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邳州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19-05-05
■“江苏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采访徐州行”随团报道之四
银杏湖风景区春意盎然。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摄
 

创新治理公共空间,生态环境改善带来可喜变化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位于邳州西部老城的珠江大沟,因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直接排放,河道水体黑臭,水质污染严重,曾被称为“龙须沟”。2017年,邳州市实施了以珠江大沟彻底整治为重点的珠江西路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昔日“龙须沟”全面换新颜,一幅水清、路畅、景美、人和的珠江西路新画卷,开启了邳州西部老城新生活。近年来,邳州市以城乡公共空间治理为切入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4月25日,由中宣部发起,江苏省委宣传部统筹组织的“江苏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采访活动”徐州行的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走进邳州,实地探访当地城乡公共空间治理的创新举措和经验,感受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可喜变化。

美丽宜居 整洁有序

走进邳州高新区果园村,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干净整洁,村里既有曲径通幽的特色小巷,又有宽阔整洁的硬化路面,处处彰显了生态美丽村庄的新魅力。在村民王天寿家门口,有一棵古槐树,树旁的介绍牌上写着:栽于明代万历年间,400余年来历经沧桑,依然枝叶繁茂。村干部说,这棵树周围原来都是杂物,因为环境差,村民对此树也不以为然。后来村里通过公共空间治理,环境好了,王天寿主动对这棵树重新进行维护,如今这棵树成了村里的一处景观。

果园村的变化只是邳州推进公共空间治理的一个缩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邳州城乡发展蒸蒸日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而公共空间日显狭隘,且被私自占用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面临挑战。2016年,邳州开始酝酿“公共空间治理”行动,这被视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

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如今的邳州,乡村“村庄整洁、宅田界清、路通河畅、水清塘净、沟渠相连、阡陌相通、林网成格、集镇规整”;城市“街道整洁卫生、市场经营有序、车辆入位停放、楼道畅通无阻”。

环境美化 经济增收

位于官湖镇的授贤村,东临沂河,村庄被银杏林海环绕,错落有致,田园气息浓厚,可称之为“天然氧吧”。这些年,村里通过加大公共空间治理,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和道路硬化,使历史遗迹得到更好的保护、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更加便捷。位于授贤村的银杏湖风景区,景区高峰日游客量达2.8万人,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和商贸发展。

3年来,通过公共空间治理,邳州共整治道路4451公里、河道沟渠2267公里;拆除违建203万平方米,清理四旁地4.59万亩,整治内外三沟19.4万亩,新增房屋资产46.5万平方米,进入产权交易平台成交总额6.2亿元,50个经济薄弱村村均集体增收20.03万元;城区新增停车泊位近2万个,通过市场化运作有偿使用5600个,实现公共收益400多万元。

铁富镇姚庄村是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闻名遐迩的“时光隧道”位于该村。近年来,姚庄村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充分运用“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工作法,动员组织群众依托生态优势,推动银杏一二三产贯通发展。“时光隧道”景区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景区生意也增加了村民收入。梳理出的260亩集体土地,通过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包,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实现了环境美化和经济增收“双赢”效果。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