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德:“玫瑰”味的葡萄,熟了!
人民网广德8月22日电 (记者 汪瑞华 张俊) 时间来到8月下旬,安徽广德市柏垫镇柏垫社区的“阳光玫瑰”葡萄园,迎来采收季。
广德市柏垫镇葡萄丰收了。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葡萄满枝头。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钻进大棚,只见套袋的葡萄挂满枝头,对于种植户刘连一来说,这就是辛苦一季换来的甜蜜和喜悦。
今年40岁的刘连一,曾经是个木匠。早在16岁那年,他就跟着师傅学徒,而后一直从事古建园林景观设计。
葡萄大棚掩映在群山之间。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20多年从业经历,让他的名气不胫而走,“全国各地揽活,牌坊、亭台、长廊,只要是和古建相关的,都有涉及。”刘连一告诉记者,葡萄基地入口处的门楼,就是自己亲手打造。
从木匠到葡萄种植户,起初身边人都不看好,但刘连一对跨行这件事,有着自己的想法。一来不想看着家门口的土地撂荒闲置,二来前几年“阳光玫瑰”市场行情好,思来想去,便拉上几个合伙人,开始种葡萄。
整地、覆土、栽苗……2022年底,60多亩葡萄基地“上新”,种满了从浙江嘉兴引进的“阳光玫瑰”葡萄苗。
“光是整地就没少下功夫,土地高低不平,落差大的足足两米。”刘连一回忆,当时整地机械费就花了40多万,加上营养土和种苗,每亩种植成本合计下来,就是5.5万,远远超出了预算。
万事开头难,好在刘连一熬过了开头。去年,基地迎来第一茬采摘,拢共收上来3万多斤葡萄,看到了回头钱。
“今年进入丰产期,照目前长势,亩产能够达到5000斤。”刘连一盘算道,一季下来能收30万斤左右。
市民在基地采摘葡萄。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比一比,谁摘的葡萄甜。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走在大棚里,虽有阴凉,但转上一圈,刘连一已是满头大汗。在他的再三推荐下,记者摘下一颗葡萄,轻轻剥去外皮,一个鲜嫩的果肉呈现在眼前,半透明的,看上去像翡翠,散发着迷人的玫瑰香。
“种葡萄和做木匠还不一样,得天天打理,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剪枝?又什么时候该疏果?都得根据时节来,别看葡萄小,可讲究着哩!”过去的“门外汉”,如今刘连一也总结出来了属于自己的葡萄经。
“葡萄喜阳厌阴,阳光照射充足才能提升甜度。葡萄对干湿度要求高,湿气过重会发生病虫害。”仔细看,葡萄基地里配备了高清摄像头、滴灌喷灌等农业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的加持,生长条件能够科学控制,葡萄的品质就上去了。”刘连一说。
葡萄丰收采摘乐。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再过上几天,葡萄基地就要迎来大面积采摘。这些天,刘连一不是在大棚里,就是在去大棚的路上,有空没空他都要在葡萄架下转上几圈。
要知道,这一串又一串的葡萄,串起的不单单是一份收获,更是刘连一执着的“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