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重庆迎客还少一个“夜市” 如何再多一条“非去不可”的理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月25日晚,九龙坡区黄桷坪小商品夜市熙熙攘攘。记者 张锦辉 摄

■现状:在外地人眼中,夜景、火锅和美女是重庆的三张名片。但当游客们打望过美女、涮过火锅、看过重庆夜景之后,又可以到哪里去感受地道的重庆风貌呢?在观赏夜景之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较少深入重庆的大街小巷,“零距离”体验夜重庆的魅力。

■优势:“夜”,已经成为外界普遍认可的重庆形象元素之一,这意味着,重庆已经具备打造“夜市”的城市氛围和环境。与此同时,独有的巴渝文化和码头文化,也是重庆发展夜市经济的“底气”。“重庆人火辣不羁的个性,决定了‘地摊类’夜市拥有充足的本地客源,而这里所展现出的重庆最真实的市井文化,将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体验。”

■难点:事实上,重庆不少主城区街头巷尾,一直存在着小吃、摊档较为集中的区域,如九龙坡黄桷坪小商品夜市、科园四路夜啤酒夜市、解放碑八一路夜市等,但这些夜市普遍规模不大、业态单一、管理失位,远不能撑起“城市名片”的名头。

“从重庆南山山顶俯瞰重庆夜景,已近午夜,仍旧霓虹炫目,万家灯火与江面波光交相辉映,正应了‘字水宵灯’的美誉……”《中国国家地理》不吝言辞盛赞山城夜景之壮美。但是,在这座以夜景闻名的城市中,目前却没有一个拿得出、叫得响的“夜市”。

凭借“山城夜景”,重庆享誉全球。

但是,在观赏夜景之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却较少深入重庆的大街小巷,“零距离”体验夜重庆的魅力。

夜市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现代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有鉴于此,市政府于日前审议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决心打造“重庆夜市”这张城市新名片。

再多一条“非去不可”的理由

本月初,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何先生从台湾旅游回来,一个劲地赞叹台北、高雄等夜市的乡土原味。

据悉,在台湾观光局2013年公布的大陆客游览的景点排名中,夜市游览人数位居榜首,超过了台北101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外地人眼中,夜景、火锅和美女是重庆的三张名片。但当游客们打望过美女、涮过火锅、看过重庆夜景之后,又可以到哪里去感受地道的重庆风貌呢?

“夜市的打造,将再给重庆一个‘非去不可’的理由。”市旅游局国内市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夜”,已经成为外界普遍认可的重庆形象元素之一,这意味着,重庆已经具备打造“夜市”的城市氛围和环境。

与此同时,独有的巴渝文化和码头文化,也是重庆发展夜市经济的“底气”。

“重庆人火辣不羁的个性,决定了‘地摊类’夜市拥有充足的本地客源,而这里所展现出的重庆最真实的市井文化,将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体验。”该负责人认为,重庆夜市,不仅要立足本地消费,更要成为重庆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外来游客。

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依托夜市,打造城市旅游名片。像西安回民街、杭州河坊街、南京夫子庙、武汉吉庆街等夜市,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必游之地”。

“发展夜市经济,还可以‘错时’聚集商气、客流,弥补部分城区的夜间空城现象。”市商委流通处负责人介绍,以解放碑为例,随着商店关门、写字楼下班,人群流出解放碑,如果没有夜市经济的软性调剂,解放碑每天都将面临10小时左右的“停摆期”。

突围:品牌化的突围之路

事实上,重庆不少主城区街头巷尾,一直存在着小吃、摊档较为集中的区域,如九龙坡黄桷坪小商品夜市、科园四路夜啤酒夜市、解放碑八一路夜市等,但这些夜市普遍规模不大、业态单一、管理失位,远不能撑起“城市名片”的名头。

来自市商委的数据显示,重庆现有夜市经营位置分散,业态相对单一,经营户80%以上为小吃摊位,其中烧烤、大排档炒菜占比超过9成,特色难以凸显,真正的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夜市并没有形成。

据了解,在多元化方面,一个成熟的夜市应该涵盖餐饮、酒吧、烧烤、夜啤酒、健身、服饰、小百货、玩具、小型儿童游乐场等多种业态,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不仅涉及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能满足部分游客的旅游商品购物需求。

记者从主城各区商委、市政等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除黄桷坪、陈家桥等几个“雏形夜市”已被纳入规范管理,其他夜市基本属于自发生长的状态。而对纳入管理的夜市,地方政府的普遍态度也是重“管理”轻“发展”。

“打造‘夜市名片’,最重要的是品牌打造,包括引入一定的草根品牌商家。这是未来重庆夜市发展的方向。”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品牌,就有辐射能力。根据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以一个品牌夜市为中心,辐射范围能影响好几条马路,就连附近一家小小的副食店,租金也有可能会水涨船高。

