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画里乡村绘新卷 ——黟县“十二五”旅游发展综述
据黄山日报消息,近日,黟县一景区与黟县徽黄旅游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其旗下第10个景区。从无到有、从0到10,徽黄旅游集团的发展壮大印合着黟县旅游五年来转型升级的历程:大景区建设扬帆起航。据统计,“十二五”期间,黟县接待游客超过52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398亿元。
时光荏苒,黟县旅游发展日新月异。从市场青睐的西递宏村到初露头角的屏山,从因摄影走红的塔川到生态绝佳的木坑竹海,黟县旅游不再是过去的一枝独秀,而是众花盛开,引来国内外游客。黟县以大景区理念为引领,把整个县域作为景区来规划和建设,致力于将乡镇打造成景区,将村庄建设为景点,建成集观光、文化、生态、休闲、运动等为一体,文化生态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独具田园特色的“黟县大景区”。
“黟县已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非遗产地古村落为基础、其他乡村景区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旅游产品体系。”黟县旅委负责人说,县里共有旅游景区景点20余处,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9家,覆盖全县8个乡镇,同时全县近30%的群众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22处景区周边群众70%收入来源于旅游业,旅游服务业在三次产业比重中占37%。
每逢油菜花、桃花盛开的季节,海内外的车手不约而同赶赴黟县,感受画里乡村的春天韵律。五年来,黟县依托优质生态、厚重文化,不断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打造文化客栈、青年旅馆等新业态产品,独具魅力的黟县旅游品牌愈发响亮。西递、宏村古村落观光旅游持续增长,宏村阿菊、猪栏酒吧、三号小镇、南山堂、黄岳画苑等度假体验游新业态成为市场的新宠,引领古民居古村落旅游转型升级;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农家乐旅游渐成气候,五里、深冲、木坑等新农村旅游开发初显成效;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和露营旅游、徒步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了宏村婚俗、西递祠祭、雉山凤舞等民俗节目并在景区景点进行演出;以塔川、南屏、屏山、秀里影视村为代表的摄影、影视拍摄、写生类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产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古村落观光旅游为基础,逐步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复合型旅游转型升级的良好发展格局。据统计,仅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卢村5处艺术写生基地,每年接待全国300多所大专院校美术、摄影、建筑等专业学生约40万人次。
冬日天气晴好时,来到宏村景区旅游配套服务改造综合提升项目工地,繁忙的建设场面引人注目。这是黟县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缩影。近年来,黟县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筹措2亿多元资金投入旅游公路建设,构筑了快速、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推进宏村阿菊演艺、悦榕庄SPA、西递1047、印象宏村、石林石窟等一批旅游项目,促进了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实施入城南路、过境公路、宏村西路、东路、旅游接待中心等基础工程,拉开城市框架,逐步完善旅游城镇功能。截至目前,黟县拥有宾旅馆440多家,其中精品文化客栈近100家,特色农家乐150多家,普通宾旅馆190多家。
点开黟县旅游部门、企业在新媒体上的微信微博公众号,各种以黟县为主题的图文、旅游攻略信息十分显眼,这已成为黟县展示旅游品牌形象的窗口。近年来,黟县鼓励旅游企业相互合作,并推进政企营销合作,积极向重点市场派驻驻点营销员,开展精准化营销;丰富营销载体,利用山地车公开赛、格兰枫度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黟县摄影大展开展节庆营销,同时推进“互联网+旅游”,做好线上线下互动,推出秒杀、团购等网上优惠促销;拓展新兴媒体,强化与央视等传统媒体合作,加强与新浪等主流网络、驴妈妈等专业平台合作,不断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近年来,黟县荣获了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