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八里河旅游区总经理彭彦彬介绍,最初建公园时,没钱请设计师,“世界风光”园内的法国凯旋门,希腊宙斯神庙等建筑,都是根据挂历、年画建造的。公园建成后,被称为“天下第一农民公园”。

“美是人创,情由景生。在江北看到了江南风景,作为一名江南人,既感到亲切又十分惊叹。”“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成员、宣城日报社摄影记者汪晖听完八里河公园的由来后,赞叹不已。

与八里河公园的经历相似,颍上另一4A景区——迪沟生态园也是“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景区。迪沟镇利用采煤塌陷区水面,化害为利,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成为全国第一个矿山塌陷型湿地公园。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一幅杨柳依依、渔舟唱晚的大美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颍上颠覆了我对皖北县城的印象,以前总认为皖北的县城都脏乱差,现在亲眼目睹,生态环境甚至超越了许多江南县城。”“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成员、黄山市外宣办主任倪文华是第一次到颍上,这里给他留下了深深印象。

“颍上在县城规划、古城保护和景区再造上均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并且能一直坚持下来,不简单!”“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成员、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路文强认为,颍上县通过专业规划、超前谋划,将生态旅游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既改善了城市环境,也通过旅游带动了地方发展,一举多得。

据了解,2015年颍上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2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2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深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依托颍上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让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比翼齐飞。”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说,未来颍上将打造以八里河5A级风景区为龙头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国旅游强县。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