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墨舞神飞写书魂——记书法家景大文

时间:2015-11-15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文/白光华 刘文秋

  一

  在“庆祝澳门回归世界华人领袖赴澳经贸洽谈会”的开幕式上,一位来自汉高故里的书法家,挥洒如椽之笔,为盛会题写了“光耀中华”四个大字。此巨幅榜书,翰墨淋漓,大气磅礴,引来与会华人领袖和众嘉宾的交口称赞。为之题词者,正是景大文先生。

  景大文出生于汉刘邦的家乡,自幼沐濡于楚风汉韵,书风雄强奇崛,用强健的笔力和豪迈的情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属于“举杯高歌”的大风气魄,鼓动人们心绪燃烧的铜琶铁拍。

  在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上有他的摩崖石刻“龙抓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都收藏有他的巨幅墨宝;大型公益电影《大爱无言》的片名也由他激情题写。一个个雄浑沉厚的铁笔巨书,凝结着他数十年的心血与锤炼,彰显了他对书艺的感悟与实践。

  著名作家赵本夫被其为艺精神所感动,特作《书痴》一文称颂,其文写道:“满屋宣纸狼藉,飞墨点点。一支笔已抛落墙角,倦倦地卧在地上。墙上挂满字幅,有的刚刚写就,墨迹尚且未干。字有行书、狂草。狂草如雷霆霹雳,气贯长虹;行书如老根枯枝,怪奇古拙。方寸之地,包藏天地万物;尺幅之间,读尽人间沧桑。”文字见于赵本夫的一篇小说,但人物却不是虚构,文中所写的正是景大文,作家在故乡的朋友。

  二

  “大文笔力号雄强,气势风雷猛异常;偶或从容能不迫,也如龙凤任翱翔。”这是冯亦吾先生在95岁时,送赠景大文的一首勉励诗。其诗客观概括了景大文先生的书法艺术特征,其雄强、刚猛的书风,正是来自于其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求索。

  大文先生自幼酷爱书法,最初是受父亲的熏陶,开始学写毛笔字。父亲给他写字的铜墨盒上,刻有“天下第一乐事,读书写字”,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平时即以写字为乐。由于他勤学苦练,很快就写得有模有样了,小学三年级时乡亲们就开始找他写春联。考入沛县中学后,在同学家中看到了张伯英和苏东坡的字帖,就借来临摹,越临越喜欢,经常是废寝忘食。高一时,他的书法在比赛中获奖,在学校宣传栏里展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1963年考入苏北农学院,游学扬州,书法改学“二王”。每逢星期天就去瘦西湖、平山堂,向当地的书法名家请教。在扬州,使他得以经常欣赏扬州八怪的作品。扬州八怪的作品,富有创新,充满活力,给大文先生以诸多启迪,含咀维扬山水灵气,开始了艰巨而漫长的学书之路。

  1968年大学毕业后,到南京2550部队军营锻炼,恰巧与南京艺术学院画家贺成分在同一个连队,住同一个宿舍。那时,白天挖战沟,晚上煤油灯下读书,之后就开始切磋书画。火热的军旅生活,得到了非常可贵的锤炼和磨砺,大文先生在学书中也感觉到自己多了一分坚韧、踏实和责任。

  1970年部队锤炼结束后,大文先生被分配到丰县工作。八十年代,他和丰县书界同仁筹备成立了丰县书协,当选为丰县书协主席,并创办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丰县辅导站和中阳书画院。中阳书画院培训中心在他的主持下,组织策划了许多大型书法活动,诸如丰县书法大赛、三千多人的少儿综艺大赛、丰籍海峡两岸书画展等等,邀请书法名家陈慎之、王学仲、尉天池、王冰石、金德欣等来丰县讲学,各项活动都组织得井井有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84年,在李鸿民先生发起的大风笔会上,景大文有缘结识了冯亦吾、朱焰先生两位书法前辈,他们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行、博雅的情怀,深深感染了景大文。

