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徐州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时间:2020-06-08
让农村更美 农业更强 农民更富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习近平总书记5月22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使命,在奋进中彰显力量;号角,在攻坚时更加嘹亮。伴着“决战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徐州市发起了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后冲刺。

  脱贫攻坚让农民越来越富

  2019年10月17日是第六个全国“扶贫日”,江苏省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沛县五段镇后六段村党支部书记徐龙飞荣获脱贫致富奖。

  五段镇后六段村位于沛县东南端,是沛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如今,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刚任支书的那年,后六段村是一片‘兵荒马乱’:湖田资源被少数人‘垄断’、村集体经济负债累累、干群矛盾紧张……”近日,徐龙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徐龙飞抓产业、促脱贫,开辟农民致富新途径。通过建工厂、上光伏发电项目、发展淘宝电商,到2019年年底,后六段村拥有400余家电商销售主体,年销售额突破15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又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各种乱搭乱建,实施道路美化亮化等工程,让一个生态宜居、带有深深乡愁记忆的美丽富饶乡村出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在徐州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一个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发生着动人的嬗变,一幅幅美丽和谐文明富裕的乡村画卷在不断展开。

  5月15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户脱贫、村达标、县摘帽”的目标任务和“两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弱项,找准撬动户脱贫、村发展的牵引性抓手,统筹推进片区大改善、县域达小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底,国扶网中现行省定标准下建档立卡627855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269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全部实现达标;湖西片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公共服务取得显著变化,丰县、睢宁县如期实现摘帽退出。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采取了强化产业扶贫、推动就业扶贫、拓展消费扶贫和深化收益扶贫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今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目标为,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收入稳定达到6500元,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巩固率达到100%;269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村均达到25万元以上,经济薄弱村达标巩固率达到100%;完成新增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湖西片区实现“一个好六个全覆盖”的目标。

  脱贫攻坚成果重大,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标志,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事关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切实实干、埋头苦干,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精准脱贫,将党的“好声音”传播到基层一线,让党的“政策包”落户到人,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任务紧紧抓在手上,把措施条条落到实处,一步步把蓝图变成现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环境整治让村庄越变越美

  “村里以前只有一条水泥路,现在村里4条主路都是柏油路,每户家门前都是压磨水泥板路,房屋修缮一新,每户都有专门的菜地种植蔬菜和果树,鲤鱼山庄里有鲤鱼泉、风雨亭、龙鲤文化中心、锦鲤一条街等18景,在家门口就有好工作……”
 

  贾汪真旺村乡村治理和乡村旅游同步提升。徐报融媒记者 徐剑 摄
 

    5月31日一早,睢宁王集镇鲤鱼山庄8组58岁村民陈菊花和往常一样来到村集体产业老磨坊开始做工,谈起鲤鱼山庄两年来的改变,她如数家珍。在睢宁王集镇洪山村鲤鱼山庄,随着农房改善和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安居、康居、乐居红利正成为这里村民的“标配”。

  近年来,睢宁县主动探索、先行先试,按照“四化同步”理念推进农房改善,以提档、提质、提效为主线,打造乡村振兴“睢宁路径”升级版,获评“2019年度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县”。该县为了让群众住上好房子。紧紧扭住农房改善项目这一“牛鼻子”,系统优化镇村布局,提升村庄规划质量,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最大限度保留古树、水塘等乡村印记,着力推广污水处理、沼气运营等“八大模式”,统一规划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安置,让群众住得舒心、过得顺心。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扎实做好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后半篇文章”,依托镇级工业园区、村级高标准厂房和黄河故道资源禀赋,积极建设“家门口的工厂”,培育“乡村旅游的示范带”,让群众有事做、能致富。

  “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邳州市党员干部的眼里,只有城乡环境好了,美好乡愁才留得住。近年来,邳州把开展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推行“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工作法,算清“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笔账,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一幅城美人和的生动画卷悠然展开。

  铁富镇姚庄村是远近闻名的“银杏村”,每逢叶黄的时节,便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公共空间治理前,村里私搭乱建、环境脏乱差,与周围银杏美景格格不入,游客拍完了照片,也无处可去。

  为了用最美的风景把客人留下,党员冯均忠第一个响应建设银杏“时光大道”的倡议,率先拆除了自家侵占的违建房屋,为村庄发展扫清路障。在他的带动下,村里90多户村民也都自觉拆除了违建。如今,美丽的“时光大道”贯通姚庄,村里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以上。

