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这个“潮”就是潮州。潮州位于广东的东部,与福建接壤,是广东的“东大门”,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自东晋以来,历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到新中国初期,潮州城一直是郡、州、路、道、府、专员公署的所在地,所以有“府城”之称。它是历史上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600多年的建城史给予它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潮汕大地历史人文景观的聚集地,是广东省第一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活色生香的古城潮州,像一个古韵独特的民居标本,一座民间工艺的博物馆,其人文旅游资源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都别具一格。
到潮不到桥 枉费走一遭
每座城市都有地标性建筑,它们就像城市的徽章,吸引着天下游客前来一睹风采。说起潮州的地标,广济桥是当仁不让的。“看桥”于是成为外地游客来到潮州的第一选项。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的交通要津。它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之说。该桥的最大特色,是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广济桥的建筑,是潮人智慧与巧劲的结晶,有如“天籁”般先声夺人,让人丝毫不敢怠慢不敢小觑。1988年3月,该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暮春三月,桃花水汛,韩江水涨,河面增阔,十八梭船随潮水涨落而浮沉升降,与桥的东、西两墩连成一线,恰似长龙卧波。展望江面,但见韩水上游轻舟点点随波飞驰,中游东岸笔峰摇翠,下游桃花盛开景色迷人。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的“潮州八景”诗中,描绘得活灵活现:“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
站在广济桥上,凭栏远望,左侧是潮汕的母亲河韩江,右侧则是见证并保护潮州古城近两千年繁华的古城墙。这段古城墙由下水门城楼、广济门城楼、竹木门城楼、上水门城楼为主要节点,无不体现了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也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最长久的古城墙之一。迈进古城墙,抚摸古城墙壁沧桑的条纹,就像阅读着几千年来的潮州历史。
穿越牌坊街 感受文明史
穿过古城墙,进入潮州古城内部,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威严的石牌坊,一条贯穿南北的牌坊长街赫然入目。长街的学名叫做太平路,但念旧的潮州人却爱叫这里“大街”,因为这里曾经是潮州古城中轴线上最繁华的商业街。
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因此被人们喻为“牌坊城”;而集中于太平路的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规模较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
近年潮州又斥巨资,按“原址、原状、原工艺”的原则,复建明清的太平路和东门街,再现当年牌坊林立的独特景观。目前,牌坊街全长1948米(其中太平路1742米,东门街206米),古牌坊23座,牌坊多为3开间3楼4柱,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人物花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亭额题字及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每座牌坊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它们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歌颂功名。在游览时你会发现,在每座牌坊的侧旁,挂着一方古色古香的木牌,记载着该牌坊的历史。游览古城牌坊街,可以感受到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者的精堪技艺。
住进潮州厝 欣赏皇宫起
厝,在潮汕话中是“屋子”的意思。“潮州厝,皇宫起”,这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意为潮汕民居是仿照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
南宋以来,随着潮州城政治中心南移、商业区扩展,古城南部成为潮州仕宦商贾聚居之地。清末潮州城吸引了潮州府许多富商大贾来这里建屋造园、繁衍生息,使这里的建筑、文化艺术、民风民俗在一派浓郁的商贾情调中又增添了无限风华。位于太平路牌坊街南段的甲第巷,宅院最为豪华气派,于是有了“甲第”之名。这里的“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等颇为大气的匾额,显示出当年大屋主人的荣耀家史和高贵地位。在建筑艺术上,潮州人十分注重细微处的工艺和装饰,甲第巷民居的门楼彩绘和雕刻艺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组组粗细有致的石雕、木雕,一幅幅工意结合、情趣各异的彩绘,和谐地组合成斗、拱、花鸟肚等建筑部件。在门外一看,便可略知房屋主人的修养、爱好和地位。这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古民居,积淀着古城深厚的传统文化,记载着无尽的古城风情。
要想感觉古城的古老文化底蕴,最好是在这里住下,夜晚或者白天走在古老的太平路上,那小骑楼下的老字号“胡荣泉”,几百年来卖着那有名的春饼和鸭母黏;街头小巷老旧理发店里的老理发椅和老理发剃刀,让人感觉恍若隔世。
古城还有许多的小书店,散落在曲曲弯弯的小街上,那些码放着的已经不大干净的“旧书”,曾经承载着当地许多少年的梦想。虽然每个书店里光顾的人都不多,但店主大都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而买书的人也大多衣着朴素而且温文尔雅。不管怎么说,这总是给潮州城增加了几分优雅。“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这名句来形容从这座城市走出去的人们,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