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刀木风骨铿锵人生——记徐州市著名版画艺术家王寄舟

时间:2015-11-15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雪地行军》(木刻)
 
  《上工》(木刻)
  《看准敌人》(木刻)
  向恩师李可染(中)讨教
  《利国铁矿之二》(水印套色木刻)
  《瀚海行舟》(浮印大理石独幅版画)

 

  ◎文/金陵剑

  沐浴在共和国早春的第一缕晨光里,他率领同道舒展开生命的花瓣,为家乡艺苑开犁、播种、浇灌、育苗,启蒙和培养了一批批绘画新人。于是,解放了的新徐州,书画园地才有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他边育人,边创作,或深情描绘盛世,或刀木卷起波漾,或丹青点染山河,留下了许多名作佳构。

  在构思本文时,许多往事又在笔者的脑际闪现,他那波澜迂曲,流光溢彩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程,令人感佩敬仰。他,就是我市老一辈版画艺术家王寄舟先生。2003年,他驾鹤西去,花虽然谢了,余香却永飘故土!

  1、烽火青春

  王寄舟自幼喜爱绘画,少时即迷恋街坊的扎纸、裱糊、泥塑、油漆等民间艺术,间或喜欢临摹烟盒上的“洋画”,之后又喜好绣像小说插图。当他见到上海印行的漫画,则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并立志学习绘画。1931年遂入徐州艺专,师从李可染、王琴舫学习素描及中国花鸟画,由此与丹青翰墨结缘。由于他患色盲症,在李可染的授意下,师从王肇民学习木刻。适逢鲁迅先生倡导开展木刻运动,在先生“当革命之时,(木刻)为用最广”的启示下,专心习艺,并成为王寄舟毕生追求的事业。矢志于新兴版画的研习,他指尖磨出了硬茧,右手中指也常露血泡。1935年,他在上海傅东华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上工》,得到了李可染先生的肯定,由此更是坚定了献身版画艺术的决心。

  恰在这时,日寇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刚刚二十出头的王寄舟,毅然与恋人李碧城等青年学生一起参加了徐州青年赴宁请愿团,要求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抵御外侮。1936年底,当傅作义将军指挥的中国军队远程奔袭收复百灵庙的胜利消息传来时,王寄舟将一腔激情倾注于刻刀尖上,创作出《雪地行军》。画面上那蜿蜒的抗日铁流,正顶着呼啸肆虐的风雪,踏着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难,努力前行,号角似的作品,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力量,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敏感和涌动的激情。很快,1937年5月的上海《文学》杂志发表了这幅版画作品。后来,邹韬奋先生主编《抗日的第八路军》一书时,将其印在了封面上。正是这幅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版画经典,让王寄舟进入到新兴版画运动刀木开拓者的行列中来。

  卢沟桥事变后,战争烽烟很快弥漫在徐州周围。徐州美术界李可染、胡叙之、刘芳松、范景良等组成抗日宣传队,王寄舟踊跃参加了宣传队的各项活动,除了用流动画展的形式到徐州周围村镇宣传抗战,王寄舟还和恋人李碧城一起参与了街头剧的演出,李碧城演出陈鲤庭编创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王寄舟则饰演了一些配角,或朗诵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等鼓动性很强的诗歌。

  青春无悔。王寄舟与他的许多年轻同伴一样,有着人生坚定的青春担当。在民族的苦难岁月里,他们正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2、钢刀利剑

  1937年12月,日寇铁蹄进犯徐州,敌我双方进行了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徐州会战”。这时王寄舟与臧克家、匡亚明、王深林等一起参加了李宗仁将军组建的“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开赴河南潢川集训。他在那紧张、严格的军事化生活中,边学习、边宣传、边进行版画创作。他要用手中的刻刀去呐喊、去战斗。

  上海保卫战八百壮士雄踞危楼,女童子军杨惠敏冒险冲过火线送上一面国旗的悲壮场景令他热血沸腾;台儿庄大捷又让他无比激奋,一幅幅构图在他脑海成熟起来。当时,他与诗人臧克家同居一室,自然常在一起切磋,诗启发了画,画也感动了诗,许多构想喷涌而出,一个青年版画家的高产期到来了。《八百壮士》《报捷》《看准敌人》《卖报童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弹花》杂志约稿,他灯下挥刀,一宿之间完成了以丁玲为原型的《女战士》,刊登后不久又在重庆《时事新报》发表,1942年又经中苏文化协会推荐,选送前苏联展出。军旅生涯,没有安静的画室。趁着部队转战休整的短暂机会,他见缝插针,根据田汉《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意精心构思,又完成了一套八幅的系列木刻,并手工印出,分发给那些奔赴前线的士兵,鼓舞了士气。

