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乡村『特』美好 田野『焕』活力
◎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赵娣 戴子松 一个大棚只种3棵葡萄、一斤秋葵只出3两油、一亩水槽可养鱼1万多斤……在新沂乡村,只有想不到,没有见不到。 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身价” “姚主任,有一份您的快递!”近日,新沂市高流镇农经中心主任姚东亚收到一封从北京寄来的EMS快递,里面是该镇申请的4个商标的批复。 2018年,高流镇开始谋划发展一批特色农产品,当地拥有老范水库、黑沙墩水库和万亩水蜜桃产业园,资源丰富,然而扩大知名度和农产品品牌化成为当地面临的难题。 “没有品牌,就没有身价。”当地政府意识到,要让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必须让农产品有自己的商标。经过一番研究,高流镇组织人员对农产品进行品牌策划包装,通过专业代理公司申请注册商标。批复后的商标将供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户和合作社无偿使用,主打水蜜桃、黄桃和核桃等生态农产品。 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上,棋盘镇硕果颇丰。白草村的“杨妮”牌蓝莓,祈元村的“祈元”牌花生,以及毛林村的猕猴桃、大冲村的火龙果、骆马湖畔的各类水产品等,彰显了棋盘镇农业特色品牌的生机与活力。 2019年,新沂“阿湖葡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成功。目前在新沂地区基本形成了以阿湖为中心,包括高流和双塘等镇在内的近10万亩的葡萄种植面积,产值近20亿元。去年南京农业大学与新沂市签订协议共建新沂葡萄产业研究院,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致力于打造有品质、有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新沂大力发展有机稻麦、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花卉苗木、健康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心培育巴山葡萄、骆马湖优质稻米和新沂水蜜桃等特色品牌,全市“两品一标”累计达到28个。16.97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基地和2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71.5%。 探索种养结合,开辟生态农业新路径 窑湾镇刘宅村地处骆马湖畔,很多村民以养鱼为业。2017年,面对骆马湖实施“退养还湖”政策的实际情况,刘宅村调整发展思路,实施有机鱼养殖项目。有机鱼养殖即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改进为循环流水“圈养”,这种模式具有生态环保、高产高效的显著优点。 经过两年多的有机鱼规模养殖经营,刘宅村的集体收入增幅明显,2018年盈利36万元,2019年盈利42万,预计2020年盈利将突破50万元。 摸索出路子、打开市场以后,刘宅村鼓励农户自主发展有机鱼养殖,并且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培育贫困户的造血能力。此外,刘宅村有机鱼养殖基地优先聘用本村贫困户,在年底还会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分红,多种渠道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合沟镇通过探索稻田立体种养的新路径,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2017年5月,在南京农业大学王强胜教授指导下,合沟镇选定房庄村205亩稻田进行养鸭试验,当年即获得成功。在房庄村稻鸭共作模式带动下,全镇掀起稻田立体种养的高潮,累计流转土地5000余亩,推行稻鸭、稻虾、稻蛙、稻蟹共作生产新模式。 草桥镇推广稻虾、稻蟹、稻鱼共养的综合种养项目,结出了1+1>2的高质量成果。据当地村民介绍,共养模式下生产的有机稻米可以卖到10多元一斤,而有机稻亩产1300—1400斤,虾的亩产能达到200—300斤,一年的纯利润可以达到每亩5000多元。2019年,新沂新扩“稻+N”综合种养面积2.1万亩。 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啦,周末一起去棋盘看金黄花海”,刚刚过去的清明节,让棋盘镇的村民尝足了“甜头”,游客徜徉花海,拍照、品农家特色土特产、户外烧烤、垂钓,体验乡村生活乐趣,村民们在入村主道路旁卖起了自家养殖的土鸡蛋、自家腌制的土特产、自种的花生……清明假期共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发展大背景下,棋盘镇挖掘特色风光、激活民间资本,先后形成了有影响的王徐村宋庄民宿、航空小镇、小杨庄集居区、骆马湖特色水产、白草蓝莓基地、新湖乌桕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点。 目前,棋盘镇正通过全域开发乡村景观景点,展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竞相争艳的局面。同时实施“扶贫+旅游”模式,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型、景区创建型、返乡创业型等旅游扶贫带动模式。 如今在新沂,多条特色农旅线路已成为周边的热门线路。 每年4月,新沂时集镇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新沂”桃花节。6月,盛产葡萄的阿湖镇,在葡萄采摘季会举办以葡萄为主题的系列旅游文化活动,融搭建销售平台与发展生态观光产业为一体,助力脱贫攻坚和葡萄产业发展。到了9月,邵店镇以板栗为媒,每年举办古栗园旅游文化节,邀请八方来客赏栗花、品美食。10月棋盘的农民丰收节,11月合沟的稻鸭节…… 今年,新沂将继续做美做靓50公里休闲农业带,发展农耕体验、精品民宿、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通过“种”出田园好风景,“游”出乡村慢生活,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走出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