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一个农民的文学梦

时间:2017-10-26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作家简介】朱群英,生于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家、诗人、记者。写作者、旅行者、音乐爱好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自幼酷爱写作,曾在《人民日

【作家简介】朱群英,生于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家、诗人、记者。写作者、旅行者、音乐爱好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自幼酷爱写作,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作家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北京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美文》、《散文百家》、《诗选刊》、《星星诗刊》、《诗神》、《诗潮》、《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雨花》、《红豆》、《牡丹》、《佛山文艺》、《飞天》、《黄河》、《文学界》、《山东文学》、《山西文学》、《延河》、《山花》、《阳光》、《岁月》、《北方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迄今已发表五百万字。事迹入选《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传集大辞典》、《中国当代新诗大观》、《世界华文诗歌选萃》、《繁星散文精品选》、《道德之歌》等书籍。文章多次选入《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散文》、《21世纪最佳散文诗》、《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阅读》、《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月刊》、《中学语文园地》、《语文教学与研究》、《时文精选》、《时文选萃》、《魔法阅读》、《震撼心灵的99篇美文》等版本。有多篇文章被中考语文试卷、高考语文试卷选为阅读题,被编入小学、中学语文教科书及课外阅读教材。著有散文诗集《林则徐的声音》、散文集《俊彩星驰》、《乡雨》、《蓝天下的风景》、《飞翔的阳光》、《月籁音丝》、短篇小说集《净土》。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首届西柏坡散文奖,长城散文金砖奖,人民文学杂志社“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千年欧阳修”征文优秀奖,“观音山游记”征文优秀奖,全国首届大众散文奖一等奖,孙犁散文奖,蔡文姬文学奖,蒲松龄文学奖。2004年第一期《散文选刊》杂志曾刊登个人专辑,作为“前沿作家”推出。2013年被评为徐州市十佳实力青年作家。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一个农民的文学梦  

    ●朱群英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卖啥的吆喝啥。不论别人怎么所思所想,反正在我心里,文学那真切的神圣的光晕,一直辉照着我蹒跚的脚步,在我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候,给我力量,引我前行。

    小时候,由于我个小体弱,老被伙伴们欺负;再多的顺从与讨好,都难让我接近那个属于他们的圈子。可我与书为伍,从不孤独。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我独自带着三国演义去放羊。结果看得入神,把羊放自由了,糟蹋了旁人的庄稼。然而,父亲却没有过多的责怪,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外从不惹是生非。长大后,我来到了城里,并在市区开了一家烟酒零售店。然而,我读书撰文的爱好,依然故我。慢慢地,我写的作品不仅付诸铅字,有时一年大大小小获几个奖,我写作的道路上又增添了加油站和充电器。我文学的梦又有了腾飞的翅膀。

    起初赚的钱,除维持基本生活外,我几乎都给了书店。幸好那时的书价可不像现在这么贵。就这样,我的隔三差五一换,眼镜三年五载一新。十余年一晃而过,《资治通鉴》、《红楼梦》、《四世同堂》等好多部砖一样厚的书已过一遍;书源不济时,就再啃一遍回头草。好在贤惠的妻子以坦然的胸襟,融洽了我这个不可救药呆子。

    有道是,人生如梦。但实实在在的生活毕竟不是梦。倘若任由时间无情的巨手拽扯而匆匆前行,任那蹉跎的足迹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任凭物欲的摆布,这样的生活,如此的人生,我不忍心。我要用笔来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来书写自己的七彩人生。

    市场经济波滚浪旋,商业机会也非常之多,要静下心来写并不挣钱的散文,闲暇时光都要用在阔人要人愈来愈瞧不起的文学创作上,那岂止是勤勉,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壮烈。这年头人不选择文学,但是文学却在选择人……选择那种用心灵抗拒庸俗、追求高尚,以及人性不被扭曲的人。我酷爱散文写作,我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不同流俗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倾听到了一种最朴素、最真切、最执著同时也最温暖的人性的声音。冬去春来,我持之以恒地,不厌其烦地,踌躇满志地。知识的浇灌,日渐滋润着我的笔头。欣慰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散文《回眸麦野》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散文《能不忆江南》荣获全国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散文《五月南风起》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首届西柏坡散文奖,散文《畅想金山岭》获长城散文金砖奖,散文《大运河的中国梦》获“水利情中国梦”全国征文二等奖,散文《盲笛》、《重读扬州》、《走进观音山》、《观音山醉想》均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征文中获奖。2004年第一期《散文选刊》杂志曾刊登个人专辑,作为前沿作家推出。2013年被评为徐州市十佳实力青年作家。陆陆续续地又出版了六本散文集:《林则徐的声音》、《乡雨》、《蓝天下的风景》、《净土》、《月籁音丝》、《飞翔的阳光》。

