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江苏代表团第二场集中采访聚焦乡村振兴:让农民生活更有奔头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时间:2019-03-15

 1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二场集中采访活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江苏实践”回答记者提问。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何有所作为,他们话成绩、谈经验、找短板,期盼让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更有奔头。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留乡愁

让百姓生活更富足、更幸福,离不开生态宜居的农村居住环境。全国人大代表、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说,去年,德胜村入选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后村里面貌巨变,不光家家用上天然气,而且实施雨污分流、弱电下埋、道路提升,如今活水环村,产业进一步放大,品牌进一步提升,还带动周边村发展。今年春节期间,村里每天都要接待几千名游客。“如今村里的外出打工率从原来的30%降到1%,老板数量从原来的十几个人上升到400多人,占村民总数的2/3。”

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这一要求,村里正进行系统规划。“产业发展和村庄环境治理首先要规划好,不能重复投资、浪费资源。我们划定生态区、文化产业区、乡村旅游区、高效农业发展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村庄,以文化产业带动提质增效。”欧阳华说,发展乡村旅游、整治村庄环境,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我们正进行厕所革命,在村中心建公厕,在旅游重点地区配公厕。我们争取打造五星级厕所,把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让大家来玩得不留遗憾。”

在大丰,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当地聘请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等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统筹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高起点编制村庄建设、公共配套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延续传统肌理,传承乡土文脉,保持村落形态,确保“留得住乡愁”。

“我们坚持示范引领,以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程为抓手,培植典型,打造样板,形成带动效应。”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大丰区区长宋勇说,大丰突出“一镇十村”示范试点建设,首批14个集中居住点已新开工1224套、竣工889套,今年还将新建17个集中居住点,改造提升21个规划发展村庄点。大丰新丰镇太兴村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美丽乡村,占地面积170亩的集中居住点一期已入住农户240户,二期规划户数464户,与之相配套的康庄大道、水景游园全部竣工,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振兴,补齐短板好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是不少基层村干部正面临的难题。

“人才短缺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村年轻人才纷纷流向城市,给乡村发展留下“人才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结合基层实际工作,我认为人才振兴是第一位的,所有振兴都需要人才来支撑。目前基层最缺乏人才来干事创业,缺少人才,乡村振兴就缺失核心和灵魂。”

张立祥说,一定要为年轻人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我们在村一级拿出一定的职位,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不管是村里事务管理,还是在村办企业,都为年轻人设置一定的岗位。我们还要为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报酬,要让返乡年轻人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此外,还要为年轻人事业发展提供空间,让他们觉得在农村发展天地广阔。”

“农村发展要注入持续动力,吸纳并留住人才是根本。”全国人大代表、沛县栖山镇胡楼村党总支书记王吉永说,农村要留住人才,必须解决农村居住环境和产业发展的问题。“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习惯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就业平台,要解决他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和经济利益诉求,才能让他们真正愿意扎根农村,在农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八个梦想”引发热议,王吉永感同身受。“我去过他们村,李连成的梦想是所有村支书的梦想。”王吉永说,随着农村发展,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但教育、医疗的短板依然存在,这也是很多人往大城市跑的重要原因。“人民群众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希望尽快拉平城乡差距,让人才能够双向流动起来。”

乡风文明,基层自治探新路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

“我们注重运用系统化思维,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塑厚德大丰品牌,形成强磁场、传播正能量。”宋勇说,大丰大力实施广播“村村响、户户通”工程,精心组织文化惠民“三下乡”等系列活动,依托农家书屋定期举办农民读书节,拓展农村舆论阵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村庄充满生机和活力。

当前,江苏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微自治”实践,把村规民约作为提高思想行动自觉的有力武器,让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环境管护、秸秆“双禁”中来。大丰广泛开展道德典型评比,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有10人当选“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建成全国文明村2个。

“邻里之争、妯娌矛盾……乡村治理中有些琐碎事,到不了法律层面,需要用村规民约这些‘土办法’来解决。”杨恒俊认为,村规民约不是嘴上讲就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做实做细,才有可操作性。为刹住攀比浪费的风气,德胜中心村办起村民自治组织红白喜事理事会,让社会组织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农民办红白喜事的,烟多少钱一条、酒多少钱一瓶,礼金怎么给,理事会都有规定。大家省下来的钱用于公益事业,谁家媳妇孝顺,谁家孩子考上大学,都有奖励。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化解了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也让乡风越来越好。(王 拓 吴 琼)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