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晋商已发展成为中国商帮之首。如今,昔日的创业者们早已消失在浩渺的历史星河中,但晋商遗迹随处可见,尤以晋商大院最为有名。驻足其间,人们可以看出昔日主人的富甲一方,也能探寻到晋商称雄商界数百年的精神。
一座座庭院深深的院落不仅错落有致、气势宏大,而且雕刻精美,寓意祥和。山西晋中市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就是杰出典范,从高处看,平面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王”字,人称“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的俗愿在木、砖、石“三雕”建筑装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门墩为例,在王氏十七世王汝聪的敦厚宅内,就有桃子上俯卧蝙蝠的“福寿”门墩,松鼠葡萄的“多子多福”门墩,“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的双狮门墩,以及“多子多孙”的“佛手”门墩。
院内20余幅楹联尽是先人的教化和束己的箴言。从“效张公多书忍字;法司马厚积阴功”“风格谦和归子慕;胸襟高旷晋渊明”“传家一篇司马训;课子数卷邺侯书”等楹联中可以看出,“九世同堂”的张公艺、司马光、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之子归子慕、陶渊明、唐朝宰相李泌父亲李承休等都是王家学习的榜样。
探访中,记者发现王家特别喜爱竹子,不仅雕刻竹,还有不少与竹有关的对联:“有实凤来仪;无曲鹤比节”“谈心直欲梅为友;容膝还当竹与居”“簏簌风敲三竹径;玲珑月照一床书”等。
漫步祁县古城内的渠家大院,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渠仁甫是渠氏家族中的优秀代表,始终坚持“诚信、仁义”这个最基本的商业道德。他开办的商号,多带一个“诚”字,如湖南“诚记”茶号、“晋裕诚”布庄、“书业诚”古籍字画店等。
青年时,正值甲午战争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渠仁甫产生了强烈的教育救国、兴学育人的念头。1919年,他独资创办了祁县私立竞新小学校,办学18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非常节俭,从来是棉布衣服,不穿绸缎、皮袄。他也很开明进步,不让女儿缠足。”导游张继军说,20世纪50年代,渠仁甫积极拥护新中国建设,带头将所有企业全部公私合营。至此,他善始善终地跑完了渠氏商业历史上的最后一棒。
祁县乔家大院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专门在一间厢房内挂上了乔氏经营之道、乔氏商训、乔氏经商精神。其中乔氏商训这样写道:经商处事首以信为重,其次是义,第三才是利。唯无私才可以讼大公,唯大公才可以无怨。宁愿自己赔钱,也要维护商号名声。
“尤以诚信、开放、创新精神最为突出。”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高春平举例说,晋商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对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借鉴意义;晋商银企合作的模式对现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难有借鉴意义;晋商股份制创新对缓和企业与员工的矛盾,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性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