    多一份阅历,就多一份创作灵感。我蹒跚在文学小径上,乐不知疲。写作,使我开拓了视野,开阔了心胸,提高了生活质量。额头上的皱纹便是我流逝的岁月,一根根黑发悄悄染成银霜,我仍在书写着我的人生。

如今时风不古,能够在笔墨尺素里讨生活的人已剩得不多。不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选择了这样一种文学的和审美的生存方式,其中有多么大的快乐,外人又怎么知道呢?多一份阅历,多一份创作灵感。我蹒跚在文学小径上,乐不知疲。写作,使我开拓了视野,开阔了心胸,提高了生活质量。额头上的皱纹便是我流逝的岁月,一根根黑发悄悄染成银霜,我仍在书写着我的人生。我会在写作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并深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我熟悉黄河故道的峭劲与淮海平原的旷达,它们超拔而坦荡,神奇而俊爽,淌血淌泪惊心动魄的历史与现实无不使我产生独具个性与韵味的刻骨铭心的感受,赋予我艺术的气质与情感和创作的原动力,我要用思想与心灵去感受生活,始终歌咏着自己所熟悉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内在精神和顽强品格,写出一系列反映黄河故道沧桑历史、沸腾现实及辉煌未来的有力度、份量重的大文化散文和小说。

 

要想在创作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就要跳出名利圈,就要永存一颗坦荡之心。我想,只有心中没有偏见和尘埃,呈现于眼前的才是个清澄本真的世界。弘一法师在弥留之际所向往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不仅是一个人精神的至高境界,也应该是文章所要达到的思想高度。

 

 阳光般的意境

——简评散文集《飞翔的阳光》

 ●吴光辉

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散文作为最直接的一种文学品类,应更有力地介入当下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把自己置于无法逃避的境地。散文发展的节拍,应该成为社会思潮律动节奏的主要组成部分。散文大行其道,不少人用散文这种文体来养生,散文作家应有意识地剔除人生杂念,把平常心天天挂在脑门上,用散文讲述着人生。在众多优秀的散文作家中,朱群英就是其中的一位。与群英老弟相识多年,他给我的印象是具有北方壮汉的粗犷、本分和率真。但许多不认识他的读者,读了他的散文之后,全都以为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江南书生。其实,他的为人和他的散文一样,他内心深处江南情结和北方气质的多重融合,恰好体现了他身处中国南北交融之地的苏北人的性格特征,也恰恰就是他的散文意境营造的一个重要特点。

记得2009年的冬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西柏坡散文节上,我和他相识了。那年冬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积雪足足有两尺深。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便是在漫天大雪的西柏坡,只见他风风火火地从大雪地里奔进了接待处,自报家门说是江苏徐州的朱群英。因为都是江苏人,也就自然熟悉起来。我本以为他的散文肯定也会是大江东去式的豪放,结果读了他的作品之后,方才得知不能以貌取文。我读他的第一篇散文便是他的获奖作品《十月,金色的向往》。这是一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抒情散文,写他对祖国的一种浓烈情感:孩提时代,爷爷给我讲故事:夸父为追逐太阳而死。古老的传说有点老套,可追逐太阳、死而无憾的精神,却注入了我们的血脉,执著地搏动。当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莱茵河畔托起一轮崭新的太阳,有多少现代夸父屡仆屡起,追逐那遥远而辉煌的太阳。我爱读太阳,在《离骚》的沉郁行间,在《满江红》的激昂词里,在《正气歌》的慷慨语中,在林则徐雕像前,在圆明园的废墟堆上……然而真正属于我们的,是十月的太阳,照亮尘封的历史。我觉得他的散文很有激情,也很有才情。从此,我便一直关注着他的散文创作。特别是近几年,他经常给我们报纸投稿,并且成为本报的一位骨干作者,因此能更多地读到他的作品。总体看,作者具有较为厚实的文学功底,不仅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叙事说理常能层层深入,曲径通幽,而且博闻强识,知识面广,下笔多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诸多篇什感情真挚,构思轻巧,涉笔成趣,用词清雅纯丽。他细心体味人情百态,撷取与人交往中的点点温暖,提炼出的文字,皆在生命中熬炼有年,故每有理性的闪亮,都给人灵魂一击乃至一激。

