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乡肉燕
肉燕,其实与燕无关。
这是家乡的一道小吃。说起肉燕,外头知道的人不多。甚至,如今老家的人,对这个颇为文雅的名称,也时常一头雾水。但说起肉燕另一个称呼——扁食,知道的人就多了。逢年过节,亲友相聚,饭桌上少不了的,就是扁食。
小时候,一看到家人包肉燕,总不禁目不转睛地盯着。包肉燕,是技术活儿,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用一只筷子,轻轻挑起馅料;另一手拿着薄如蝉翼的燕皮快速一旋,将馅料包在里头。接着,恰如其分地一捏,尾部成燕尾状,一个肉燕也就包好了。
看似轻快,但若要包得好,力度就得拿捏得极为准确。用筷子挑馅料,得轻,否则挑得多了,反倒喧宾夺主,坏了味道;包馅料,得快,一气呵成,才能包得紧实。包肉燕,越是看似信手拈来,这里头的功夫反倒越炉火纯青。
那会儿,每次看到大人包肉燕,孩子们总跃跃欲试。但孩子们,难得有包得好的。下筷不知轻重,肉燕皮也捏得不够轻巧。有时候,失败的次数多了,燕皮渐渐就失去了水分,变得干了,不容易捏紧。这时,洒点水,才能恢复燕皮的黏性。
肉燕的馅料,是以五花肉为主,剁碎了和调料一起拌匀。这馅料,可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异,可加入点料酒,也可以加胡椒粉或辣味。至于烹调方式,以水煮最为可口。煮熟后,加点调料和麻油,撒点葱花,白白绿绿的一碗肉燕就做好了。
小时候,其实不太喜欢吃肉燕。肉燕看着轻巧,吃着总觉得不过瘾。对于孩子们来说,大鱼大肉比肉燕更具吸引力。可后来,吃的油腻之物多了,反而怀念起肉燕的轻巧。那时才知道,美食的魅力,也需要一颗阅历渐丰的心才能领会。(郭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