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嫩绿,牛的咀嚼声,牛铃铛声,在沉静的山村清晰可闻。
走在乡间小路上,冷不防会偶遇暮归的牛群。一幅田园暮归图。
梯田牧牛,一幅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
美丽密码:北流市扶新地处山区,祖祖辈辈有养牛的传统习惯,几乎家家户户养牛,这里自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牛乡”。5月9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再次走进扶新,想一睹这个“牛乡”风采。
高山牧场:成群结队放牧上山
“扶新看牛,最好选择在清明过后”,北流市扶新镇茂化村的村主任告诉记者“那场面可叫震撼,成千上万头牛在山坡上奔跑”。
清明过后是农闲时光,又是春暖草长的季节。此时,地处两广三县(市)四乡镇交汇的扶新镇茂化村,大大小小的山头,村民或呼朋唤友,结伴而行;或爷孙两辈,放牧上山。数以千计的黄牛、水牛,漫山遍野在奔跑;当地村民出于方便寻找,多在牛脖子上挂上各式各样的吊铃,牛在吃草、奔跑,铃铛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山坡上不时看到孩童在追逐牛玩耍,或是几个孩童拉着一条牛尾巴使劲与牛在拔河,或是爷们牵着牛头小孙辈骑在牛背上。倘若你站在当地最高峰葵扇山巅上,看到漫山遍野的牛群散落在山的各个角落,场面恢弘,大叫过瘾。
村主任说,扶新看牛,凑巧的话你还会碰上惊喜,碰到小牛崽山上诞生,因当地村民都是清明过后把牛赶上山,待到秋收后或是明年空闲时候再把牛赶下山,任由牛在山上自由交配,怀孕,生产。当母牛声声嘶叫,地面忽地掉落个湿漉漉的小生命——小牛崽,你会惊叹不已!村主任说很多村民都曾遇到这样的惊喜:清明赶牛上山时是七八头牛,秋后回来时却多了个“跟屁虫”——小牛崽。
梯田牧牛:一幅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
如果说在茂化村看牛让人看出“壮观”,那么,在三塘村看牛,你会读出另一番景象——恬静与和谐。
三塘村是扶新镇北部的一个小村寨,十多户人家的村寨,家家户户养牛,多的十头八头,少的也有三五头。村寨建在半山间,牛栏筑在寨子旁。村子四周都是梯田,梯田依山而修筑,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村里年长的陈叔告诉记者,三塘村地处深山,几乎没有水田,祖祖辈辈硬是从山上凿将出来,形成今天如此大规模的梯田。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的梯田一年之中只种晚造。春夏之间,梯田长满青草,村民解开牛栓,上百头牛习惯自己往梯田去寻食,用不着人牧。青草嫩绿,牛的咀嚼声,牛铃铛声,在沉静的山村清晰可闻。三塘的牛很是散漫,或三五成群,或独行;时而低头食草,时而引颈长鸣,一呼百应,此起彼伏;水牛习惯吃饱后在梯田打滚,久而久之形成了洼地积水,三五头水牛便泡在积水里,悠然自得,哪怕你在旁边又是瞪眼,又是吆喝,全然不为所动。待到夏种时节,放水犁耙,准备插田,梯田波光粼粼,村民驱赶着牛在犁田耙田,此时此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农耕时代的田园画卷。
乡间小路:与牛不期而遇
漫步扶新乡下,不经意间还会让你“牛趣横生”:走在乡间小路上,冷不防窜出头小牛来,正惊诧间,紧跟其后是三三两两的老牛在大摇大摆走来。陪同采访的村民说,村子放牧的牛多数是早晨自行上山寻食,傍晚自行回家;或许你正欣赏眼前景色秀美,植被繁茂,忽然间丛林中一阵晃动,你在惊悚中心想不会遇上武松景阳冈上遭遇的老虎吧?这时一个牛头在杂草丛中伸将出来,你会为自己的失态大笑不已;走在山间小道,你突然觉察有东西紧紧跟在你背后,待你回过头去,你会看到一头牛紧随身后。扶新的牛通人性,对人友善,常常喜欢跟随人后。采访期间,记者在一条山间小道上遭遇上一支队伍,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眼前的架势记者一行只好退到一边:一支浩浩荡荡的牛的列队走下山来,细细算来,足足四五十头之多,打听是上林村垭琅组村民苏福汉养殖的黄牛,牛在前面奔走,夫妻俩断其后。但见那些吃足喝饱的牛群,牛肚子随着走动在左右大幅度摆动,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而此时的牛崽,时而撒野在小路上欢跑,时而钻进母牛怀里吸乳,让人不由想起耳熟能详的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扶新看牛,让记者思忖,牛和人类共同生活了N个年代,怎不开辟条“观牛旅游新干线”,让住惯城里看惯人脸的都市人,不妨到乡下去走走,看看人类的朋友——牛,亦不失为一桩游玩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