他用深沉的歌喉,歌唱他难以忘怀的、贫穷的、温暖的、丰沛的故乡。他的写作,一直没有离开故乡,以故乡为原点,用他的脚步丈量中国农民的命运。他不会粉饰生活,不会虚妄地揣度生活,每一行文字都是他真情的流淌。是的,是流淌,涓涓地、清晰地流淌。一切生活的脉络,在他的笔下从容、自然地流淌。他把故乡顶在头上,揣在怀中,供奉在自己心里。他的散文悄无声息地传递着生活的温情,洗濯着读者的灵魂。他的眼光是独特细腻的,他的感觉是丰沛多情的,他的手法是质朴老到的,几乎像从地里采收庄稼一样,信手拈来便是一篇篇好文章。玉米、红薯、柳树、水井都是他表达的对象,这些是故乡的文化符号,也是他回味故乡、传达故乡情事的梦境。故乡是一条宁静的河流,潺湲不息。流淌是活力,乡韵、乡情则是生活的诗意。细细品读朱群英的散文,仿佛漫步在乡村田野的小路上,清风徐来,泥土芬芳,沸扬、躁动的心,霎时安静了下来。是带着作者体温、心跳和血脉贲张和灵智机敏的叙事。可喜的是,在这本散文集的诸多文本中,你不仅可以随处感受到文字的瓷实与鲜活,更为可贵的是你可以从这些有着自然血肉的文字中读到作者对他的叙事对象本质属性的洞见。

他的散文有很好的艺术感觉,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有睿智的思想,有广博的知识,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有忧世伤时的情怀。这里面有作者人生的履痕,有对生活的思考,有对亲情的展现,有对乡情的怀恋。作者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用清纯的文笔,叙说着心中的爱憎,没有哗众取宠,没有虚张声势,自然的率真朴实地表达心中集存的情愫,有一种平淡质朴的美。他不停留在事物表面上,而是能够向事物和人性的深处挖掘,向男女情感的细微处开垦,读者能感受到敏锐、火热而闪亮的目光,时时烫你一下,会让你有所惊喜。例如《乡野看鸟》、《风筝》、《江边的麦子》、《栖居人心的红薯》、《红红火火闹村戏》等等。面对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他以一位作家的社会良知和思想锋芒,对自然生态视野和精神生态视野中的种种社会问题和心灵问题,进行了严厉审视、凌厉拷问、深度揭示和深刻反思。这些在他的《河边有俩树墩》、《蒲公英的梦想》等篇章里,都有所表现、诉说乃至殷殷期盼!《乡野看鸟》就是写作者自身对鸟这种独一的散文意象的描述。他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童年记忆中的鸟,然后写当下乡野之鸟,最后写城市之鸟,结尾处作者点明通过写鸟来写自然生态的平衡。在《风筝》《江边的麦子》《河边有俩树墩》里,也是集中笔墨,只写风筝、麦子、树墩,也都在最后画龙点睛地升华主题。这种叙事方式也就使他在《风筝》结尾时写道:再执着的未来,也会有以往;再优美的旋律,也会有情殇;再期盼的目光,也会有迷惘;再纯净的文字,也会有悲伤;再动人的风花雪月,也等不到地久天长。不要抓住回忆不放,断了线的风筝,只能让它飞,放过它,更是放过自己。要自信甚至是自恋一点,时刻提醒自己我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文章不长,却意象闪烁,波纹光亮,似小鸟在霞辉中自由飞翔。想一想,如果没有对于人生深刻、独到而又细腻的感悟,抑或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涵养,以及本人在古体诗词创作上的灼灼才华,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多警句来的。而这些警句,不仅使篇幅很短的文章之疆域得以扩展,而且使原本平实的叙述在一瞬间得以升华,从而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作者通过他强大坚韧的叙事耐心和他那唯美与惆怅的极具表现力的文字,给以最真诚也是最真实的人文关切。对于乡土题材,他总是那样得心应手,栩栩如生,自然成章。一棵野草,一堆粪土,一张木犁,一把稻禾,一帘雨水,一缕炊烟,一泓溪流,一脉青山,一只山鸟等,都在文章里活起来、舞起来、亮起来。那一幅幅田园生活画卷,那一场场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田园意境,无不洋溢着泥土味、五谷味、汗水味,无不展示出家乡的风景美、风俗美、风情美。读后会自然牵动读者内心的情感和阅读的快感,会自然勾起读者对往事的回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朱群英的散文近几年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表现在他的《能不忆江南》、《畅想金山岭》、《梦里瘦西湖》、《飘香的大运河》等等。我认为在他的这批作品里,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散文的文学属性。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就是要在形上实行全方位的开放,让散文处于无休止的创新状态,使散文能够无限自由地表达,形式也无限自由地扩散,从而形成散文姓的意境营造特征,这也正是散文的一种建构特征。朱群英肯定在他的散文创作历程中,真切地悟出了这一点。因而,他的散文通过多重表达来使作品更加体现散文的天性,探索散文意境营造的多种可能,这也使他的散文不断走向成熟。只有心灵美好的人,才能从斑驳复杂的生活中发现美。而能从中提炼精美的情节、美妙的细节,并用美好的文笔表现出来,则需要作家具备聪慧的眼光和掌握过硬的技巧本领。

