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徐州:抢收抢种 丰产丰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6-08

 

抢收抢种 丰产丰收
近日天气放晴,我市粮农开始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抢种,加快收获进度,确保夏粮及时收获、秋熟作物适期播栽,并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全力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
 
官山镇秸秆统一打包,然后送到秸秆收储中心。
徐州日报记者 齐浩 通讯员 程夫敏 摄
走进田头进行帮扶。 通讯员 闫士亮 张洁 摄
粮食烘干机正在工作。
徐州日报记者 骆耀明 摄

 

睢宁县:收下的秸秆有去处

◎徐州日报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袁增德 薛莉 王冰

“我们镇秸秆收储中心第一批建了14栋大仓库,农作物秸秆可以全部集中进行储存再利用。”6月1日,在睢宁县官山镇,镇农经中心主任岳喜云为县里其他村书记们介绍秸秆收储中心使用情况。

“我们村里的小麦统一收割,秸秆统一打包,然后送到秸秆收储中心,就这一项,能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官山镇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吕震说。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睢宁县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还田率都居全市前列,基本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

做好秸秆收储准备的还有岚山镇凡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肖超告诉记者,公司早已经准备好秸秆存储空间,打捆机械已经保养就绪,就等秸秆运输的大部队前来供货。

肖超说,“目前收麦草七分到一毛钱一斤,主要是自收自用,然后加工成有机肥,一天能收到30吨到40吨左右。”

为了保障秸秆收储效率,官山镇政府已经和十多家外地秸秆打捆企业签订了秸秆集中打捆协议,已有50多部大型秸秆打捆机械进驻官山。此外,官山镇每个村、社区都配有专门的秸秆收储厂棚,秸秆收储后运到官山镇秸秆收储中心,由该镇双盛山水公司统一运作,直接供应给江苏众友兴合食用菌有限公司和外地的造纸企业等。

收储转运出售到再利用只是睢宁县秸秆处理的一个方面,该县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秸秆还田,充作肥料。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肥效,使夏季产量增收,机手粉碎麦草补贴一亩地是25块钱,直接打到他们卡里去,他们补贴受益了,土地的肥料提高了,双方都很满意。”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爱国表示,秸秆还田对机手和农户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同样,王集镇马浅村也进行了大面积的还田工作。与峰山村略有不同的是,该村还积极联系当地的奶牛养殖场,将秸秆打捆成块,出售给奶牛场当饲料。

据悉,2016年睢宁县全县农作物秸秆约为98万吨,其中还田65.48万吨,多种形式利用约26.6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秸秆还田率达65%以上,2017年预计将还有所突破。

为鼓励秸秆收储,睢宁还对各类秸秆收储利用主体年收贮秸秆形成规模的,按实际收储量给予补贴,做到多收多补,多用多补,保证小麦秸秆在不烧不抛的情况下有去处。

“三夏”帮扶暖人心

沛县龙固镇将“百千万”走访和“三夏”工作紧密结合

徐州日报讯(记者 孙盈 通讯员 尤志文 永乐)眼下正是“三夏”农忙时节,记者从沛县龙固镇了解到,该镇将“百千万”走访和“三夏”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百千万”工作组深入开展“三夏”集中帮扶活动。

6月7日一大早,记者在前程子村看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驰骋,田头边龙固镇“百千万”工作组正在帮助农户抢收粮食。“多年来,一到麦收就犯愁,丈夫外出打工,儿子在外上大学,家里就剩我自己。正当我一筹莫展时,镇上的党员来到我家的麦田里帮我收麦子,解决了我的心头之忧,真是太感谢了。”农户王大姐激动地说。“三夏”期间,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龙固镇“百千万”工作组结合全县 “深化大走访、聚力助三夏”活动主题,积极做好联合收割机、还田机、旋耕机、复式播种机等农业机械的组织协调和检修维护工作,及时帮助群众抢收抢种,同时还深入田间地头跟机作业,排查夏收夏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帮助农户抢收抢种、联系粮食销售渠道,宣传“三夏”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及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三夏”期间,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户家中,都能看到龙固镇“百千万”工作组忙碌的身影。记者从龙固镇“百千万”走访工作组了解到,位于奚阁村的江苏顺发米业有限公司拥有4万吨的库存量,为做好“三夏”工作,镇“百千万”工作组积极引导企业转变思路,新上一台大型烘干机,同时引导企业收购奚阁、沙河、姚楼等十几个村居3000余吨小麦,解决了小麦销售问题,受到农户的点赞。

龙固镇“百千万”各工作组在走访中用心去发现问题、带着感情去解决问题,在全镇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也让“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开展‘百千万’大走访活动,就是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龙固镇党委书记姜川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龙固镇“百千万”工作组的帮扶下,全镇农户没有一户因困难或缺少劳力而落伍,更没有一家在生产环节中掉队。

伊庄农民抢秸秆

徐州日报讯(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倪凤堂 李刚)“三夏”期间,正是农民抢收抢种的季节,但在铜山区伊庄镇农民的麦田里,农民不用自己动手,“小麦机收、秸秆打捆、秸秆清运、麦田翻耕”,解决了农民“三夏”生产中的所有生产难题。

冠山村农民贺维敏在自己麦田里,没有像往年一样清理秸秆,而是看着小麦打捆机整理小麦秸秆,只见满地散落的秸秆被该村养牛户贺强的秸秆打捆机“吃”进肚里,然后,一捆捆打包好的圆柱体秸秆就“吐”了出来。麦田里不再是秸秆满地,而是一个个绑好的秸秆。养牛户贺强随后将捆好的秸秆拉回了家。贺维敏的小麦每亩只需支付80块钱便完成“三夏”生产中所有的农活,比往年节省了近30多块钱。

