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桃花源湿地公园本月开工
总面积176公顷,投资1亿余元;突出科普宣教和自然体验功能 |
|
||
|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海涛 1月8日,在徐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庄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展望2019年,我市将聚焦做强、做美、做优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六大类100项城建重点工程,努力提升城市首位度,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实现中心城市建设新突破。其中,实施卧牛山、桃花源湿地等公园建设,扩大“徐派园林”影响力。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卧牛山、桃花源湿地公园项目都位于西区。1月初,建设单位对桃花源湿地公园工程建设进行公开招标,目前已进入尾声。市住建局园林建设部门人士介绍,桃花源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76公顷,总投资1亿余元;预计2月中旬开工,工程共分两个标段实施,2019年底前完工。 棚改与生态建设结合孕育一大惠民工程 2016年10月,泉山区推出了“徐商公路北侧桃花源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是徐州市重点民生工程,位于泉山区三环西路以西、黄河北路以南、丁楼闸以东、徐商公路以北,不仅要完成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工作,还将建设定销房、商业、住宅、办公等服务设施和湿地公园。关于桃花源湿地公园最早的建设消息就出现在这一改造项目的介绍中。 2017年11月初,泉山区政府召开桃花源片区棚改项目动迁誓师大会。该片区拆迁后,根据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建设桃花源湿地公园,使之成为西区群众又一个赏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面貌焕然一新,但尚缺可供群众休闲的公园景区,填补这方面建设欠缺已成当务之急。按照习总书记“打造青山绿水,并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的谆谆嘱托,该部门继续切实抓好生态修复治理,将计划总投资20余亿元,通过生态修复,拟建成泉润公园、桃花源湿地公园、卧牛山山体公园3个生态公园项目,改善西区未来的生态环境。 2018年4月,位于三环西路以西、卧牛山西南侧的泉润公园开工,利用煤矿塌陷地水面进行生态修复,建设绿色休闲公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2公顷,计划竣工日期为2019年3月31日。 时隔十月,桃花源湿地公园目前也将完成项目招标,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近日,记者赴现场实地勘察获悉,这是西区一座规划规模庞大的湿地公园。该工程总投资约1亿余元,占地总面积176公顷,约为九里湖湿地公园的70%,是附近在建的泉润公园面积的3倍多,是云龙公园的5.7倍。预计2月中旬开工,共分西侧工程和东侧工程两个标段实施,计划于2019年底前完工。 湿地基地位于城市西部,故黄河南岸三环西路至丁楼闸段。基地现状为水面和陆地,呈东西狭长的带状,东西长约2000米。公园规划区东、南部紧邻城区,且靠近城区主干道三环西路,与城区交通联系紧密,交通可达性好,且内部现存大面积水域,整体环境较好。规划区北部有黄河阻隔,西端离城区较远,同时有公园带将污水处理厂隔离。 三大设计理念打造独特的湿地景观 按照工程设计总体要求,桃花源湿地公园拟建成休闲、娱乐、湿地、公园等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建设绿色慢行系统;按照国家和行业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因地制宜地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打造海绵园林、节约园林。 该湿地公园设计理念有三:一是突出湿地公园的本质特征。强调保护原有生态结构,发挥湿地的典型性和独特性,保护具有珍稀性、典型性的古黄河湿地资源,突出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和自然体验功能,避免建成城市水景公园。二是运用智能技术,更好地宣传科普湿地生态保护。三是运用海绵技术,更好地保护湿地,建设湿地公园及其区域的城市环境。 设计原则共六个方面。一是遵循原总规方案原则。遵循原总规方案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紧密衔接上位规划。二是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公园小尺度及大尺度空间都应符合生态原则,将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首要目标。三是生态多样性原则。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生态多样性也应当体现生物多样性方面。四是植物乡土化、多样性原则。具有满足野生生物栖息需要的自然生态特征。五是可持续性原则。湿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满足现在和未来人们的游憩科普需求。六是文化特色原则。充分展现徐州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文化,兼顾全面和特色的统一,建设富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根据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将扩大原有水域,通过修建主园路、次园路,修筑桃花堤、桃花栈道、观光廊道连接水域小岛,将湿地水域分隔开来,在东部形成小型表面流湿地、塘式湿地,安装水车,建设亲水平台;中部形成壮阔的桃花岛水域,岸上种植桃花林,建设桃花轩、观鸟塔;西部形成木本湿地、湿地保育区,建起茅草亭、观鱼亭和植物科普区;南部内湖区域开辟赏荷区,设置渔具鱼饵售卖、茶馆、小卖部等服务场地。岸边设置小型垂钓平台,方便游人钓鱼观景。荷塘种植荷花,木栈道架于塘上,延入藕花深处,在那建起球形观景亭,为游人近距离赏荷增添乐趣。 陆地部分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那里将打造成野花地,设立花地书吧、科普馆,建设运动球场、湿地探索区、生态停车场,并建成游客服务中心。 湿地公园方案融地形、绿地、水体、景观、周围居住区等为一体,形成有利于减少日常养护管理成本的优异的自然、生态、节能的绿化景观;体现自然、幽雅、大气、简洁,以达到绿化茂密、景观怡人的效果。如绿化方面,在充分调研徐州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宜徐州当地生长、稳定的植物群落配置组合;绿化层次、色彩丰富,充分考虑四季景观效果,注意冬季绿化景观效果,充分利用现状做好绿化景观方案设计,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空间丰富的绿化景观效果等。 相关设计富有创意但同时应可实施、实用,充分考虑人们休闲、娱乐、健身和活动需求。 据介绍,该湿地公园进行了尾水生态净化设计,具有纯生态、可持续、易维护、高标准、零耗能等特点,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水绿生态系统——可持续生态网络,创造一个各类型湿地组成的中水收集处理系统,既创造景观水系,又达到生态维护功能;桃花源贯穿整个湿地风光带,绿带可窄可宽,带有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塘中的小型湿地将多处收集来的雨水和污水通过沉淀和层层过滤,最终释放到河道中;在大型湿地湿塘中创造野生动物生态栖息地,让游人与自然和平共处。 相关项目建设奠定西区生态基底 泉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自2011年底雨润签约落户西区后,“淮海新城”逐渐走入徐州人民的视野。建成后将涵盖“生态商贸物流、生态商业生活和生态旅游”三大中心板块。随着三环西路高架的通车、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投入使用等,西区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对方表示,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核心区,西部城区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桃花源棚改项目是继卧牛棚改项目之后,西部城区又一重大城建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与卧牛项目形成连片综合带动效应,完成对西部城区北部产业建设、南部城市建设、中部口岸带动的发展布局,有利于破解该区土地、资源、空间等瓶颈制约。 而桃花源湿地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将为该区域打下坚实的生态基底。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打造西部经济圈,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城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