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祥左
大海对人类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人类向往大海、探秘大海、开发大海、利用大海、享受大海。很多人都想到大海边走走看看,去感受一下海风轻轻吹海浪笑着跳的氛围,去看看大海的平静和美丽,去看看大海的喃喃细语和浪漫,去看看大海的咆哮和气魄,去追寻大海的灵魂和故事。我因家乡地名中有一个“海”字,因此,常常会被人问起与海有关的话题。

2024年11月,我在天津参加“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期间,在与人交流时,他们听我口音,问我是哪里人,我答:滨海人。他们很惊讶地问:你怎么没有天津口音呀?我意识到自己说的不严谨,赶快解释:我不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人,而是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的人。他们又问滨海有海吗?我答:有。他们接着问滨海的海与其它地方的海有什么不一样吗?是呀,这个问题难住了我,一时真是无法回答。滨海的海到底有什么特色呢?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滨海人,而且家离海边也不远,但在工作岗位内退之前没到海边看过家乡的大海,只到2018年5月才第一次真正看到自己家乡的大海。滨海县是江苏省最欠发达的几个县之一,滨海的海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穷海”,多种因素迭加导致滨海的海知名度不高。
滨海这两个字很好,也很美,更有魅力和想象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景中都被应用,如:在学术交流中、在影视作品中、在地名中、在旅游景点介绍中……。何为滨海?通常指靠近海边、沿海的地方,也有说是海洋和非海洋过程相互作用的地带。在许多当代文学、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城市的名字:滨海市。但是实际上这个城市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并不存在。我国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着大陆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着很多美丽的城市,但能称为滨海城市的并不多,主要有: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青岛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珠海市、海南省三亚市等等。滨海作为行政区名称的主要有:天津市的副省级市辖区滨海新区、江苏省盐城市的滨海县、浙江省绍兴市的滨海区、山东省乳山市的滨海新区、浙江省温岭市的滨海镇、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的滨海镇等。
据有关资料江苏省滨海县管辖海域面积含滩涂湿地约2800平方公里,平均海水深度在15-20米之间,总蓄水量约4.2×10¹⁰立方米。滨海县的海与全国其它区域内的海相比至少有着如下的明显特色。
滨海的海是黄海的浪涛与黄河故道在此相拥的海。河与海的激情相拥,孕育了这片土地的神奇,黄河历史上曾长期在滨海县所在的苏北地区入海,尤其是1128年至1855年“黄河夺淮”期间,其巨量泥沙输入与频繁改道对滨海县海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滨海就成为黄河故道入海口,这样黄河、大海、特殊地理环境三者融合就塑造了今日滨海的海的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海景环境和海洋生物群落,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之一。泥沙携带的营养盐滋养浮游生物,支撑了贝类、鱼类及鸟类食物链,也为人们提供了独有的美食美味。潮间带宽阔,退潮时露出绵延数公里的滩涂,潮汐每日进退八公里,让人学会用地质纪年的耐心等待爱情慢慢的成熟。
滨海的海是“生长型海岸”的海。滨海县近岸海域悬浮泥沙含量较高,年平均含沙量约为 0.5-2.0 kg/m³,冬季因风浪较强,含沙量峰值可达2.0 kg/m³以上,夏季相对较低,高含沙量导致海水水体浑浊,透明度不足0.5米,这样就为滩涂湿地提供了持续沉积动力,塑造了独特的“生长型海岸”景色,滩涂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海陆过渡地带,是河水带入泥沙入海沉积后形成的,滨海县海岸线有44.6公里,约占盐城市海岸线总长度的9%左右,现有滩涂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约占盐城市滩涂面积的3%,因泥沙淤积,海岸线持续向海推进,目前每年以约2000亩的成陆速度向大海淤长,在滨海的大海边不仅可以看到黄河故道淤积的滩涂成为全球生态保护标杆,更能感受到一部黄河泥沙书写的辩证史诗。不断向海延伸的滩涂,如同永远写不到句号的情书,每个吻痕都成为新的滩涂起点。