冠山村奶牛养殖合作社刘开明介绍说:“我们村奶牛养殖合作社今年又投资了100多万元,订购了10台小麦秸秆打捆机,负责把田间的小麦秸秆收集、整理、运输。这样,既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为养殖户增加了喂牛草料,又能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养殖户花很少的钱,获得好草料,达到双赢。”

秸秆禁烧走新路,跳出禁烧抓禁烧。这是该镇近年来在秸秆禁烧中,按照“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思路,鼓励农民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同时,该镇又是养殖大镇,小麦秸秆是喂养奶牛、肉牛的好草料,年年成为抢手货。小麦秸秆也实现了全量利用,减少了秸秆焚烧隐患。

蓝色身影助力小麦大丰收

新沂地税局启动夏收帮扶计划

◎徐州日报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闫士亮 张洁

“小王,快把口袋拿过来,这袋粮食满了……”

“牛哥,来,咱俩搭把手,先把这几袋粮食装车……”

6月,广袤的田野中,金灿灿的小麦已经成熟,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收获景象,而这片热火朝天的夏收景象中却多了一抹蓝色身影。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马上要下雨了,要不是你们,我这5亩的小麦肯定要被雨泡了。”6月2日下午,新沂地税局“三夏”帮扶小组深入帮扶工作村棋盘镇金李村帮助空巢老人沈振友抢收小麦。

据了解,家住金李村四组的沈振友今年已经72岁了,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家里5亩地全落在了沈老汉的身上,如今夏收到了,大面积的小麦等待收割,天气预报显示3日有雨,这可急坏了沈老汉。新沂地税局党员干部在开展“百千万”走访工作中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组成“三夏”帮扶小组走村入户,帮助像沈老汉这样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家庭抢收小麦。

今年以来,新沂地税局根据“百千万”走访工作要求,精准发力,解民忧,保稳定,出实招,使真劲,所有党员干部沉下身去摸清楚基层情况,紧紧围绕政策落实、富民惠民、项目建设、社会稳定、企业发展、基层党建等方面,着力找准问题、补齐短板,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为基层、为企业、为百姓带来了新气象,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今年夏收期间阴雨天多,为了帮助农民减少损失,尽快将地里的小麦收割入仓,新沂地税局迅速组织人力,对棋盘镇金李村、大墩村、戚沟村,高流镇的岭西村进行摸排,针对部分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家庭,提供夏收帮扶计划。党员干部与种植户建立联系,进入开镰期后,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时刻做好夏收准备。

1800台粮食烘干机助力夏收

徐州日报讯(记者 骆耀明)“以前麦收,就怕遇上连阴雨,现在有了粮食烘干机,下多少天咱也不怕了。”种粮大户张银海高兴地向记者说起粮食烘干机的好处。

6月6日,记者来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金井村,在徐州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看到两台粮食烘干机正在连续运转,旁边的一台锅炉内炉火通红,仓库里堆满了刚刚收获的小麦,一台皮带运输机正等着把烘干好的粮食装上车,到处是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银海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流转了700亩土地,购置了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旋耕机、玉米播种机等现代化的农机设备,不仅能为合作社的土地耕种,还能给附近农民提供服务。流转的土地多了,他们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粮食晾晒比较困难,700亩土地收获的小麦就有70万斤,晾晒没有这么大的场地,此外,这么多小麦晾晒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费用也大。

2015年,合作社购置了两台粮食烘干机,从那以后,合作社再也不用为晾晒粮食发愁了。

张银海说,今年麦收降雨多,他们收的小麦含水量达到25%左右,国家规定的小麦收购含水量不能超过13%,因此他们烘干后的水分定在12.5%,从25%到12.5%,烘干的时间需要8个小时。不过粮食烘干的费用并不高,根据含水量不同,每斤差不多2分到5分钱,除了给合作社的粮食烘干,他们也帮助附近农民烘干粮食,每斤收费6分钱,这个价格农民也都能接受。

6月7日,记者来到市农机局采访,生产管理处处长侯兆安刚刚统计好当前麦收情况,截至当天上午10点,全市520万亩小麦刚刚收割188万亩,收割36%。除了调度联合收割机利用当前晴好天气抢收,全市1800台烘干机全部做好了准备,如果满负荷运转,日烘干小麦可达到5.4万吨,不会因阴雨天造成粮食损失。

柳泉粮食经纪人田头购麦忙

◎徐州日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付立东

“这两天的降雨,收脱后的小麦不会霉变,全镇大部分麦子早被我们以平均1.10元的价格收购,农民省心、省时、省力,钱也来得快。我家两部小客货,每天在全镇和周边乡镇转悠,至少能收近3万斤小麦,方便农民卖粮和服务粮企,两部车每天盈利至少在3000多元。”铜山区柳泉镇西堡村粮食收购点经纪人胡大能说。5月26日至今,铜山区柳泉镇十多家粮食收购点昼夜都忙个不停。

除固定收购点收购外,胡大能还雇司机和收粮员,开着自家的客货车到田间地头和小麦晒场收购。他们以诚信的态度和合理的价格收购,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也赢得了顺畅的生意。目前,在柳泉镇有固定、流动收购点30多个,至少300多个粮食经纪人在夏季小麦和秋季玉米等粮食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农村劳力的临时务工,为他们增加了不菲的“季节性收入”。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