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阿拉善盟文旅资源推介会在巴黎举办

 人民网巴黎10月30日电 (记者于超凡)10月29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联合主办的“相约阿拉善,走进巴丹吉林”——阿拉善盟文化和旅游资源推介会暨“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秘陈罡,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阿拉善盟委委员、宣传部长任丽华,法国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特别顾问玛丽-皮埃尔·布歇·霍利耶等法国文化旅游界嘉宾等百余人出席了活动。

 开幕式在《敖包相会》和马头琴演奏声中拉开帷幕,恢宏的旋律、深情的歌声让现场观众瞬间感受到阿拉善的辽阔与豪迈;短片《相约阿拉善》的播放,带领法国观众领略了“世界遗产地——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自然奇观。

阿拉善盟文旅资源推介会开幕表演现场(邵琦 摄)阿拉善盟文旅资源推介会开幕表演现场(邵琦 摄)阿拉善盟文旅资源推介会开幕表演现场(邵琦 摄)阿拉善盟文旅资源推介会开幕表演现场(邵琦 摄)
阿拉善盟文旅资源推介会开幕表演现场。邵琦摄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在欢迎辞中表示,内蒙古是中国北疆的重要生态屏障,阿拉善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连接东西文明的重要节点;希望通过此次推介活动,让法国公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西北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促进中法在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阿拉善盟委委员、宣传部长任丽华在致辞中指出,阿拉善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荒漠生态区之一,作为世界遗产的巴丹吉林沙漠具有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和极高学术价值。

 法国摄影家格雷瓜尔·戴高乐曾游历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现场分享他的沙漠之旅。壮美的自然风光、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徜徉湖与湖之间观沙海的壮丽景象及夜宿蒙古包——这些都是他终生难忘的回忆。

 世界旅游组织特别顾问霍利耶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在文化与旅游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日的内蒙古正以独特的生态魅力与文化风貌,迈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行列。

 阿拉善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202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推介环节,阿拉善盟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磊详细介绍了精品旅游线路、非遗文化与特色产业发展成果;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军杰也在现场分享了阿拉善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经验。

 文艺演出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二重唱《苍天般的阿拉善》《神奇的巴丹吉林》深情悠远,歌声流露出草原儿女对家乡的热爱与祝福;群舞《欢乐的萨吾尔登》《江格尔赞》节奏热烈,描绘节日的喜悦及致敬英雄史诗;长调《飞快的黑骏马》旋律绵长,令人心驰神往;呼麦表演《吉祥颂》尽显草原壮美与浑厚;马头琴演奏《万马奔腾》豪迈激昂,展现出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随着嘉宾们共同参观“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法国观众埃米莉·布朗表示:“阿拉善的自然景观令人震撼,艺术演出充满感染力,我特别希望有机会去内蒙古。”已经退休的皮埃尔·拉贝特称:“这场活动简直就是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内蒙古绝对是我旅行清单中的一项。”大学生克莱尔则表示,她被呼麦和马头琴深深打动,没有想到中国如此地大物博,文化多样。

 “相约阿拉善,走进巴丹吉林”活动通过影像、艺术与人文融合,展现了中国西北的生态之美。“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将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现代楼展廊持续展出至11月6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25-10-31/46371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