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慈善捐助中心今年8月底运营以来, 共接收捐赠衣服4.3万余件、小家电230件、文具491箱……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悠 通讯员 李平 杨群 “马上入冬了,这两天我把家里不穿的毛衣、棉袄都整理了出来,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些温暖。”11月6日秋雨蒙蒙,一大早,家住奎园社区的张女士就雇了一辆三轮车,冒着雨把衣物送到了市慈善捐助中心。 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市慈善捐助中心于8月30日正式运营,一时间,机关单位、爱心企业、热心群众等社会各界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慈善捐助,他们用心播撒爱的火种,点燃困难群众生活的希望。 实物救助 为爱心人士搭桥 市慈善捐助中心位于泉山区云泰路1号。在中心操作间,工作人员一一核对了张女士捐赠的衣物后,便开始分类摆放和检查,将旧衣物用洗衣机清洗后,用紫外线灯进行24小时消毒,再然后用熨烫机整理,将衣物按季节分类上架或打包。 正忙着,一位用自行车驮着一台旧电视的中年男子来到了慈善捐助中心,他叫李刚,特地从泰山街道骑车赶到这里,他说自己早就想把这台电视捐出来,就是找不到地方,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徐州慈善捐助中心已经运营,希望为困难群众献上自己的爱心。 据市慈善捐助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残联等部门于今年7月底改造建设,主要用于接收社会各界捐赠具有使用价值的旧家具、家电、衣物等物品,经专业分类、清洗、消毒、维修、调配及再生加工后,分发给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可随时接受捐赠人的监督和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 市慈善捐助中心的主要救助形式为:实物救助。主要救助原则为:突出低保、量入普惠、限额定量、救急务实。低保对象按月定量救助,临时对象按申请一次性救助,特殊对象按需求随机救助,一般救助对象可以自己到慈善捐助中心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规定免费领取相应救助物品,特殊对象则由慈善捐助中心工作人员送货上门免费发放救助物品。 慈善超市 让困难群众受惠 除了救助外,市慈善捐助中心还以慈善超市为依托,承担着向低保群众以及其他有临时需求的困难家庭进价销售日常用品、向普通市民平价销售日常用品等职责。 在位于慈善捐助中心一楼的慈善超市里,低保户韩大娘正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选购生活日用品,她高兴地说:“这里的东西,吃穿用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可以凭低保证享受爱心价,要比别的地方便宜好几块。” 在慈善超市里,每种商品都标有三种价格,即救助价、爱心价和零售价。工作人员介绍,救助价面向低保户、残疾人,低保边缘特困群众、因突发事件发生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这部分人凭低保证、残疾证或民政局相关证明和“慈善超市领物券”,到慈善超市实体店或慈善超市网上商城免费领取等值救助物品。 爱心价商品则是按进价零利润销售,每个持有低保证、残疾证的市民,每月享受200元爱心价生活用品,低保边缘特困群众、临时性困难群众根据民政局证明核定数额享受爱心价商品;零售价主要面向普通市民,商品价格略高于爱心价,低于市场价,所得利润扣除慈善超市日常开支外,其余均用于对困难群众的二次救助。 另外,为了满足不同困难群众的需求,市慈善超市还在网上进行运营,困难群众坐在家中,凭借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享受到低于市场价的生活物品并免费送上门的爱心购物服务。 爱心无价 引领全民慈善社会新风尚 市委书记周铁根在市慈善捐助中心正式运营时指出,慈善事业是播撒大爱的崇高事业,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全体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带动社会各界群众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汇聚起扶贫济困、帮弱助残的强大合力,更好展现新时代徐州“大家庭”互助友爱、文明向善的美好形象。 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10月31日,由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共同发起了“捐赠衣物、爱满彭城”活动,目前共接收到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各直属党组织捐助的衣物7046件套。不仅如此,社区、爱心企业也纷纷参与到了献爱心活动中,彭城街道兴隆社区党委书记张欣代表驻区个体业户送来了1200件崭新的羽绒服;台商同胞捐赠491箱文具,其中有铅笔、圆珠笔、透明直尺等33类品种,折合人民币7万余元。 据统计,市慈善捐助中心自运营以来, 共接收捐赠衣服4.3万余件、小家电230件、太阳能灯200套、文具491箱,折合人民币36万余元。累计向低保及临时困难群众免费发放生活必需品17.5吨,向低保及临时困难群众以爱心价销售商品4.8万余元,为受助对象节约1万余元。 捐助是真诚的,爱心是无价的。市慈善捐助中心负责人表示,市慈善捐助中心将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领域,提升慈善服务质量,引领全民慈善社会新风尚,形成“人人参与慈善、慈善惠及人人”的大慈善格局,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