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支炽热发红的电烙铁,起笔、转腕、收笔,一丝不苟,精雕细刻,一个个纤毫毕现、惟妙惟肖、古风飘逸的动物就这样跃然于木板。要是不说,你一定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幅幅形神兼备的“工笔画”是用滚烫的烙铁在木板上烙出来的,这就是田玉田的烙画技术。
或许是年纪使然,或许是性格使然,与普通的艺人相比,田玉田并没有多强的表达欲,即便是谈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常常是言简意赅,一语带过。而对于手中的那支烙笔,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在采访间隙,那支一直通电的电烙铁被他拿了又放,放了又拿。也难怪,这支跟了他30多年的电烙铁,或许是除了亲人外,与他关系最亲密的“搭档”了。
◎文/徐州日报记者 刘苏 图/徐州日报记者 仲冬竹
偶然结缘,全心投入
上世纪50年代,田玉田出生在江苏徐州,大专文化,自幼喜爱书画,后拜徐州国画院原院长乔俊声老师为师,潜心学习中国书画。1980年,田玉田考入徐州延安国画院任专职山水画师,1985年调入徐州卷烟厂技术中心,从事商标设计工作。
1979年的春天,一位东北邻居自己打了件立柜,可没点装饰怎么行?“要不就用烙铁在立柜上烙点画儿吧。”邻居突发奇想。知道田玉田会画画,邻居直接给田玉田下了“任务”。当时,这种家具上的烙画在东北比较常见,但徐州却没人做,田玉田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不过,他还是答应了下来,用电烙铁在小三合板上试了试后, 便在立柜上烙了起来。当时烙的山水小景虽然画得简单了些,但是看起来效果不错,邻居非常满意。
这件事虽然过去已经快40年的时间了,但田玉田一直记忆犹新。正是这次偶然的尝试,让他爱上了烙画,并从此走上了一条艺术的“不归路”。
给邻居烙完“处女作”后,田玉田开始查找、翻阅关于烙画的书籍、资料。这时他才知道,烙画也称“火笔画”“烫画”。它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制温度,不仅可以在木板上,还可以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烙印成画。
“烙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田玉田说,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古称“火针刺绣”。由于灾荒战乱,烙画曾一度失传,直到晚清才被一位民间艺人重拾。20世纪20年代,烙画兴盛,当时,属南阳烙画最负盛名。如今,烙画创作艺人零散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烙画流散于民间,知道的人并不多,更不可能系统地教育培训,只能靠自己一边摸索一边学。”田玉田说,“刚开始学的时候,真的是两眼一抹黑。烙画要用烙笔,我就到处打听哪里有电烙铁卖,找到店里一看,电烙铁很多,可是我又不知道该买哪一种,于是一狠心就每样都买了一把。然后去木材市场找木板,没日没夜地在各种木板上试,最后感觉拿椴木三合板当纸最能随心所欲。”
第一次使用电烙铁时,他连该选哪一档温度都不知道。想当然地选了个200度,结果电烙笔一接触木板,板子上马上一片焦黑。改用热量最低的烙铁,木板又“傲娇”了起来,半天都没有反应。
如何把控好电烙笔的温度,让它在木板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层次,光这一项技术,田玉田就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算运用自如。
不着一色,却得万千
烙画试验的危险系数虽然不像科学试验那样高,但有时也挺惊险的。有一次,田玉田准备烙一幅山水画,一米见方的三合板上已经用电烙铁勾勒出了基本线条,接着就得用喷火枪进行润色了。使用喷火枪需要非常仔细,而且火候掌握要好。当时经验还不够的田玉田,喷火枪拿得距离木板位置太近,致使火喷得太深。木板哪里禁得住这样的高温灼烧,一下子就烧了起来。他立即接水扑灭,一幅精心制作、将要完成的山水画就这样化为了灰烬,这让他着实心疼了一阵。