  珠江大沟位于邳州市老城区,多年来,由于附近居民倾倒垃圾,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珠江大沟水体长期黑臭,加之民房和商铺杂乱无序、环境缺绿无景,脏乱差严重,群众称之为“龙须沟”“堵心沟”。邳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充分调研,将大沟治理提升到珠江西路片区整体综合整治,总投资近12亿元,历经270余天,整治工程全面完工,极大改善了西部老城15万人的居住环境,还市民“一个水清、路畅、景美、人和的新片区”。

  这场城乡居住环境整治运动释放出的发展红利,不仅带来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应,也创新了社会治理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邳州方案”。

  湖光山色的北村、水韵悠然的潘楼、游人如织的紫山……穿行于铜山的城镇与乡村,处处景色宜人、碧空如洗,一个生态宜居、村美人和的铜山新农村正徐徐走来。铜山把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当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仗”来打,全面推进农村展现新面貌、居民展现新气象、生产展现新质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走出一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铜山路径”。

  作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和我市乡村振兴先导区,铜山区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作为全面融入中心城市一号工程来做,大格局谋划、全覆盖整治、高境界提升、深层次推动,取得丰硕成果,荣获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农村人居环境好了,铜山得以在美丽经济上大做文章。结合铜山环绕徐州的特点,铜山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围绕黄河故道、微山湖、吕梁山、玉带河等科学布局休闲农业园区,打造出台上草莓小镇、黄西生态园、红日生态园、玉带花田花海、天观葡萄园、马集金杏园等一大批特色种植园区,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观光旅游,进行农事体验,欣赏田园风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了乡村形象,让百姓美了家园,富了口袋。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我市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完成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和各县(市)区美丽宜居村庄的考核工作;省住建厅高质量发展考核组抽查我市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情况,达标率为128.7%;27个试点村庄通过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验收,命名为“徐州市特色田园乡村”。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空间治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农业产业短板下功夫,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做文章,围绕乡村治理短板出经验。坚持典型引路,全域推广公共空间治理、党建+乡村治理模式,打造江苏样板、全国示范。

  农业丰收让饭碗越来越稳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市是农业大市,据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夏粮面积527.13万亩,其中小麦面积526.9万亩、生长整体较好,预计亩成穗41.9万穗,比上年增加0.2万穗,每穗粒29.4粒,与去年持平,单产可达到425.39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 0.9公斤,单产有望超历史、创新高。

  5月26日,铜山区柳泉镇6万亩小麦全面成熟,拉开丰收大幕。该镇及下辖村组筹备收脱、灭茬、耕耙、打捆机械500余台,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镇村防火队员等为农户送去“一条龙”夏收服务套餐,帮助群众抓紧收割、晾晒、运输、秸秆灭茬还田、秸秆打捆综合利用等,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预测亩产可达960余斤。

  今年贾汪区小麦种植面积22.9万亩,生长整体较好。该区突出一个“早”字,抓住一个“抢”,提前调配3800余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旋耕及秸秆还田机、秸秆打捆机等收脱机械,在小麦蜡熟最佳收获期,抓好适时早收、突击抢收工作,做到成熟一块、抢收一块。自5月25日开镰以来,江庄镇、青山泉镇、大泉街道、茱萸山街道等15.06万亩高亢山区小麦已全部动镰,截至5月31日已完成收割3万余亩。

  今年睢宁县夏粮种植面积109.26万亩,比去年增加0.21万亩,预计单产431.8公斤,比去年增加5.2公斤,总产4.7亿公斤,夏粮生产有望获得大丰收。

  ……

  农业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我市一手抓农村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住农业基本盘 ,筑牢“三农”压舱石。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农牧渔业总产值20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农牧渔业增加值10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3%。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全市蔬菜在田面积161.3万亩,蔬菜价格正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养殖产能逐步恢复,一季度全市生猪存栏15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4.4万头,同比增加7.22%,生猪出栏78万头;牛存栏8万头,同比增加50.9%,出栏1.4万头。家禽存栏4806万羽,同比略有增长,家禽出栏5777万羽。牛奶产量28161吨。一季度水产品产量4.16万吨,目前全市364个水产养殖场全部复工,产量正在恢复。同时线上农产品营销成了新亮点,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农产品网上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建群等“五要素”,推进农业提档升级。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将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在全市水稻面积稳定在270万亩的基础上,调减优势区低效粮食作物面积50万亩,扩大特色鲜食粮油面积30万亩。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将继续高标准打造农业“三条产业示范带”和黄河故道沿线“两大示范区”,高质量建设21个农业产业集群和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培育徐州现代农业“483”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将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打造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打造一批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利用国家和省级展会开展农产品营销促销,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出口示范基地(区),全面提升徐州开放型农业发展水平。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愿景即将梦圆。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1000万徐州人民积极投身攻克贫困堡垒,撸起袖子加油干,必将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