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李雨昕 实习生 赵磊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关系经济全局,影响社会稳定,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积极树立国家粮食安全观,抓紧建构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食物观”应运而生。
30多年来,从“以粮为纲”到“大粮食观”,再到“大食物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和“三农”工作走向。
政策制定,本末相顺
早在1990年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替代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要把粮食的整个生产体系、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全盘考虑,进而整体掌控,明确社会分工之后各司其职,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需求下降,而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消费需求上升。2016年,“树立大食物观”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是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从“大粮食观”到“大食物观”的转变,一则体现的是近些年来国家农业迅速发展,粮食能在供给国内的前提下,对全球粮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二则体现了国民日益健康化、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强调农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民基本的温饱需求,还要在营养健康、优质丰富等多个方向上发力。三是顺应了国家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副食生产仍然存在一定缺口,若不能挖掘粮食生产能力,扩大粮食生产的渠道,向整个国土资源“索求食物”,那么就没办法牢牢抓紧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中国饭碗”就装不住“中国粮”。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不管是“大粮食观”还是“大食物观”都始终坚持粮为国本,食为民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历历在目,为此我们必须看到潜在危机,做到未雨绸缪。必须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确保粮食安全的环节中,最主要的是要稳抓粮食的生产和供给,把“中国饭碗”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中央一号文件自2009年到2022年,每年都把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放在重要地位。
在粮食生产环节,首先必须明确粮食的生产主体,确保粮食生产主体的权益和地位,激发主体生产意愿。目前,在中国粮食年供给量中,农户供应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7%。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为缓解农户流失这一问题,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化,以提高农民补贴,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主的惠农政策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的“留农”措施为主,成为政府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其次,应当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必须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在粮食供给环节,“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使用”过程不仅是一个生产链,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粮食储备可以说是保证粮食持续均衡供给的蓄水池,目的就是能在危机中满足国民基本的生存需求。2022年两会报告提出促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粮食加工等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率尚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唯有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改进技术装备,才能在加工过程中减少粮食损耗。针对粮食的使用,我国一直以来积极宣传和倡导节约观念,提高国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在消费领域如此,在生产领域,更是提倡资源的全面节约、集约以及循环利用,以实现全面节约战略。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从“大粮食观”到“大食物观”,反映的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以及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从“吃好了吗”的时代向“吃得开心吗”的时代的跨越。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看到现阶段国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热点,大力生产紧缺的健康优质农产品,推进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找到适合于本区域生产的作物,诞生一批特色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强新食品原料的开发和应用,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这是让我国现代食品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决胜关键。
大食物观对于“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三鹿奶粉”到如今的“老坛酸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刻不容缓。国家为此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在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同时,强化政府法定职责,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从而促使食品安全创新工程的顺利推进,保证食品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同时,我们要从根源上保证食品安全,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在企业内部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并强化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践行“大食物观”的徐州实践
近年来,徐州市积极贯彻“大食物观”理念,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市粮食持续增产、农业基本实现绿色优质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升级。
在稳产保供方面,我市彰显徐州农业大市担当,充分发挥农业的“压舱石”作用。2021年粮食突破101亿斤,位居全省第二。生猪出栏290万头,位居全省第二,为全省保供提供有力支撑。蔬菜突破2000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徐菜进京”全面启动。
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方面,我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跨入全省第一方阵。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领先,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国靠前。
在拓宽产业链方面,我市取得新突破,徐州大蒜、邳州肉鸡相继入选国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6个镇先后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我市先后启动建设以稻麦、生猪、水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和大蒜、银杏、食用菌、牛蒡、肉鸡、肉鸭六大特色产业为主体的“4+6”农业全产业链。
2022年1月25日,我市出台《徐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规划》指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大食物观”的提出,归根结底是为人民幸福谋福祉,为实现高品质的人民生活保驾护航。“大食物观”的内在逻辑实际上与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完成具有一致性。从“大粮食观”到“大食物观”,折射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三农”工作的走向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