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琦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每到秋季,民间的斗蟋蟀活动就开始热闹起来,由此也带动了一波鸣虫葫芦交易的小高潮。鸣虫葫芦是匏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除了有用模具制作的范匏,还有以烫刻、砑花工艺制作的天然葫芦,再配以选料考究、制作精美的附件,可陈设观赏,或持于手中把玩,是良工匠意与造型之美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蓄养鸣虫为戏起源于唐,明代尤为兴盛。明宣宗朱瞻基、南明内阁首辅马士英,都是著名的“虫儿迷”。用葫芦制作的虫罐,有着良好的共振效果,能令鸣虫的叫声更为清亮悦耳。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葫芦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古人为了获得心仪的虫罐,把尚且幼嫩的葫芦放到事先制好、带有阴刻纹饰的模具内,长成取出后,即为带有阳文花纹的匏器。或者取天然葫芦随势刻画,在表面营造出布局疏密有致、构思精巧的图案,再配上用精美材质制作的笼盖,以及镂空雕刻的气孔,由此获得器形与纹饰俱美的鸣虫葫芦。因玩养鸣虫的群体历来庞大,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及实用性的鸣虫葫芦,一直备受玩家的追捧和喜爱。
鸣虫葫芦的造型,最常见的是“鸡心”和“奶瓶”。鸡心罐的底部呈尖形,状似鸡心;奶瓶为平底束腰,状似小儿用的奶瓶。这两种造型的葫芦,不仅外形朴拙典雅,也具有良好的共鸣效果,能让鸣虫的叫声更为明亮清脆。葫芦的表面,除了有范制的图案,还有采用圆弧形的工具在葫芦表面碾压出的砑花,以及用火笔烙烫、雕刻出的立体纹饰。不同寓意的图纹,既丰富了鸣虫葫芦的文化内涵,也令虫罐的观感更为圆润,线条更具韵味。
为便于放养鸣虫,工匠把葫芦的顶部锯掉一截,然后用黄花梨、紫檀、金丝楠等珍贵木料制成笼盖。笼盖中间,又用象牙、玳瑁镂空雕凿出用于透气的“蒙心”。蒙心的造型图案也是式样新奇,生动传神,且多有吉祥寓意的表达和象征,并以螺口连接,可以拆取,作为独立的观赏物件,从而让玩家从养虫或观赏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
古人品评鸣虫葫芦的优劣,有“紫、润、坚、厚”四字标准。“紫”是葫芦的皮色随年代的推移,从嫩黄转变为紫红色,具有近似红木的质感。“润”是表面包浆含蕴,精光内敛,具有雍容沉穆的美感。“坚”是葫芦的质地,既不太软,又不会硬得发脆。“厚”是内壁的厚薄得宜,与葫芦的体型相配,周正而匀称,无偏斜怪异之感。这四字标准互为关连、环环相扣,可以作为今人收藏及交易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