滨海的海是为引海制盐提供条件的海。盐,乃百味之祖,在滨海海域,受黄海高盐水团与沿岸淡水输入共同影响,盐度呈现梯度变化,近岸区域盐度范围28-30‰,远海区域盐度范围31-32‰, 夏季降雨和河流径流增加时,近岸盐度降低;冬季蒸发强、淡水输入少,盐度略升。茫茫海水资源,向滨海人民敞开着宽敞的胸膛,滔滔海浪,无私地将生命之盐馈赠给滨海人民。早在1214年著名盐场天赐场已经在滨海地区建成,场区地跨黄河南北岸,纵横15公里左右,是时,为两淮和海州地区最大的盐场,滨海县历史上盐田面积曾达到300平方公里。从“煮海为盐”的历史,到谱写了“晒海成盐”的历史新篇章,大量的海水为引海制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滨海的海是为人民提供众多资源的海。滨海县的海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从微观的硅藻到宏观的丹顶鹤,从潮间带的招潮蟹到近海的梭子蟹比较齐全,滩涂和沿海盛产鲈鱼、鳗鱼、铜蟹、对虾等名贵海产品和文蛤、蟛蜞、四角蛤蜊、泥螺、竹蛏等贝类,仅鱼类就有87种、鸟类有210余种,沼泽地有鸥、大雁、丹顶鹤等大量的珍稀鸟类在此栖息,每年迁徙季群鸟翔集的场景震撼人心,只要你有幸见过永远也不会忘记。这里不仅是东亚候鸟迁徙的“生命加油站”,更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与生物适应的天然实验室。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现在近海年捕捞量达8-10万吨, 滩涂养殖年产紫菜占全国15%。南黄海盆地滨海凹陷预测石油储量1.2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近海沉积物中检测到高品位滨海相稀土砂矿。这些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转化为经济优势。
滨海的海是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赛道的海。滨海的海水、海风、大海的潮汐、海边的太阳能、滩涂湿地、港口等资源,不仅为滨海发展弯道超车创造了条件,更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赛道、新机遇、新优势,在“向海图强”中实现新跨越!海水淡化潜力大,未来将是新的淡水基地;滩涂区地下卤水盐度高达50-80‰,可开发卤水制盐与提锂技术;海风资源量大,近海5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7.2-7.8 m/s,风功率密度450-550 W/m²,年有效发电小时数超 3000小时,今日滨海县的“潮汐森林”与风车矩阵,正是对黄河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潮汐,是海洋的呼吸,每一次潮涨潮落,都重塑着这片土地的轮廓,潮汐能资源量丰富,平均潮差 3.2米,潮汐发电前景广阔。在生态文明的新实践中一定会取得新成效。
滨海的海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大海风景的海。大海在人们的印象中是蓝色的,而滨海的海主要是黄色的,这主要是泥沙入海的结果,这就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大海,到滨海县看大海,不同于传统的碧海沙滩度假模式,这里展现的是一种独特的生态与人文交融的“滩涂海洋文化”。壮观的滩涂湿地景观,退潮时绵延数十公里的滩涂裸露,泥滩上遍布潮沟、沙洲和浅水洼地,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特别是9-11月滩涂上的碱蓬草在秋季变为赤红色,形成一望无际的“红色海洋”,被游人称为“红地毯”奇观,赶海拾趣,退潮时加入当地人的“赶海”队伍,在滩涂上挖文蛤、捉泥螺、捡泥蚶,体验渔家生活十分有趣。滨海县的大海,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感受”的:在潮汐涨落间,见证生命的迁徙、土地的生长,以及人与自然的千年对话;是一场颠覆传统海景认知的深度体验;在这片“黄汤海”中,是地球写下的一首散文诗,浑浊里藏着生命的原色,苦涩中酿着时间的甘甜。
