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忠群在深山里一堆腐朽的木柴中找到野生木耳。 记者 熊平摄
野生木耳
任建钓到了第一条岩鲤子。 记者 郑旭鹏 摄
酸汤岩鲤
舌尖上的重庆之六
珍贵的食材,往往隐匿在人们难以到达的地方。被山水包围的重庆,有着寻常人难以想象的秘境。智慧、勇气、经验、判断力,难以觅得的食材考验着山民前行的步伐。
本期《舌尖上的重庆》走进江津四面山,这里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带。特殊的自然气候环境、完好的生态、在秀美的自然风光中,保存着独特的珍贵美食。
在这山水相间的地方,每一餐的饕餮盛宴,都始于山民们脚下,孕育在每一次寻找的征程中。
山
采集野木耳 需深山跋涉半小时
昨日清晨,江津区四面山头道村的青杠场,55岁的晏孝华一家正在平整房前的坝子。夏季即将到来,他们要修好农家乐,迎接来避暑的客人。
临近中午,56岁的妻子卢忠群背着背篼出了门。她要去山上采道美味。
沿着门前的河沟向深山进发,河沟边的芦笋正是最鲜美的时候,沿途不断冒出野生柴胡、芦笋、苦荞头。但卢忠群没有停下,她要寻找一道特别的食物——野生木耳。
这种野生木耳,只在没有污染的湿冷山林中,附着于枯死的树木上生长。即使在当地也并不多见。
向山湾深处步行约半个小时,卢忠群终于找到了一串褐色扇贝状木耳。这是四面山野生木耳的特色,叶片肥厚,颜色呈浅褐色,对着森林里的光线看,甚至有种晶莹的光感。
普通农家菜 凝聚数十年手艺
回到家中,卢忠群要给辛苦了一上午的父子俩准备一道木耳肉片汤。
“这是野生的木耳,要高温煮,也要加蒜。”她用腊猪油加入蒜片翻炒,木耳入锅后需要立即加水。因为野木耳娇气,这样的操作能保证鲜嫩香脆的口感,待汤沸腾时放入肉片,一锅鲜汤出炉。
这是夏季到来前,家中的一次小小盛宴。卢忠群端上木耳肉片汤、胡辣子炒柴胡、大头菜丝炒老腊肉。柴胡味道微苦,有药味,但口感柔和,而香脆爽口的木耳肉片,和着浓汤下饭,则是父子俩的最爱。一家人围着木桌享受大自然的美食,她的手艺是对家里男人们辛劳半天最好的犒劳。
“不要小看这道普通的菜。”卢忠群说,当地野生木耳熬汤不易,操作时手法需十分精确,她做了半辈子菜,如今才能把握好分寸。
水
岩鲤钓得好 也能追到老婆
在四面山林海村,夹峙的绝壁造就了一条细长的小河沟——马家沟,沉积的山岩,也孕育出一种独特的美味——岩鲤(当地人称岩鲤子)。
捕食岩鲤是一件头疼的事。但43岁的任建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根竹竿绑上鱼线,瞄准一只岩鲤,精准地将鱼饵投过去,仅仅几秒钟,一条岩鲤被钓起来。
任建说,当地对一个男人能力的评判,其中一项就看钓岩鲤的技术,甚至女子择偶的标准,也有这项。
任建的妻子刘佰穷说,她当初选择任建,一个原因就是他钓鱼时的帅气身影。
半年的酝酿 烹出独特鲤鱼酸汤
将岩鲤带回家中。此时,他的舅舅唐德贵已经准备好配料,准备做一顿酸汤岩鲤。
为了这顿酸汤岩鲤,唐德贵捞出泡了半年的酸笋,“这是去年12月采回来的。”唐德贵说,泡了半年的酸笋,酸咸味刚刚好,又稍带辣味,与岩鲤子的细嫩肉质搭配起来,格外鲜香。
在柴火的催促下,直径近1米的大铁锅被烧热,唐德贵舀来腊猪油,用大火炙香,放入泡椒、酸笋、姜、蒜等配料,炒香后,加入家中积淀的山泉水,直至汤熬至微白,一分钟之内起锅。烹好的酸汤岩鲤,鱼肉口感细腻绵密,加上酸咸的笋,是一道难得开胃佳肴。
结语
自然的馈赠
隐藏在山林间
再过半月,山里的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卢忠群们的家庭农家乐修葺好房屋,备好食材,准备招待山外来的客人。除了秀美、幽静的自然景观,储存了半年的老腊肉、春季里晒干的野香菌、漫山遍野的新鲜野菜,将是他们展示给客人们自然馈赠。
商报记者 郑旭鹏 熊平
实习生 马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