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修复样板“徐州造”
|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吴浩然 秋高气爽的9月,位于三环西路西侧、故黄河南侧的桃花源湿地公园风姿初现,园区内新铺设了水泥道路,种植了各种树木,多处浅滩已经形成。桃花源湿地公园设计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生态保护与修复并举,同时融入徐派园林特色,为明年园博会的成功举办献礼。 从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到三年行动计划,再到废弃矿山市场化修复,我市大手笔、大力度、大气魄,在彭城大地上画出了绿水青山,画出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画出了生态修复的徐州样板。 ■大手笔 “历史包袱”变生态资源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江苏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唯一的煤炭基地,长期大规模开采给徐州遗留了42万余亩采煤塌陷地、10万余亩工矿废弃地,为自身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而今,在徐州大手笔的治理下,曾经的历史包袱已经逐渐转化为生态建设的资源。 “凉亭掩映林间,山石高低相错,蜿蜒小路曲径通幽,美丽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鸟儿们在清新的雨后尽情欢愉,时而扑闪翅膀结伴飞翔,时而直冲云霄发出一声声清啸。我的耳边传来嬉笑的声音——循声望去,那是山顶最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儿童游乐场,沙堆、滑梯、秋千、攀岩墙……小朋友们游乐其间玩得不亦乐乎。”8月30日,徐州市星源小学六年级一班杨子墨小朋友的一篇作文《荒山变氧吧》登上了学习强国。 在杨子墨的作文中,妈妈对他感叹道:“2017年之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岩石裸露、尘土飞扬、垃圾遍地。到了夏天臭味扑鼻,附近居民连窗户也不能开。如今,曾经的荒山,变身‘城市氧吧’和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徐州越来越美了,这真是咱老百姓的福啊!” 在徐州大手笔的生态治理下,除了仍在建设中的五山公园,潘安湖湿地公园、九里湖湿地公园、金龙湖宕口公园都是远近闻名的生态修复成功范例,贾汪潘安湖、城北九里湖被称为“城市双绿肺”。2008年,贾汪潘安湖区域成为首批重点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地方之一,拉开了百年矿区生态转型历史性的壮丽大幕。至今,整个项目开发面积达52平方公里,开园水域面积9平方公里、大小19个湿地岛屿,成为徐州的生态明珠和城市名片;12公顷的金龙湖宕口公园到处亭台轩榭,绿树葱茏,成为全国首个宕口遗址公园,被誉为废弃矿山治理的典范之作。 在最近几年大手笔的生态修复中,我市采煤塌陷地变土地、变建设用地、变湿地公园,全市已完成生态修复的采煤塌陷区面积约25.13万亩;采用生态绿化、岩壁造景、历史遗存保护等手法,对主城区40多处采石宕口实施了修复。系列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让徐州城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大力度 制度加持,不断创新 初秋,从徐州汉王高速出口向南望去,青山起伏,草木葳蕤。虎山1号宕口生态修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黄褐色的土坡上长出了青青绿草,鸟鸣啾啾,蝶舞翩跹。去年,这里还是一个光秃秃的采石宕口,如同一个丑陋的“地球疮疤”。按照我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这是今年计划实施的107个生态修复项目之一。 9月8日,铜山柳泉杨山脚下的明阳采石场。车间内,一条环保生产线正在紧张忙碌着;另一侧,开采过的宕口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修复。明阳石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明说:“这次修复计划投入4000万元,从今年4月份开始动工,国庆节后就要开始绿化。边开采边修复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是为徐州的生态修复作贡献。如果采矿企业都能这么做,地球上就不会遗留那么多疮疤了。” 徐州在生态修复方面屡屡划出大手笔,写出大文章,背后离不开制度保障,离不开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打造精品、凸显亮点、逐年推进的原则,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去年编制了《徐州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规划将全市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总体布局为“两轴两湖多片区多点”,为生态保护建设、产业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撑;三年行动计划排定了六大类119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今年初,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文件精神,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始了废弃矿山市场化修复的筹划,在经开区、贾汪区和铜山区选定了30座废弃矿山。 “一矿一策”量身定制方案,7月份开始招投标。市场化修复矿山的启动,意味着撬动了资本市场,有助于形成生态修复产业,进一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修复是篇大文章,需要深度谋划,形成合力。为此,我市今年建立了生态修复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徐州市自然资源和生态局作为牵头单位,把涉及的19家单位都纳入到治理体系中来,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截至目前,共召开6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20余个问题,比如建设五山公园中遇到的坟地拆迁、泉润公园项目实施中的老百姓补偿问题等,让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更快捷、更高效。 “地球疮疤”的生态修复时不我待,徐州重拳密集,不断创新生态修复整治思路,探索推动“生态修复+”模式,将生态修复与乡村旅游、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废矿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多领域、多途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气魄 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随着九里山隧道生态修复的进展,九里山“龙脉”终于被打通,这里很快将连成一处郁郁葱葱自然连贯的山峰。穿过隧道来到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就可以一览昔日采煤塌陷地的湖光山色,草木葱茏,蒹葭萋萋,触目所及,一派生机。 “山水林田湖草”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厚植徐州“生态本底”,彰显徐州生态修复的大气魄。 8月7日,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申报通过省厅评审,有望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实施方案以提升徐州市生态安全格局为重点,以京杭运河、黄河故道为主线,对徐州市全域范围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共分5类、25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32.32亿元。解忧湖采煤塌陷地、贾汪区月亮湖采煤塌陷区、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治理与修复都被列入其中。 根据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我市“山水林田湖草”又有大动作:加快推进露采矿山治理;重点实施市区奎河、京杭运河、房亭河、顺堤河综合整治等工程;加强“环、点、带”生态防护林建设;完成13.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因地制宜推进山体、水体、林地、湿地、采煤塌陷地修复,形成具有鲜明徐州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在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美丽徐州建设的意见》中,对徐州的生态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总结推广潘安湖湿地建设经验,加快推进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三年内新建26个湿地小区,将湿地保护率提升至60%。 “建立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实行整体化、系统化、项目化推进,是我市生态修复的一大特色。”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改革生态修复方式,逐步弥补历史生态欠账,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再造、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在全国创造了采煤塌陷治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的徐州模式、徐州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