  1940年8月,诗人臧克家被王寄舟的勤奋执著所感动,写作了一首百余行的长诗《木刻家——给寄舟》,刊登在桂林《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战士的武器/是枪筒,/而他把握的/是小刀一柄……”该诗不仅是二人友谊的见证,更是王寄舟赤子情怀的写照。

  尽管军旅生活瞬息万变,随时会有艰险袭来,但王寄舟依然背着他的木板,携着他的刀具,跋涉在大别山麓、汉水之滨。1939年底,青年军团抵鄂西北老河口,在那里他接受了新的任务,主编《战地画刊》。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慕名专访了王寄舟,畅谈抗战形势与艺术创作。其间,他充分利用这一阵地,结识、联络了姚雪垠、王霞宙、阎松父、魏紫熙、程光锐、戴子腾等许多文艺界进步人士。

  好模子出好坯,好窑口出好瓷。通过与这些艺术家们的交往,王寄舟不仅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教益;他们的思想、言行更感染和影响了他,坚持向上向善的人生追求。这期间,他大胆编发了延安鲁艺安林的一幅版画作品《赶集》,这给他惹来了大麻烦:《战地画刊》停办,戴了顶“红帽子”,他被撤职,在老河口的木刻活动从此受到严格限制。然而,削职为民的处境,并未让他颓丧和消沉,反而似有春风吹拂的舒畅。

  3、银犁忙耕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人们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这时,王寄舟急切回到家乡徐州,闯过封锁线,回到了梓里。不久,被地下党员佟苏丹安排在徐州一所中学任美术教员。

  抖落一身风尘,呼吸着家乡的自由清风,王寄舟心头的情丝像三春的绿柳,摇荡着时代奏鸣曲。为了传播美的种子,他从此把炽热的心血倾注到对年轻一代人的培养上。不仅在学校里成立版画兴趣小组,还在社会上成立了徐州版画研究会。他风风火火地兴办木刻学习班,无偿授课,为开阔美术爱好者的视野,他将自己珍藏的《苏联版画集》《引玉集》等画册拆开展示。笔者就曾参加过短期学习班,并接受过他的具体指导。

  1949年7月,他有幸列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他与臧克家、姚雪垠、严辰、张若冰等文艺界老友重聚,不少朋友劝他留下来在北京工作,可他却丢不下家乡的园丁岗位。就这样,他回到家乡,在徐州四中——这所普通中学连续工作了三十多年。

  从北京回来后不久,他积极参与徐州市文联的筹建,担任常委,分管美术组的工作;还与郑培心一起筹办徐州解放后的第一次音乐舞蹈晚会和美术展览,并将所有收入全部购买公债。1951年4月20日,作为徐州文艺界代表团的成员,他出席山东省(当时徐州隶属山东省)第一次文代会,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接着,他又参与为抗美援朝募捐的演出。

  在这千花百卉争明媚的新徐州早春,王寄舟简直就是“荷锄山月上”的田家、“汗滴禾下土”的农夫,他就是一架忙耕的银犁。

  4、善举如炬

  王寄舟爱画梅、兰、竹、菊,因为中国文人常以“四君子”为人格风范,还以义薄云天的精神渗入脊梁,以此滋润、鲜亮人生追求。王寄舟效法前贤,崇德尚艺。从这一观点来评点王寄舟,他是一位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共和国成立后的40个寒暑,他将心血与智慧全部献给了中学的美术教学。一个时期以来,“小四门”不被重视,但他不忘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夹缝中培养出一簇簇美术幼苗。回顾往昔岁月,在那些后来成才的画家里,宋德安接受过他赠送的木刻刀具;来自贾汪的房德宏经常在他家用餐;版画家孙田成、杂文作家袁成兰等,也都曾得到过他的关照和指导。

  一个叫王琰的女学生,是个学美术的好苗子,她虽被选入参加课外美术活动,却没来参加。王寄舟便怀着热耽的心专事家访,王琰的母亲听明来意后说:“谢谢王老师的好意,我家里人口多、收入少,王琰是老大,为照顾弟妹经常饿着肚子上课,能撑住几节课都不容易,哪还有气力参加课外美术活动呢?”王寄舟听罢不由叹口气,随即从口袋里掏了5元钱:“真想不到你们家这么艰难,这点钱给孩子买点吃的吧!”这对当时收入微薄的老师也很不容易。王琰母亲一再推辞不过收下了。她就用这5元钱买了一袋杂粮,掺上麸皮、野菜,解决了一个八口之家一周的口粮。

