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文学天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文学天地   

李永田:《穿越徐州抒乡愁》(之三十)

时间:2024-06-28    来源:黄淮网    作者:李永田
内容摘要:四中! 四中!在汉语的称谓中,最亲切、最温馨的当属“母亲”了,旁及祖母、伯母、姑母、姨母等等。延伸开来,称自己的父母之邦、世代延绵生息的国度为“祖国

四中! 四中!

在汉语的称谓中,最亲切、最温馨的当属“母亲”了,旁及祖母、伯母、姑母、姨母等等。延伸开来,称自己的父母之邦、世代延绵生息的国度为“祖国”;称自己获取知识和立身之道的殿堂为“母校”。总之,凡与“母亲”相联的称谓,都是非常神圣的。

徐州四中,便是我中学時代的母校。

解放初的昕昕中学校门

徐州四中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的1908年,是天主教的昕昕中学。解放后,1951年更名为“徐州市第四中学”。 我是1954年入学的,应该还算较早的一批“莘莘学子”。

徐州四中学生校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咱们徐州的中学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就是一、二、三、四中,后来,西关的培政中学改名为“五中”,南关云龙山脚下新建了“六中”……

当时,我们学生中流传着一个说法:“一中的学习二中的舞,三中的体育四中的鼓”。可能是四中的腰鼓队比较出名吧,现在理解为“鼓舞”、“鼓励”、“鼓动”也未尝不可。

新世纪初年的徐州四中大门

是的,徐州四中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着独特的办学理念,有着绝佳的位置环境,有着良好的学习风气,有着优秀的教师队伍,有着众多海内外校友的眷恋。不知怎么的,前些年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据说,是与徐州六中“强强联合”,摇身一变,成为“徐州高级中学”。

个中的缘由不得而知,也没必要枉加评论。好在青年路上的旧址还在,从这里走出的一代又一代学子心中的记忆,谁也没法抹掉!

当年考入徐州四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从穷乡僻壤的农村小学,募然来到繁华的城市,住进大楼,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就如同一群蜜蜂,忽然飞进一处五彩缤纷的花园,兴奋地、急切地、辛勤地去采集知识的花粉,准备着酿造出甘美的琼浆。

在我们的眼里,四中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优异、多么的神奇啊!

四中校园一瞥

我们的校长是著名的教育家佟书丹先生,我们的各科老师都是那么儒雅、博学、慈爱,我们的操场是那么宽阔、设备齐全,我们的南楼、中楼、北楼、西楼,错落有致、各有特色,我们还有“天桥东”和“十六号”的宿舍区,在那里鼾然入梦……

我终生怀念着当年的那些老师:初一的班主任岳品一,文静而严厉;初二的班主任孙仲谦,儒雅而谦和;初三的班主任史培清,宽厚而风趣;高一的班主任郭守玺,潇洒而热情;高二以后的班主任田传策,俨然一位江南的大家闺秀,像慈母一样关爱着所有的学生……

我们贪婪地从书本里、从课堂上,更从老师们的言行中吮吸着丰富的营养,使自己茁壮地成长起来。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教学楼一角

四中不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她还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強化学生的人格塑造。清楚地记得,学校曾请团市委书记吳勤同志来作报告,请“铁道游击队”的队长王强来讲打日本的故事,请“拉平车”的劳动模范来讲他们的事迹。

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去云龙山植树,去石狗湖挖土,去九里山砸石子,去汉王的罗岗村帮老乡刨白芋。还有幸去坦克二师“当兵一周”,平生有了一次“当兵”的经历。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我庆幸没有使自己成为一个“书呆子”,而是积极要求进步,1956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不久便名为“共青团”了。我一直担任着班干部或学生会的干部,不但没影响学习,反而提升了以后步入社会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中学時代的李永田

学校对我们的生活是十分关心的,特别是对农村来的穷孩子,更是关爱有加。六年之中,我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助学金补贴。最高档是每月7元钱,一般都是孤儿或烈士子女才能享有。印象中我大体都是第二档:每个月5.5元。“高考冲刺阶段”,是我们最兴奋的日子,除了对未来的憧憬,最现实的是,学校每天给每人免费发放一份鸡蛋、牛奶和面包……

那時的四中,没有课外的补习、额外的收费,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的骄奢蛮横,没有“学霸”的玄耀,沒有“学渣”的厮混,没有校园霸凌,没有什么家访,至多在学期成绩单上有一栏“家长签字”,而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文盲,只有让儿女们代签,表示一下“知道了”!

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母校给我的“涌泉”之恩,我又能回报些什么呢?

我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之万一了。

前些年,偶然在一本旧书里翻出一张纸条,是我高三毕业時的成绩,它记录着:语文:93;代数:92;几何:98;物理:98;化学:95;外语:94;政治:98。历史实行的5计分制,得分为5。

作者保留的髙三毕业考试成绩表

当時並不实行成绩排名的做法,毕业考试的这个成绩,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现在将它公布出來,第一是自我安慰;第二是向母校汇报;第三也希望对当今的学子们,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也是一个激励。

1960年,徐州四中髙三毕业班的毕业庆典,是在学校附近的“人民舞台”举办的。我有幸代表四个毕业班的同学们作了大会发言,现今还保留着这个发言的稿子,快要成为一个“文物”了。

時过一个甲子,还是用当年的讲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祝我们亲爱的母校欣欣向荣!

祝我的老师们健康长寿!

祝同学们——我一代又一代的学弟学妹们,青春放射出英雄的火丝和火花!

校园新景

                   李永田

             2024年6月26日于北京

 
 
Tags标签: 责任编辑:李永田    
上一篇:李永田:《穿越徐州抒乡愁》(之二十九)

下一篇:李永田:《穿越徐州抒乡愁》(之三十一)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