滨海的海是充满浪漫情调的海。当你站在滨海的大海边上,你能看到黄河故道的沧桑,黄海潮汐的豪迈,滩涂湿地写给大海的情书,万鸟天堂从天空落下的诗行,在浪花打湿裤脚时,在盐蒿染红记忆中,你一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浪漫与美好,经历一场难忘旅行,留下一段美好故事,等你回家后慢慢回忆书写!滨海的海,是大地写给天空的一封未裁边的信笺,当潮水退去时,信便摊开在海的案头,滩涂为纸,碱蓬作墨,候鸟是游走的标点。陆地正以每年数百米的速度向海洋腹地生长,这是最古老的创世神话,每天都在滩涂上重演。原始生态与静谧之美独树一帜,当“会飞的花朵”丹顶鹤的朱冠点燃黎明,你会看见大海在淤沙中分娩陆地,文明在盐碱地上种植永恒,在潮来汐往间,书写着生生不息的启示录。潮汐每日重写海岸线,候鸟岁岁更新天际线,碱蓬草在盐与沙的博弈中绽放血色浪漫。这里没有精致的人工雕琢,却以荒野之力,成全了人们对海洋最本真的想象。你若厌倦了喧闹的海滨浴场,不妨来滨海静静地听一场大地与潮水的对话,在月牙形的臂弯里,做一回自然的赤子。滨海人所谓的“浪慢”,是潮水漫过脚踝时的痒,是碱蓬草焚烧天际的红,是丹顶鹤翅尖抖落的星光,这里的大海以淤沙为纸、盐粒为墨,教会旅人如何在一枚文蛤的螺纹里,读懂地老天荒的刻度。假如你来滨海,一定会明白“沧海桑田”不仅仅是地质变迁的注脚,更是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见证。
滨海的海是没看想看,看了又不愿意离开的海。滨海的海不提供明信片式的完美,却馈赠了一场关于生长与共生的哲学课:当你的裤脚沾满海泥,灵魂便种下了一株耐盐的草。这片海将不再是“边缘”,而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实验场:人类如何与动态的自然共舞,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片海的潮涨潮落之间。黄河故道奔涌着传奇,海风里飘着人间烟火,港口边激荡着创新与梦想。滨海的海的魅力谁也挡不住,你总会找到一种理由来看一次滨海的海,相较于其他海域的碧海沙滩或珊瑚礁景观,这里更以广袤滩涂、候鸟天堂和“向海而生”的人类活动为标志,展现了人与自然在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共生关系。这里的海,不仅表面能吸引人,内涵更丰富,一次肯定看不够,看了就不愿意走,即使暂时离开了,相信你一定会再来,因为在滨海的大海边每次都会看到新的美,都会有新的收获,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都会满满的!
……
在滨海县,看海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脚掌丈量潮汐的进退,用手心感受碱蓬的倔强,用耳朵收藏十万羽翼振翅的和声。当你站在滨海县的大海边,从盐碱地上感受到风浪私语,从每一朵浪花中感受到滨海人奋斗的汗水,这里的故事,是滨海儿女与时代浪潮的相拥共舞,你不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海,更能感受到这个大海本身看到和经历的一切,你才会认识到滨海真是一个好地方!在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战略的指引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滨海儿女一定会让滨海和滨海的海成为一个更好、更美、更富、更让人想往的地方!
作者简介:
许祥左,江苏滨海人,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现为安徽理工大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国有企业一级法律顾问;曾任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煤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徐州矿务集团环境保护处处长、质量技术监督处处长、能源节约管理处处长、环保医管部部长等职务;曾被国家发改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质量协会煤炭分会、江苏省经信委、徐州市经信委等上级部门聘为专家;先后荣获“全国煤炭环境保护突出贡献者” “全国煤炭经济研究先进工作者”“煤炭工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全国煤炭系统节能创效标兵”“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个人”“省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十佳环保人物”“徐矿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中国矿业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经济系列高级专业资格评委会委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环境的奥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广思集》《感恩之行》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