 江南水乡的脚,爱读断简的石板路,读一节节的水乡春秋,轻轻盈盈地读,在老水牛的瞳孔里,在独木舟的歌吟里,读出一颗颗酸梅花子来,读出一个个失眠夜来。这是他获得全国冰心散文奖的作品《能不忆江南》的开头。他用细腻如丝的语言写一个苏北壮汉的江南情愫,如诗如画。在这篇作品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单一意象,而是对石径、湖水、芳草、渔船等一系列具有江南风物特征的群体意象的多重叙述,从而营造出具有散文特性的诗意江南。作者在散文结尾处还是忍不住又发出一声感慨:呵,江南水乡,这孕育热烈神话的东方威尼斯,硕大的翡翠镶着天边的云彩,湛蓝的天空折射澄明,定格成永恒的风景,成为多少游客洗涤尘世风尘和心灵的栖息之地! 以唯美、轻灵的文字展现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悟,以诚挚、深情的笔触描述亲情、人文、美景、情思,或令人赏心悦目,或令人掩卷深思,或使人感同身受,或使人不禁莞尔,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大足石刻遐思》、《刘公岛情结》、《飘香的大运河》等篇章里,也是多视角、多意象地进行表述,从而使他的作品具备了对生活艺术反映的厚度和浓度。因为在我进入或者说是作者的文本把我带入作者呈现给我的那个世界之时,那鲜活于我眼前的是作者的描述,令我心动的是作者对他陈述的事物的去蔽过程,给我以震撼的是作者对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事物内部本质属性的揭示。也就是在这时,你才会觉出好的文章决不会是作者自娱自乐无关轻重的玩意儿,那应该是作者的灵智出没于存在物内部在晦暗中寻找澄明的探险。

纵横捭阖丰富多彩的多重表达,使作品更加表现出散文的文体本质,这是朱群英散文的意境营造的重要特点,也是他散文创作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惟其如此,他的作品才被广大读者喜爱。笔者希望朱群英在今后的散文创作中,在散文意境营造中,能够更加注重人文内涵的提炼,能够更加注重社会担当的表达,从而使他的散文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集中读他的散文和随笔,我经受了一次洗礼和升华的过程。沉浸在一片灿如朝霞的美中,感受到暖暖入心的善意,也体味到了那袒露无遮的真诚和率真。这本散文集的珍贵之处在于,写人、记事、谈古、说今都是有感而发,由衷而发,其中体现着强烈的学者本色,洋溢着强烈的学者情怀。这使他的散文拥有了自己的品质,即可贵的文化底蕴和不屈的书生锐气,同时也流露出某种书生话语的青涩。我以为,这就是朱群英散文的特色。该散文集文字乡土味之浓郁、语言之优美,布局谋篇之匠心独巧妙,韵味独具之文风宜人,隽永细腻,美好精致,如诗一般低吟浅唱,又如哲人一般引人深思,初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缓缓地向我们的心中渗透。意境深邃,取材独特,有日常生活细节的发现,有对乡土物事的爱恋,有行走四方的抒怀,有惟妙惟肖的人物素描。更重要的是每一篇文章里均透露出作者对人、对物、对事、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透出一股浓浓的社会悲悯情怀和浓郁的文化情愫,以及睿智的哲理发现。庸常的生活需要诗性,需要我们内心有所敬畏、有所依傍,而匆促的时光里,更需要我们颔首驻足,在《飞翔的阳光》中感受生命的完满与蕴藉。常说文如其人,阅读朱群英的作品,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阳光。那一篇篇文章中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他眼中一定洒满了阳光,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更多的光明与幸福,他的心中也一定充溢阳光,承载着对自然与生命朴素、浓烈的感恩和热爱……阳光拂在脸上,温暖漾在心底!

吴光辉,著名散文家、国家一级作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滕富生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一场需要用心 阅读的画展 “境·互文”艺术展21日上午在艺术馆开幕

下一篇:光明行——魅力古镇的辉煌乐章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