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观画展。 本报记者 孙井贤 摄
徐州日报讯(记者 刘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徐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9月12日在徐州艺术馆开展以来,从作品到人气都相当“火爆”。享誉国内画坛的名家名作同时亮相,一场蕴含着中国传统人文色彩的水墨盛宴在艺术馆展开。
此次展出,徐州艺术馆一楼四个展厅全部面向市民开放,四楼的三个展厅也首次开放,可谓规模空前。安永平《幸得青山顾不枉韶华年》、白清龙《雨过展新姿》、段力新《山高水长》、冯志光《月朦胧》、胡少青《秋染一色》、郭山泽《幸福》……301件大尺幅精品画作布满七个展厅,百花齐放,气象万千。
“全国各地的作者都有,感觉好高大上哦。”市民孙女士说。
“这次展出作品的尺幅很大,几个展厅看过去,感觉很是壮观。”市民曹先生一边拍照一边说。
“这幅画不错,可以做屏保。”一位女士一边拍照一边说。
梁虹的《荒外游心》用笔老到,山水风景大气磅礴。市民张先生说:“很多作者在传统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让我钦佩。在中国画写意精神严重缺失的当下,这次展出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能在近4000幅作品中脱颖而出,全都是难得的精品啊,任何画展都可以不看,这次画展一定不能错过。”市民方先生说。
“写意中国画必须将传统水墨的灵性和精要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次选出来的作品都做到了。”一位评审专家表示,笔墨问题是每一个中国画画家不可回避的问题,作品的笔墨力度、笔墨自身的品格、笔墨关系的协调完整,都需要被画家本人提到重要甚至是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来,这样才能把中国画传统中富有生命的元素提炼出来,使画作的气韵更加生动。
有专家认为,徐州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徐州拥有极具“写意”精神的汉画像石。徐州画家在实践过程中不妨深挖汉文化的精髓,挖得越深,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丢失在百年间是个渐变的过程,回归写意仅仅是一种文化主张,然而,若要实现这一主张,绝非易事,更非一朝一夕、一己之力即可实现的。
“不求一次展览即可改变现状,但求这次展览可以成为中国画写意精神回归的起点。”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次写意中国画展,可以对中国写意画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人透过这扇窗,窥见全国中国写意画创作的综合水准。这也无愧于徐州这么一个重要的城市,无愧于徐州出了这么多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