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求职开始放低身段 农民工就业看中前景
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是“饭碗”,也是实现自己梦想和追求的“路径”。而在城市中提供“饭碗”和“路径”的平台就是职业中介。近日记者调查采访了我市20名职介人员,通过这个平台来一窥眼下的职场风向。
研究生求职开始“弯下腰”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求职者,一直以来瞄的都是职场上的“金钵”,然而有75%的受访职介人员表示,近两年很多研究生开始放下“身段”——“瓷碗”也成。“包括起始薪水、职位等,这两年研究生来我们这儿找工作的要求明显低了不少,不再有过高的要求了。就拿前几天我市一家食品企业招聘的文员岗位来说,我这儿就有一名研究生应聘了。搁在以前,这样的活儿研究生们根本看不上眼儿。”黄河路附近一家职介中心的工作人员张清良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形势紧张,容不得“挑三拣四”;另一方面,如今很多企业更加理性,更看重求职者的能力和经验,而非学历。
张清良的分析在另一家职介所的工作人员林女士那里得到了印证:“近几年企业招聘凭学历盲目引进的已经很少了,学历只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主要还是看能力。同时,多数研究生也都根据职场情况调整了自己的就业期望,他们开始对职业前景和升迁空间看得更重,入职时条件差一些都能接受。”
农民工不单单以“薪”为主
“以往农民工求职,多是以‘薪’为主,然而眼下不少外来务工者已经开始着眼‘发展空间’了。”解放广场一家职介中心的工作人员张女士一边对记者说,一边拿出一张招聘表格介绍,“这上面送水工的工作要比服装厂的工作月薪多200元,可应聘后者的反而更多。一个黑龙江小伙就直接和我说:‘跑腿出力气也成,可到服装厂干,我能学到一些技术,以后不在这家干了也不用愁。’”采访中,超过九成的受访职介人员告诉记者,眼下很多农民工在找工作时除了询问工资和是否包吃住外,还要问问能不能学到技术。
调查中,有半数的职介人员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求职者的婚姻状况了,“已婚”更受青睐一些。他们解释,这些企业看中的是已婚者的“心理成熟”,认为有了家的人多数都会更有责任感。
【编后语】
每一座城市都是“人”的城市,城市服务于人,也依靠人来服务。我们身边各个岗位上辛勤不辍的一线员工不计其数,是他们的汗水成就了城市,他们的声音却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连日来,本报的《党报调查一线倾听》系列调查报道走访了近10个行业的数百名一线员工,用文章和报道来倾听、传递他们的心声。虽然这套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但我们对他们的关注,通过他们了解城市的“脉动”以及反省他们眼中那些被我们忽略了的不足,是不会结束的。今后,我们还会用手中的笔,更多反映生活在最基层百姓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