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科
2019年,涂宝军的专著《大应用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哲学意蕴 逻辑起点 实现路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既是作者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也是他近年来潜心应用型办学理念研究的“中期汇报”。回想4年前,在专著构思、理念设计、章节编排、案例设计过程中,作者邀我多次探讨,每次研讨沙龙都能激起学术共鸣。如今,再次读这部36万字的专著,与其说谈谈阅读感受,不如说是我与涂宝军的又一次“学术对话”。
问题导向 研为所用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处在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夹缝”之中,地位“尴尬”,资源有限,只能谋求差异化、错位化发展。我在德国学习8年,从事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0年,为了解决困扰应用型高校办学的理念和路径问题,2015年起,在我带领之下,徐州工程学院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并实施了国际接轨、契合需求、行之有效、生动鲜活的“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应用型办学新理念,在此过程中,涂宝军参与了“四大观”理念的路径设计与提炼提升,他尤其对其中居于基础与核心位置的“大应用观”极为关注,表现出如难以释怀的强烈兴趣,立志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哲学、逻辑、路径等视角系统解释和解构“大应用观”。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作者认为,由于办学理念不科学、目标定位不清晰、顶层设计不精准等方面的不足,普遍存在一些困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囿制因素和共性问题。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狭隘的“应用观”,二是传统的“职业观”,三是陈旧的“人才观”,四是局限的“文化观”。
在提出并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作者发挥其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优势,以哲学、化学、数学、机械、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国内外鲜活实例进行深入阐述,观点前瞻,论说精当,以理服人,使得专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尽显整体思辨之美。
回归本源 聚焦主题
尽管专著研究面涉及应用型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但是指向却十分明确,几乎全部聚焦一个主题:以大应用观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应用型本科发展实践中,经常有人质问应用型本科是什么?与老本科、高职有什么本质不同?因此,研究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需要对其追本溯源,寻找应用型本科院校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源头,还要对其合理界定,了解其根本属性,说清不同性、排他性和不可替代性问题,也就是解决“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关键问题。著作通过对大应用观哲学意蕴和逻辑起点的追问与阐释,将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向前推进了一步。
对大应用观进行理论建构是专著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当初建立大应用观理念时,提出大应用观是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等维度,强调人才培养应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为表现形式,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为内隐,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融通、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更上一层楼,以无处不在的“应用”为起点,引经据典,深挖根源,对大应用观哲学意蕴作出三点阐释:大应用观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规律,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应用观回归大学精神内涵,彰显大学人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大应用观契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符合认识的循序渐进规律。
作者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方法,从方法论、价值论、认知论、实践论等视角分析厘清大应用观理念的逻辑起点。他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验证了大应用观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与路径的合理性、科学性,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是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创新应用,立意高,看得远,落得实,还原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真面目,给人以新的启迪。
崇尚理性 对策可行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的大学业态,具有大学一般属性,是一个由特定价值取向、交往空间、文化形式等组成的天然共同体。我始终认为,应用型高校确实需要深入研究,且研究不能以论文发表或“资质获取”为圭臬,关键看其适切性与操作性,要付诸实施,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对照这一点,本著作总体而言是达到了。
近年来,作者先后赴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访学考察,这些研修经历进一步提升了作者的研究视野。为了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作者结合已有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八个统一”的实现路径,以“八个统一”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个核心问题”,形成“大应用观”从理念到实践的“四梁八柱”。
在以大应用观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同时,作者还将大应用观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七个章节,将大应用观的引领指导作用扩展到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师双能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大学专业文化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例如,以大应用观引领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工作过程—岗位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模型,清晰简洁,一目了然。作者以大量的案例阐释,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充分彰显和体现了大应用观理念的理论适切性和实际操作性。
(作者为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州市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