  1987年,景大文邀请冯亦吾先生来丰县讲学,讲堂设在县博物馆,来听书法讲座的有干部、教师、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士,有的甚至是来自几十里外的农村。那次的讲学非常成功,还引得很多外县人慕名来借录音带转录传播。85岁高龄的冯老回京后,景大文多次去北京泓善胡同冯宅拜望,并经常书信往来,成忘年之交,情谊日深。正是有感于这深厚的交往,冯老始在95岁时特为他赋了上面所引之诗,情谊甚是感人。

  1995年,景大文参加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在青岛举办的首期创作班,继续学习深造。在班上,他结识了一大批创作高手。机会难得,他更加勤奋刻苦,天天熬到深夜,深得当时授课教师聂成文、马世晓、王冬龄、孙伯翔、孙晓云等名家的厚爱。

  三

  行万里路,交八方友,景大文对中国文化的中心北京情有独钟。在京城,他广结墨缘,寻师访友,目睹了学者、教授、大家们挥毫创作的动人场景,领略了书法创造的临场真谛;利用京城良好的艺术氛围,得以观赏全国高规格的书展;也遇到了许多让他终生铭记的恩师,不仅传授书艺,更是通过言传身教,告诉他做人之理,获益良多。

  一次到沈鹏先生家中拜访,沈老告诫他:“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师古而不泥古,师今而不追时;师造化,陶冶性灵,触发灵感。”就连作品如何落款,沈老都亲自示范,使他受益颇深。

  张荣庆先生是其在京城经常请教的又一位良师,张先生的点拨同样令他受益匪浅:“要立足传统,要师法经典,师法自然,师‘心’,师‘意’,师‘韵’,要有艺术主见,不随波逐流,要记住自然、平淡、清静、潇洒八个字。要重视字的内涵和书卷气,以平常心写字,用笔轻松自然,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多余的小动作一概去掉。”张先生还告诉景大文,字写到一定程度,再往上一步步提高,几乎全靠不断积累和充实的学问修养来滋补,否则会出现贫血,底气不足,甚而至于中途败退。

  在京城,诸位恩师的言传身教,使景大文受益终身。正是他不断地积累点滴心得,在书艺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地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才使得心胸更加宽阔,眼界更加高远,书艺更加精纯,修为更加臻善!

  四

  景大文先生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得益于取法乎上,学兼乎众,更来自书勤乎痴!

  他五十余年刻苦钻研书法,勤奋精进,笔耕不缀。初习唐楷,继而上溯秦汉魏晋,下研宋元明清。五十年不改其志,始终坚守自己的行草阵地。他常置法帖于满壁,朝夕谛观。二王、二叟(蝯叟、寐叟)、苏、米、王铎等都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又对陆维钊、沙孟海、黄宾虹等诸家倾注了大量精力,不断钻研临摹。每次出差在外,都要随身携带字帖,起床之后,睡觉之前,即使没有笔墨,也要用手指比划,书空练习。

  有两个小故事最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大文先生对书法的痴迷。一次出差到南京,闲逛时偶然看到林散之题写的“渊海阁”匾额,一见为之倾倒。反复观赏揣摩,仍不尽兴,盼到黎明,他向附近的油条店借一木凳,登高近前,用纸将“渊海阁”三字精心描摹下来方休。另一次,在南京“十竹斋”意外发现有一本自己神往已久的何子贞的书帖,他欣喜若狂地如愿买下,然后迫不及待地边走边读,竟不小心一头撞破了店家的玻璃大门,招来店员们的一阵哄堂大笑。事后,他以打油诗自趣:“幸得宝帖乐开花,心醉神迷脚下滑;一头撞破十竹斋,笑倒店里众娇娃。”

  大文先生有一绝,就是擅长蹲着写字,无论巨幅还是小品,皆能随心所欲,不受约束,赤足上阵,蹲着挥就。他能连续蹲着写数小时而不歇,这是他长年累月练出来的真功夫。其独特的书写方式,尤其适合榜书,人动纸不动,一气可呵成,行云流水,笔断意联。他每天可书写过百,直至大汗淋漓,全身上下,无一不畅。书法评论家薛元明先生称其为“蹲”出来的书法家;江苏著名书法家王冰石先生称他“赤脚大侠”,为他题写“书空抹地斋”志趣。

