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安徽旌德县试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变“股民”
安徽旌德县试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变“股民”
把群众利益当回事儿,改革才能像回事儿(干部状态新观察 县委书记抓改革)
核心阅读
2015年先在三个村试点,2016年初经省农委同意后整县推进,2017年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近三年来,安徽旌德县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如今,全县集体经济空白村从28个减少到9个,村集体总收入增长124.5%。而在改革过程中,怎样折股量化?怎么防范市场风险?诸多问题,需要一把手迎难而上,见招拆招。
每个村平均负债近30万元,全县68个村中集体经济空白村28个,收入2万元以下的25个;与此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修路、公共设施管养维护等都需要钱,村务、党建日常也要开支,要完成“户脱贫、村出列”目标,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必须达到5万元以上。
这就是摆在旌德县委书记周密面前的账本。
“哄鸡还要有把米,村集体经济没钱,修路脱贫,村干部咋干?咋能不到县里来‘化缘’要钱?”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周密把全县68个村挨个走了一遍,家底薄、基础差,他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
要改革,究竟怎么改?怎么才能把集体经营性资产盘活?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中央和省、市各级出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周密查找出来反复学,县里为此开了20多次政研会,商讨如何把各类政策对接县里实际,让改革落地。
股权如何分?
“改革要有群众基础,实实在在寻找最大公约数”
做足了研究,可改革开始,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发展集体经济,要清产核资,然后是成员界定、折股量化。然而,分多少股,哪些人参与分股,每人分多少股,都是麻烦事。旌德县农委主任毕剑勇直挠头:“外嫁女、出去上大学的、当兵的,还有服刑犯,参不参与分股?咋分股,一人一股看起来公平,60多岁的老农和6岁的娃娃得一样的股份,可合理?按农龄分,谁多谁少,如何摆平?”
为此,周密召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了好几次会,对比研究各方案的利弊,但也没有找到十全十美的办法。“每个村情况不同,问题不同,就不好‘一刀切’地强推。”周密解释,最后,县里决定尊重乡风民俗和村民自治,一村一策,但前提是依照村民意愿,经村民大会等法定程序通过。
即便如此,还是有个别村民对分股方案有意见,咋办?县里的办法是“有一说一,开门接访”。很多时候,周密和县委班子成员、农委等县直部门一把手直接到村里,调出开会、表决决议等记录进行分析。
“主要看有没有征求群众意见,有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以及当时的决议程序等是否合法。对村民的合理诉求,要想法子解决到位。”周密认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村民利益当回事儿,改革才能像回事儿。“改革要有群众基础,寻找最大公约数不能停留在表态喊口号,要实实在在了解老百姓的想法。”
集体咋增收?
“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只要符合规定都可探索”
折股量化后,村民按股权出资,成立了合作社,又由各个合作社作为股东共同发起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改革随之进入深水区,有啥办法能让村集体经济增收?
投资入股是常见路径。80后返乡大学生刘小俊就是政策的受益者。2016年5月,正当他为百亩油桃种植基地扩大经营缺少资金犯愁时,三峰村以30万元村集体项目资金投资刘小俊的桃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23.3%。如此一来,村集体按股分红,每年有3万元保底收益,村民年底能凭股权兑现分红。在缺少抵押担保贷款的情况下,刘小俊也有了发展资金。“今年,入股分红收益都还可观,仅刘小俊一家公司,就能分红近4万元。”三峰村村支书盛奇说。
但是,找项目、做投资,并非每个村都有能力。“除鼓励投资入股,我们还引导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周密认为,不管何种方法,只要符合规定,能壮大村集体经济,都可以探索。
路西村主任蒋丰收记得,周密那次来村里调研,见高山之上有千亩茶园,层层叠叠,景色别致,一个劲儿地惋惜,“干吗不好好打理打理?要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让乡村变成旅游资源,想法子让资源‘生金’”。周密给老蒋出主意,“就打‘空中茶园’的旗号,县里帮忙好好做一下宣传”。
如今,“空中茶园”带火了乡村游,蒋丰收得意地称之为“看看也收钱”,今年上半年,游客量达到了2万多人次。而且,村里以委托运营的方式与一家旅游公司合作,同意公司带游客来茶园游玩,但每年要给村集体10万元保底分红,并且每两年递增10%。村里修缮了山脚的茶房,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租赁出去,租金每两年也递增10%。
在全县“美丽乡村、全域旅游、集体经济”一盘棋的大背景下,旌德A级景区从3个增加到49个,其中多数产权主体为村集体。周密说,通过发包租赁、简单自营、投资入股等,多种路径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
风险怎么防?