  1989年王琰移居荷兰,在异国他乡挣到第一笔钱时,便分别给她母亲和王寄舟老师汇来100荷兰盾;3年后回国探亲时,又给王老师送上1000荷兰盾,王寄舟坚辞不收,但又恐伤了学生的一片心意。1999年,王琰回国参加母校校庆时才知道,王寄舟把她送的几笔钱都用在徐州文化事业上了,用其镌刻的苏东坡《放鹤亭记》大型石碑就立于云龙山放鹤亭边。

  一件难忘的往事,久久温暖着王寄舟的心,也感动了许多人。“文革”初期,王寄舟创作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版画,描绘毛泽东在行军途中驻马牵缰,凝望壮美山河的情景。有人硬是据此给他无限上纲,招来横祸,被批斗、关押了两年。一天,王寄舟被拖上汽车、颈上挂着牌子在街市游斗。一位学生闻讯,一直尾随汽车奔跑,车上车下,师生无语,只有泪眼望着泪眼。这是心与心的拥抱,情与情的抚爱啊!这感人的一幕,使王寄舟在逆境中得到一丝慰藉。

  恶风扑面、腥雨横洒的境遇,也是检验友情的试金石。佟苏丹老人曾在闲聊中告诉笔者,在他戴了一顶又一顶政治帽子的凄惶岁月里,许多旧识见了他唯恐避之不及,而自身也背着政治包袱的王寄舟,却尽可能地以各种方式维系着他们之间的情感。佟老每次从监督改造地东海县回徐探亲时,王寄舟都顶承着各种压力看望他,宽慰他,并约他到家小酌。打倒“四人帮”后,佟老平反复职回徐,但已无家可归、无榻而眠,又是王寄舟邀他在自己的画室同住。这种真情对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来讲是多么珍贵!

  行文至此,笔者忆起一位作家的话,他说,人性本不完美,善与恶的距离,也只隔一步。我想,王寄舟先生是一位跨进慈善天地的艺术家,是位真君子,他的手中,始终紧握着做人应恪守的行为罗盘。

  5、余香永在

  自与版画艺术结缘以来,王寄舟辛苦经营了60多年。60回秋深春浅,却没有一刻丢下他珍爱的艺术。正如诗人吴奔星先生的那句咏赞“握紧平生一把刀,烟云缭绕笑滔滔。”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他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作品,已经不是传统的黑白木刻,而是水印套色、砖刻拓印、浮印大理石独幅版画,这些都彰显着王寄舟在版画园地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深知,艺术创作的大忌是重复,必须常变常新。尤其晚年,他敏锐地意识到,传统木刻已不足以表现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现代人多元的审美需要,他大胆吸收汉画像石的表现技法,创刻出古拙典雅而又有金石之味的砖刻拓印版画;利用大理石自然肌理与纹路,又创刻出浮印大理石独幅版画,为版画创作从形式到内容的多元化探索出新的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王寄舟的创造热情喷涌,仅1987年与1988年的两年间,这位73岁的老人,就创刻出大浮印大理石独幅版画《瀚海行舟》《山舞银蛇》《雪山放牧》《诗魂》《梅花一枝报春知》等作品。《山舞银蛇》《梅花一枝报春知》分别被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和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收藏。他早期的版画《淮海战场上的政治攻势》《血战碾庄》及《女战士》《雪地行军》等代表作也先后被淮海战役纪念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套色水印木刻《利国铁矿》被选编入《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在法、日等国展出后被日本东京美术馆收藏。

  1991年9月,王寄舟迎来了一生中最光彩的时刻。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的邀请,王寄舟赴北京参加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新兴版画60周年大会。会上,他获颁“新兴版画贡献奖”,并与胡乔木、贺敬之、林默涵及中国美协领导人蔡若虹等合影。这对于王寄舟来说,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荣誉。

  王寄舟先生投笔从戎的前半生,创作出力美交织的壮歌,辛苦从教的后半生吟唱着流丽明朗的柔韵。苏东坡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他刚中蕴秀、秀中见情的艺术境界,为徐州艺苑立一代风范。2003年4月,“王寄舟版画廊”在户部山徐州民俗博物馆内建成。2014年,为纪念王寄舟先生百岁诞辰,我市举办徐州首届版画展览,并编辑出版了《刀木风骨——王寄舟美术作品集》。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王寄舟艺术生命与德艺风范的延伸。

  烂漫的花谢了,劲骨犹存,余香永在。让我们记住他响亮的名字——王寄舟。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情感是书法创作的不竭动力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获得者仇高驰载誉归来

下一篇:墨舞神飞写书魂——记书法家景大文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