烙画最难的地方就在对于工具的掌控。电烙铁不同于轻巧的画笔,沉重且高温。一不留神,烙铁碰到衣服,就会烫出一个洞。同时,由于烙画材料特殊,稍有不慎,整块木板就报废了,“这对作画技能的要求很高,不能够打底稿,不能修改,必须胸有成竹。创作烙画最重要的就是,用电烙铁烙画时能随机应变,这样烙出来的作品才能线条流畅,结构完整。”
“烙画的精髓,在于‘三度’,即对温度、速度和力度的把控。”田玉田说,在烙画过程中,要恰当调节烙铁的温度高低,慢慢进行淡色渲染,达到层次丰富、色彩细腻透明的效果;变换力度大小来表现作品的主次、深浅、虚实;用不同的速度,呈现勾勒、点染的效果,表现作品的层次、疏密、聚散等,“也就是行家常说的‘不着一色,却得万千’”。
“除了工具不同,烙画和传统绘画没有本质的区别。”多年的国画功底,为他的烙画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都被他运用到了烙画中来。
套色烙画,让作品更完美
几年过后,田玉田感觉传统烙画色彩和线条太过单一,韵味不足。他想在这个艺术的世界里再搞点创新。2004年,他拜入中国现代套色烙画创始人郝友友先生门下,跟师傅学习现代套色烙画技术。
这种既有油画立体质感又有中国画笔墨韵味的现代套色烙画艺术,在传统烙画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油画与国画的长处,经过烫烙、烤彩和特殊处理,保留了火烙画的浮雕效果,而且完美地再现了绘画艺术的勾、描、皱、擦、点、线、渲、染等各种笔意。或简淡典雅,或浓墨重彩,山川云海灵动,毛发毫纤毕现,画面生动逼真,动物栩栩如生,不仅立体感增强,色泽鲜艳,而且永不褪色,每件作品都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传统烙画擅长表现线条,但不擅长于表现光影透视,我把油画的光影空间原理,结合木材的本色,进行综合处理。”田玉田说,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花卉、风景的轮廓比例表现出来,画面会比较单薄,而利用油画的透视空间原理,把光影和虚实关系融入烙画,画面会显得灵动、饱满、厚重。
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动物都是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看那瀑流,似乎能听到涛声,溅起的水雾在蒸腾,直化作远山无边的云;看那咆哮的狮子,仿佛可以想象被狮子盯上的猎物瑟瑟发抖的样子。“第一次看我的作品,许多人都以为是印上去的。以前我喜欢烙山水画,现在似乎更偏爱动物画一点儿。怎么说呢,感觉动物烙画不仅更有情趣,而且单论技术,也更难一点儿。动物的毛发烙起来非常难,很见功力。每当完成这样一件‘高难度’的作品,心里都特别有成就感。”田玉田笑言。也正是因为这,他被画界同仁称为是能够“平中见美的现代套色烙画天才”。
艺痴技良,只为传承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近40年的执著追求,田玉田真正体会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含义。
40年间,田玉田用坏了上千个电烙铁笔尖,烧焦了不知多少块板材,手也被一二百度的高温烫伤过很多次。他说,年轻的时候自己唯一的爱好,就是一下班就关上门烙画,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了。退休以后,虽然身体不如以前了,但他每天也得花上五六个小时烙画。为了能够安心作画,他在外面专门租了一个门面做工作室。
在田玉田的工作室里,记者目睹了他烙画的过程:他拿出一幅还未完成的画,等到电烙铁预热后,便在木板上烙起来。在他运笔转腕间,一棵松树就在木板上“茂盛”了起来。在常人眼里很笨拙的烙铁,到了田玉田手里,好像济公活佛手中的扇子一般,轻轻一摇,就变幻万千。
这几年,田玉田潜心套色烙画创作,《骏马图》《观瀑图》《江山云海图》《猴戏图》《溪山小景》等一件件精品力作相继问世。“我每年都会参加各种展览,家里光山花奖、百花奖之类的金奖证书就有五六十本。粗略算下,这几年我创作的现代套色烙画作品有数百幅,20多幅作品被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的收藏家收藏。”田玉田说。
田玉田说他的作品基本不卖,多是为参加展览而创作,“我现在退休工资一个月六七千元,不缺钱花,我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烙画这项艺术瑰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