“改革推进要把好舵,建好防范风险的‘水密舱’”
三溪社区书记刘德荣积极性很高,谋划着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投资办个“开心农场”项目。一次周密带着县政研室等部门的负责人来调研,老刘就把想法提了出来,不承想,遭到了一连串的追问。
周密问:“你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身份办农场,挣的钱怎么办?”老刘答:“当然给社区了,我分文不取。”周密又问:“你和别人谈业务,吃饭要招待,开车要加油吧,从社区报销?”老刘想了想说:“那该花还得花”。
“村集体资产已确权到户,每人有多少股份都是定好的,出力多、出力少都一样分红?”“你懂经营吗?万一公司亏了,受损失的还不是村集体?”这回,老刘答不上来了。
两人的对话,反映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投资经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打点生意中的“礼尚往来”,村干部存在廉政风险;村民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无法调动积极性;村干部管理能力等有限,一旦经营不善,村集体资产将遭受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县里划了红线。一方面,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入股市场主体,但不能直接经营。而另一方面,为防止村集体资产损失,县财政整合了省财政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资金2408万元,设立了10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基金,委托县农委所属的农业投资公司为集体经济项目提供启动资金。
“申请基金和立项有着严格的条件,需农委、发改委等五方共同评审投票,并实行一票否决。”毕剑勇介绍,这样,前期评审降低投资风险,而且很多情况下不是村集体的钱直接参股,即便真有市场风险,村集体原有资产也不会受到损失。
“市场风险不可避免,但要想办法防控,总的思路就是不能把村集体经济改小了、改垮了、改没了。”周密说,改革推进要把好舵,还要建好防范风险的“水密舱”,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一把手光动嘴,下面未必肯跑腿(记者手记)
以前常有人说:“上面动动嘴,下边跑断腿”,而在改革一线,深感此言差矣——如果一把手只是讲讲话、开开会、发发文,那么,具体执行的干部很难有“跑断腿”的劲头。没有一把手的亲力亲为抓落实,改革在基层难免“上热下冷”。采访中,旌德县委书记周密反复强调的是俯下身子,真抓实干,“你说‘给我上’,基本没人上,你说‘跟我上’,大家看领导带头,谁还好意思怠工?”
从召开20多次政研会,县领导开门接访,到县直部门整合资金,忙上忙下,再到村干部因地制宜,想法子让村集体经济增收……一把手抓改革,带来的是齐心协力推改革的合力。
当然,劲儿往一处使,也要使对路。实践中,有的地方奉行拿来主义,将其他地方的经验简单复制,推进习惯搞“一刀切”;有的地方依赖“上头”,对着下发的改革方案照葫芦画瓢,缺乏基层创新。如此不接地气,改革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当地农民怎么看集体产权改革?“说实话,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对村里有好处,而且好操作。”采访中,路西村主任蒋丰收说着说着,拿出一本小册子,那是改革执行的操作手册,他称之为“358”流程,即开3次会、摁5个螺(手印)、看8次墙。县农委主任毕剑勇介绍,老蒋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村干部、村民可能不清楚改革到底咋回事,但看到改革能带来实惠。而一个简单的“358”流程让改革落了地,经过一次实际操作,领取一次分红,农民自然会有自己的理解,胜过高深的理论讲解。
在基层抓改革,是实实在在的,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才是真正负责任、有担当。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群众认可,做不得表面文章,来不得半点虚功。迎难而上,见招拆招,改革不可停步。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4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