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州日报记者 刘苏
◎图/徐州日报记者 陈艳
1月30日,王剑桦艺术馆在徐州龟山民博馆开馆。馆中展出了王剑桦钢笔画作品二百余幅,工笔画作品数十幅。他用钢笔描绘出来的那些光与影的旋律,以及画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怀,惊艳了很多观众,也感动了很多观众。
王剑桦是一位工艺美术师,自幼师从中央美院教授陈开民先生学画,曾从事出口地毯设计、染织设计、报刊插图等美术创作四十余载,中途也曾下海经商十余年。2000年,他开始了名人故居的寻访及钢笔画创作。这是一项艰辛浩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艺术追求。他所寻访的上百所名人故居散布在祖国的天南海北,其中还有些是已经废弃和被世人淡忘的,王剑桦用了整整5年的光阴来铸造和打磨他心中的艺术理想,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对于产生这种创作念头的原因,王剑桦介绍说,这是在多年前就计划好的。当时,王剑桦就职于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驻广东联络处,常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画家的资料,有机会了解到传统艺术与许多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由于对室内外装潢设计的熟悉,他发现许多画家居住过的故居能体现出传统的建筑元素并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遂萌生了以此为题来进行绘画创作的想法。
在创作过程中,有些作品要用上一个的月时间才能完成,画好一幅作品还需要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因为这些画家的旧居分布在祖国各地,他常常要不辞辛苦地去写生和拍摄资料。但出来的效果,也令人满意,从他的画中,蕴含着传统民居的历史气息和对过往岁月的生活记忆,更有对大师们的敬意。王剑桦说,他现在正在着手中国百位文学家故居的创作,预计也是5年完成。
对于钢笔画,王剑桦介绍说,这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绘画艺术,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许多欧洲古典文学作品的一些著名插图都采用了钢笔画。我国在上世纪30年代也曾流行过钢笔画,自50年代起,钢笔画艺术有所衰退,而在80年代之后,钢笔画艺术创作已是每况愈下。在北京、上海等地,画钢笔画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优秀的钢笔画作品更是凤毛麟角。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王剑桦分析说,究其原因,一是有人认为钢笔画的创作周期比较长、繁琐、“吃功夫”,不如其他画种画起来快,有些画家不愿意画;二是一些画家感到普通消费者对钢笔画不了解,怕吃力不讨好,没有市场前景;三是社会上有人认为钢笔画不过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画种,难登大雅之堂。
“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坚信只要作品好就会有好的市场前景的王剑桦,一直注意推动钢笔画的流行。在2014年8月的“江苏省书画名家向法律援助基金会义捐作品展”上,王剑桦的钢笔画作品《法国教堂》拍出了5万元高价,这让他看到了“钢笔画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