  景大文作书用回腕高悬执笔,如箭在弦上,满弓待发,书写时能力发其背,由肩而至腕指,任笔在纸上翻滚,奇趣横生,大有亲吻大地、怀抱日月之势。江苏师范大学邓星雨教授看过他写字时的情状后,赋七律《汉根》为纪:捉笔蹲行景大文,五十年来写精神;跌宕腾挪疾迟徐,虬枝盘根生紫云。榜书怪怪泥石雨,行草隽隽画梅林;若问此君依何法,不求道陵得汉根。

  大文先生身边时刻带着一个小本本,见到好的联语随时记录,有空闲就找出来审阅、临摹。积土为山,积流为川。在艺术创作上,他一直坚持于不懈地积累,不停地探索,不断地揣摩,日渐精进,步入老境,不求怪诞,不求矜巧,以写心抒情为第一旨要。他的代表作“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楹联,在1989年《书法》杂志第五期发表后,香港《大公报》作专题介绍,又被《当代艺术家楹联辞典》列其卷首,《书法》杂志主编周志高先生评曰:“上下气势连贯,一气呵成,字字各有姿态,颇为生动。”书法评论家崔陟评曰:“用笔古拙,若松柏劲拔,结体欹正相生,风格独具,令人拭目。”他的榜书《卧石观云》《清华园》《大风歌》等等,气势雄强,先声夺人,汲碑版之险绝,参汉简之意趣,蕴北碑而除粗野,着南帖而去柔媚,将汉之峻峭、魏之风度、明清之情趣融于其中,力求自由潇散之风韵,寄妙理于意趣之中,端庄中见灵动,轻盈里有凝重,生涩间融闲适。他的一字书“鹰”字,给人以意象,给人以美感,是难得的佳作。一字之得,积思数年;妙趣天成。

  景大文所创作的一批大字巨幅作品,如丈二的《沁园春·雪》《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皆一气呵成。诚如书法评论家薛元明先生所言:其作品风格可概括为“大、重、厚”三字,朴实无华,大而不狂,做到了“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朴实是一种宏大,是作者对生活的去伪存真、对书法的提炼和驾驭、对自我生命的体验、对古拙敦实的美学概括,蕴藏了景先生对书法的本质理解和寻觅后的个人体悟,是在追求绚烂之后的返璞归真;“重”有两个层次,重若崩云,气势绵密;“厚”也有两个层次,点画遒厚,厚积薄发。他的作品的艺术语言粗犷豪放、无所深饰,直指本心。就像贝多芬所言:“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

  五

  天道酬勤,景大文历经几十年的潜心修习,其书法作品多次入展、获奖,先后入选全国第六、七届中青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中日书展等国内外大型书展。被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最具收藏升值潜力书画名家”,并多次成功举办个展。作品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江苏书法五十年》等数十部大型典籍,出版有《景大文书法集》。

  景大文称得上是一位性情中人,豁达大度,谦和朴诚,坦然处事,热情待人;一曲景大文版的《黄土高坡》歌曲,不知逗乐了多少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走腔跑调的畅酣高歌,让大家记住了他的忠厚风格;他到工厂,到农村,到学校,到部队,为农民义务写春联,为路人免费送福禄,无数次的送文艺下基层,充分彰显了一个老艺术家的高尚品格和行为作风。

  景大文始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后辈书者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对同道书友热情相迎,倾囊传授,不论年龄长幼,皆乐意与之交往。他常与周边地区广泛联谊,广收博取,以满腔的热情,传播其艺术的感染力。人们常说:什么样的胸怀,就有什么样的人格;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书风。正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每见先生作品,如见先生其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如他强烈的人格魅力!

  诚如原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州市书协主席王冰石先生所说——“景大文曾担任县文联主席、县书协主席、市书协副主席工作多年,他不谋私利,乐于奉献,为人率直质朴,作风求真务实,热情泼辣,如夏风吹雨,情满江天,为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书法新人的培育,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有口皆碑。”

  书如其人,人如其书;气质若虹,尽蕴锦绣。这就是景大文,是真名士者自风流!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刀木风骨铿锵人生——记徐州市著名版画艺术家王寄舟

下一篇:风雨人间 漂泊画图——记徐州市国画家宋德安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