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折射的中国乡村文化变迁史
|
◎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从一个贫瘠落后的苏北乡村,到如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30多年间,贾汪区马庄村走出了一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比翼齐飞。 马庄村的文化变迁史,是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缩影。这里浓缩了中国现代农村文化从弱到强、从少到多、从兴到建的漫长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从“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到“农村文化重在建设”,到“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再到如今的“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 成立农民乐团 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收入的增加,马庄村逐渐出现了打架斗殴、大操大办、攀比炫富之风,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孟庆喜下定决心,要走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之路。 1987年1月,中央5号文件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短短几个字,让孟庆喜找到了路子——文化兴村。 1988年秋天,马庄农民乐团成立了。从村民和领导的反对、质疑,到社会的接受、认可,孟庆喜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直到1989年春节,农民乐团参加了县里的团拜会,一炮走红,一直偷着练习的队员们终于挺直身板走了出来,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马庄农民乐团开始频繁走出村子,甚至走上了全国的舞台,奏响了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序曲。 精神变物质 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998年11月,文化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门性文件。 当时,受贾汪矿难事故影响,一夜之间,马庄所有煤矿关闭,村集体每年收入减少1000万元。令村民们惊讶的是,次日清晨7点,农民乐团的鼓乐声照常响起,升旗仪式如期举办。一切都如往日般井然有序。不同的是,村党委宣布了一个新的决定:放弃地下产业,改攻地上产业。 两年后的马庄,地下虽已沉寂,地上却形成了以纺织、食品、精密铸造、运输业为支柱的16家核心企业,集体经济非但没垮,反而逐步壮大,人均收入远超全市农村平均水平。马庄人的精气神,切切实实转化成了“红票票”。 文化是可以建设的。马庄村的发展实践,正见证了文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强大推动力。 注重共建共享 不断满足新时代农民文化需求 2006年的中央“1 号文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我国开始注重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马庄村的发展也在朝着这20字方针不断迈进。 早自1986年起,马庄就先后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家庭档案管理办法等21项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用“马庄规矩”引导村民遵德守礼、崇德向善。2004年起,村里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每年表彰“十佳婆婆”、评选“好媳妇好妯娌”,设立村“贤孝榜”公布,形成户户争当文明户、人人看齐光荣榜的生动局面。 马庄村的乡规民约,通过制度或公约的形式,促使乡民达成共识,逐步树立起了文明乡风。 贴近群众需求 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同年,贾汪区被列入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马庄村也开启了以“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新征程。 马庄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整合马庄村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先后打造了村史馆、香包文化大院、文创综合体等19个文明实践阵地。马庄村以6支志愿者队伍为主体,常态化开展文艺下乡、主题宣讲、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向基层群众传递党的声音、送去党的关怀,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回望马庄村30多年发展历程,正如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横切面,生动展现了广袤农村大地上发生的文化变迁图景。马庄的故事还在继续,农村文化的发展脚步不停,2020年,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即将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