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高原,人们的生活习俗还保持在过去的生态中,人尽可以随性处理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和琐事,完全天真,这是高原地域文化的一种现实。
稿件来源:“乐途旅游网与专栏作家赵登文”
在一个牧人来看,历史与现实,想象和行为,人世和物界……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很容易沟通。在高原这样的山沟里,人们并不觉得能出一张精美绝伦的电脑透视图片比一个能讲许多民间笑话的人高明多少。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当你在每一个山谷中穿行时,都会看到有十来户人家,十几幢石房子零落在一条条峡谷间,风声与水声相伴,勾勒出高原与世外远离的宁静。远处,炊烟升起,烟雾的色彩很淡,任由轻风把它抻得很长,飘起的烟雾在山风中无规则的流动,扭曲缭绕,在天地间飘飘荡荡,无限风情。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大片大片的已将那些石房罩住,细细看去,烟雾下每一座石屋里女人们都开始烧这一天早晨的第一道奶茶。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羊群和牦牛群从各家门前出发了,从晚上散卧的各家石头房边往山谷去。女人们的身影更是最亮的一道风景,红的、白的、绿的、黄的头巾在畜群和石屋之间不停地飘动,有的在石屋里准备打馕用的面,有的在压花,有的在烧牛粪,她们要开始打馕了。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在高原我常常见到这种生活方式,妇女们把捡来的牛粪晒干,点燃并烧成灰,用一个生铁盒子把面团装起来,埋在滚烫的牛粪灰中,把握好时间,就会烤出香喷喷的饼。后来我见的太多,就给取名为——牛粪馕。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她们裹着衣服,裹着头,只留出半边儿面颊,一双眼睛和一双手不停地动着。我贴近她们拍照,她们脸掉向我,眼睛不眨地看着,以为是给我帮忙,其实很糟,红晕显著的脸上掩不尽高原人少经世事的诚惶。但这时候糟糕的不是她们,而是我,我的经验是端着相机,等待这一会儿过去,或者干脆浪费几次快门让她们适应。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奇迹往往蕴在你掉转相机准备放弃的那一瞬间,刚才一脸诚惶的女人会抿嘴灿然一笑,成为高原雪莲盛开的那一刻,你一旦错过,就会永远抱憾!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在高原穿行了无数条山沟,从浅山沟钻到深山沟,从低山头转到高山头,从瓦汗走廊到玛尔洋达板,从叶尔羌河奔到冰山脚下,我闻惯了牛肉馕的味道。说真的,在高原令我至今最骄傲的,就是那些在深山峡谷中用牛粪烤出来的馕饼,我会走到哪就带到哪,走到哪就吃到哪,高原人的热情是我用语言都不能表达的,即时你不用带什么食物,也会在高原生存数日。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这一夜,我们选择了一户离水源较近的牧民家住下,他未嫁的女儿是我们进山几天来少见的美女,只遗憾无法沟通,我只能看懂她淡淡的笑,她用手背遮挡住嘴,我想那是备觉我这个山外来的陌生人。躺在主人家铺的厚厚的被褥间,我还在想这家女儿略带羞涩的笑,我觉得这是一个寓言,一个有关整个高原和高原人与我的寓言,若要走近她,我真不知道还需要多少时日……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
赵登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