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一颗葡萄的甜蜜“生意经”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作者:郑昕桥  时间:2025-10-09

 秋风送爽,位于山东平度的大泽山镇,万亩葡园连绵起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我这葡萄,甜着呢!”葡萄种植户王义奎小心地整理着葡萄藤蔓,言语间满是自豪。他身后,绵延的藤架一眼望不到头。

葡萄挂满枝头。冷斌摄
葡萄挂满枝头。冷斌摄

 大泽山葡萄栽培已有2100多年历史,相传唐太宗曾赐名“狮子眼”。“今年,‘大泽山葡萄栽培与文化系统’成功入选全省第三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被称为“葡萄大王”的昌云军欣喜地说道。

 在葡萄大观园的智能温室里,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精准调控温度与湿度,使温室内的生长环境达到最佳状态。近年来,平度市加速推动现代科技赋能葡萄种植,智能温室大棚技术、物联网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相继落地。

 “通过精准控温技术,我们实现了葡萄一年三季成熟,显著延长了鲜食葡萄供应期,让果农收益切实增加。”昌云军介绍。他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葡萄品种改良与创新,培育出的“金手指”葡萄凭借超高甜度荣获“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历时十年培育的“卓越黑香蜜”葡萄,花青素含量创下基尼斯纪录。

“葡萄大王”昌云军正在大观园内修剪葡萄。平度市委宣传部供图
“葡萄大王”昌云军正在大观园内修剪葡萄。平度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我们根本不敢答应顾客邮寄葡萄,路上一颠簸果子就坏掉了。自从2023年,镇上引进了智慧物流,葡萄都能放心邮寄啦,快递点提供包装材料,还有冷链到家,价格也公道,真是不错!”葡萄种植户尹修坤正在忙着将葡萄打包装车。

 先进的生产种植设施,保证了葡萄品质,而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则打通了葡萄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让大泽山葡萄从“枝头”直抵“舌尖”,进一步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葡萄搭台,文旅唱戏。“九月,我们举办了第39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这个农业节庆活动已成为平度市最具影响力的节庆‘金字招牌’。”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培强表示,“以葡萄为纽带,节庆活动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显著促进农民增收与文旅消费。”

 从单纯卖鲜果到开发葡萄汁、葡萄酒等深加工产品,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我们不仅要卖葡萄,更要卖风景、卖文化、卖科技。”平度市大泽山镇党委书记钟杰表示。

 在大泽山,智慧葡萄示范区、万亩葡园观光区、山水原乡体验区……万亩葡园与特色景观串珠成线,全方位构筑起了以葡萄为支撑的生态旅游框架。踏青赏花、果品采摘、美食体验、登山节、丰收节、健步行等节庆活动,每年吸引来游客100多万人,带动旅游增收2.5亿元。

游客们在葡萄大观园品尝葡萄。冷斌摄
游客们在葡萄大观园品尝葡萄。冷斌摄

 “我们还举办了人才音乐会,以音乐为纽带,让人才政策从‘文件里’走到‘心坎上’。”大泽山镇党委副书记李竞源介绍,人才音乐会全程直播吸引超50万人次观看,后台收到200余份人才求职意向,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40%。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泽山镇紧盯葡萄产业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在昌云军、韩玉波、王丰武等葡萄种植专家的带领下,建立“技术人才超市”,形成“葡萄研究院+庄户学院+人才超市”的独特产业技术体系。

 “我们不光有好葡萄,还有好政策、好平台。”数据显示,近三年大泽山镇累计吸引300余名青年人才返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人才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

农户笑脸盈盈地展示葡萄拼盘。平度市委宣传部供图
农户笑脸盈盈地展示葡萄拼盘。平度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大泽山葡萄”这个品牌价值36.83亿元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枝头到舌尖,从鲜果到文旅,“串”起了多元化的甜蜜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地理标志品牌认证的关键作用,扩大品牌规模,增强国内外市场影响力,让‘大泽山葡萄’真正从平度产地走进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和‘世界货架’!”钟杰表示。( 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