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世界各地 > 正文

437公里绿道将在南宁铺开 可慢跑可骑行可登山

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是青山映着绿水,耳边是鸟儿清脆地鸣叫,迎面吹来和煦的暖风,簇簇芬芳野花和美丽的蝴蝶一路伴着骑手们前行——这是城市绿道的美丽画面。

不久的未来,南宁市民也能尽情享受城市绿道生活。8月22日记者获悉,《南宁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步行系统及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日前获得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复。

按照规划设计,南宁城市绿道系统涉及城市面积约300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约437公里长的城市绿道,包括市域级绿道、中心城级绿道和组团级绿道

1  有啥用? 可慢跑可骑行可登山

曾几何时,自行车慢慢淡出了很多市民的生活。南宁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让这座城市的自行车梦想再次升起。

据悉,根据南宁市中心城区的空间特征、自然人文特点,未来的城市绿道分为都市型、滨水型、郊野型3种类型。

都市型绿道将依托南宁的人文景点、公园绿地、广场和道路两侧的绿地建设,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线形公共活动空间;滨水型绿道主要通过滨水绿地的保护、连接和管理,来维护、培育南宁的水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并为居民提供观赏活动空间;郊野型绿道则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通过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

而按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的规模及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今后南宁市的绿道网分为市域级绿道、中心城级绿道和组团级绿道3个层级。

按照批复,南宁旧城中心区、五象新区、青秀山风景区等是此次绿道系统规划的重点区域。

2  怎么建? 有纵有横有环线

据悉,未来南宁的城市绿道总长约437公里。其中,市域级绿道两条,长约148.6公里;中心城级绿道12条,长约125.9公里;组团级绿道19条,长约162.8公里。

“南宁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关注生态。”设计方——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魏伟介绍,之前该院做的深圳绿道规划,更多地关注了市民的慢行需求,忽略了生态。他们经过考察发现,南宁市区及周边的山体、水体资源保护比较好,“南宁的绿道在注重慢行的同时,也让城市绿道连成不阻断的生态板块”。

根据规划,南宁城市绿道系统以中心城内最为重要的南北两条生态廊道为基底,重点构筑东西向的邕江风情走廊绿道和南北向的生态核心主轴廊道,即“一横、一纵”;结合中心城区的外缘绿化隔离带,构筑环线绿道,即“一环”;中心城区内的其余重要水系、生态廊道以及重要的交通绿化走廊以脉络的方式融入城市之中,形成绿道的“八廊”。组团绿道结合了绿带休闲与非机动交通功能,渗透至城市内部,形成“十九脉”。3级绿道共同构成“一横一纵一环八廊十九脉”的绿道网总格局。

专家表示,通过游径建设、景观提升以及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营造体验“慢生活”、“绿色交通”等健康环保的休闲氛围,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生态的休闲环境。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在今后的绿道建设中,将配套建设不同级别的服务点。其中,一级服务点将结合主要兴趣点及公共交通站点,约15~18公里设置一处;二级服务点约8~10公里设置一处。

3   要多久? 5年初显绿道效应

据介绍,南宁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分为近期(2013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18年)和远期(2018年-2020年)3个阶段建设完成。近期南宁市将进行主体绿道网骨架建设,率先展开市域级绿道网建设(市域级绿道一号线、市域级绿道二号线)。绿道网的游径系统实现全部贯通,相关的配套内容(绿化、基础设施、标识系统和服务驿站)基本建设完成。同时,对朝阳溪片区等3个重点片区所涉及到的绿道段落及两侧的环境品质整体进行建设和提升。

“规划确定后,建设过程中如果能确保财政投入,3~5年内南宁的城市绿道即可显示绿道效应。”专家称。

绿道系统规划的3大重点区域

青秀山片区(市域级绿道二号线):内有青秀湖、凤岭南路与青秀山交界等资源,本条绿道被定为绿色生态走廊。

五象新区片区(市域级绿道二号线):将结合五象新区的办公核心地区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设计绿道,并依托新区规划的山地型公园外缘绿地建设绿道,形成开放式的游憩空间。

老城片区(朝阳溪,中心城级绿道四号线):位于中心城区,将以滨水区域的复兴为本段绿道的主要设计目标,划分为都市休闲区、滨水生活区和文化体验区3个主题段,使每段绿道的设计更富有针对性和具有更大的价值。

[ 相关链接 ]

什么是绿道?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内设可供行人、骑车者及其它依靠非机动工具进行户外活动的人员进入的生态景观游憩线路。

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构成,其中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廊道构成,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人工系统包括:发展节点、慢行道、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ybsz/2014-08-23/3745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