按照规划,到2017年,我市将完成多个品牌夜市的打造,全市夜市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350亿元;到2020年,全市夜市新增社零总额预计超过500亿元,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5%以上。

考验:路边摊考验管理者智慧

“从长远来看,夜市经济经过品牌树立,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短期来看,管理方面的问题会十分突出。”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梁云认为,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重庆夜市多是自发形成,在没有规范管制的情况下无序散漫开来,并带来环境卫生差、噪声扰民、阻碍道路交通等现实问题,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小的管理压力。

近年来,因“创卫”而对夜市实施“一刀切”的城市,不在少数。梁云认为,夜市的商贸功能或许可以被超市、农贸市场所取代,但夜市的阑珊灯火和叫卖之声却是城市个性所在。从这个角度看,夜市的存在与城市发展并不相悖。

“夜市人流量大,摊位费也低,每天就两元钱的卫生费。像我们这种没有学历也没有技术的人,自己摆摊赚点生活费还自由一点。”李女士在九龙坡区黄桷坪夜市经营着一个水果摊位,靠着每晚六点到十二点间的夜市交易维持生计。记者走访发现,外来务工者、下岗失业人员和创业青年是夜市摊贩的主要构成者,这群人大多没有稳定工作,无固定生活保障。夜市这一拥有稳定客源的交易场所,没有就业门槛,且提供了一个较打工而言相对自由、收入较为可观的就业机会。

“重庆本次从民生出发,大手笔鼓励发展夜市经济,体现了政府的一种担当。”梁云说,中国城市管理多强调秩序,殊不知小商贩、卖货郎、街头艺术家、流浪汉甚至乞丐,都是城市天然的组成部分,如何宽容对待路边摊贩,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管理智慧和水平。

规划:特色夜市要融入民俗文化

市商委商贸流通处副处长曹文聪是此次文件的主要起草者,他表示,发展夜市经济是宏观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也将是改善民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曹文聪说,此次《意见》中提到的市级特色型夜市,是指在《意见》出台前主城区主要的已成规模的夜市。实际上,在《意见》起草之前,重庆已经有相关区县进行过夜市经济的尝试,“现在的九街便是江北区打造的一个夜市的典型。”

2013年,江北区为观音桥商圈发展腾笼换鸟,处于北城天街上段的九街则成为试点区域。2013年底,“不夜九街”正式开街,物业方逐渐“只租不卖”,部分餐饮业态也变成了娱乐休闲业态,并引入了众多知名娱乐品牌。

曹文聪表示,包括化龙桥重庆天地、石桥铺大排档一条街,以及较场口30度街吧等都已经在夜市经济的发展上提前走上了正路。他说,文件出台后,针对这些具有特色的夜市,在继续发挥其特色的同时,还将在业态调整,以及本身的转型升级上做功夫,而相关部门则会在城市综合服务等方面提供相关帮助。

“以后的特色型夜市,将包括餐饮、休闲和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曹文聪表示。

政策:重点扶持创业型夜市

除了特色型夜市的发展,此次关于夜市的相关文件更多则是关注创业型夜市。关于“创业型夜市”的定义,曹文聪表示,主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为那些低收入人群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同时规范以往以自发型为主形成的夜市,并以政府的形式提供相关扶持。

创业型夜市是不少市民的收入来源,而这一群体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创业者,以及下岗人员或待业人员。

不过,在创业型夜市中,大部分都是自发性的聚集,这对于社会治安,以及市政、交通造成较大压力。因此如何规范这些夜市摆摊者,则成为“11条方案”中主要关注的方向。曹文聪的透露,在实施方案里,关于创业型夜市设在何处,如何管理等都会有具体说明,“首先我们考虑是在商圈周围,这是出于对人流量的考虑,其次不能扰民,最好远离居民区。”他说,此外,包括交通停车占道,以及市政收费等,则将由市商委会同市政委和交通部门协商解决。

案例:江北规划发展夜晚经济

“两年前晨报报道夜市经济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要发展夜市经济,制定了专门的夜晚经济发展规划,这可能是全市首份夜市规划书,但我们不发展扰民的路边占道烧烤夜市。”江北区商委副主任王学群,上周对重庆晨报记者表示。

被江北区纳入“夜晚经济”范畴的,主要是位于滨江地带和北城天街往上这一线。

北滨路最早纳入江北“夜晚经济”范围的是龙湖星悦荟,这里目前主要以中高端酒吧、茶艺、特色餐饮、电影吧等为主,消费基本上都是晚上6点之后才开始。

呼应着这一条线,江北区目前正在着力打造的,是位于刘家台片区的夜晚时尚消费区。依托餐饮的人气,沿江地带的夜晚经济有了基础人群。

“九街片区已经纳入了我们的夜市经济规划项目,我们在路边设立了一些可以坐的位置,并且允许一些商家夜晚做外摆区。”王学群说。晚上的繁华,谁看到都眼热。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14-05-26/3187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