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钱松嵒《常熟田》赏析

时间:2018-12-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惠子
内容摘要: 原标题:钱松嵒《常熟田》赏析  常熟田(国画) 52.8×35.7厘米 1963年 钱松嵒 中国美术馆藏  20世纪50年代,整个美术界开始倡导通过写生的方式改造中国山水画。

 原标题:钱松嵒《常熟田》赏析

  常熟田(国画) 52.8×35.7厘米 1963年 钱松嵒 中国美术馆藏

 20世纪50年代,整个美术界开始倡导通过写生的方式改造中国山水画。当时的山水画家也是努力推进以山水画题材去表现新生活和新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材日益受到山水画家们的关注。钱松嵒就是当时这方面表现得最为成功的画家。他的作品《常熟田》,虽然画的是一个平凡的江南水乡,却呈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在这里,丝毫没有传统文人画里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有的只是备感真实的生活景象。这幅作品是钱松嵒为新中国成立十五周年庆祝大典献礼而作,所表现的内容是他根据此前在常熟虞山上写生,亲眼目睹当时繁荣新景象后的有感而发。

 鸟瞰式、满构图

 在钱松嵒看来,山水画必须要考虑自然地形的入画条件。山在江苏不突出,突出的是平畴千里的水田。但是如何能让平平坦坦的水田在画面上获得一种不平凡的气势,为此,他采用了鸟瞰式和满构图的方法。就前者而言,一方面钱松嵒在先前作品像1958年《芙蓉湖上》有过类似的构图经验。另一方面如他自述,尽管是有常熟西门外虞山下瞰的真切体验,却是联想到了宜兴、无锡等地构成的“江南田”这个总印象。同时,占据整个画面绝大部分的稻田,由近到远,由实到虚,令画面有了咫尺千里之势。

 用色大胆

 最初在颜色选择上作者是想以金黄色调搭配这一场景,但因为其两次到常熟所见都是绿油油的麦苗,所以最后决定以绿色画田。众所周知,自元明文人画之后,大多数画家认为重彩过于俗气,而以水墨为雅。但钱松嵒却认为无论是水墨还是重彩,其关键还在于二者如何相协调。在这幅作品中,大面积运用明亮的石绿色令画面充满生机,并随着稻田的远近呈现浓淡之变。这种强烈又和谐的色彩其实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江南新貌。

 寄寓独特

 该画取名《常熟田》,一语双关。常熟,作为一个普通的地方名称,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改“宰相常熟天下荒”的境况,水稻丰产,钱松嵒在画上题字: “常熟县境,平畴万顷,岁岁丰收,真乃名实相符。”年年“常熟”,既有对江南农田繁荣景象的歌颂,也寄寓了他对农业年年丰收的美好祝愿。

 有关“常熟田”这一题材,作者曾创作过多幅,相比较而言可以看到不同画作构图上的略微调整。以1965年这幅为例,稻田主要被放在中远景的位置,前景多是以大片房屋为主。而在70年代的《江南新绿》《锦绣江南鱼米香》等作品中,依然能看出这一题材与表现手法上的延续。这些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多作品,无论视角还是笔墨表现都令我们有耳目一新之感。就钱松嵒个人而言,艺术道路可以简括为深入传统和深入生活两大阶段。在青年时代,他就经常到家乡及附近的山川名胜对景写生,这种经历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政策影响了其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创作。50年代初期,钱松嵒深入工厂、农村,画了大量速写,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活的作品,但因为处理时放弃了先前的传统技巧而使画面有些插图化。此后,他又重拾传统,努力将两者相结合起来。

 1959年是钱松嵒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两次远游写生,令他大有启发。1960年与傅抱石等人旅行写生,历经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成都、广州等地,行程两万余里。此次旅行写生让钱松嵒大开眼界、大豁胸襟,也为之后创作诸多经典之作埋下伏笔。1964年3月,钱松嵒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的100多件作品蕴藏的强烈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让许多文艺界同仁纷纷撰文评论。例如时任《人民日报》总编邓拓、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画家潘絜兹等,他们都指出钱松嵒解决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表现时代的问题,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一个样板。的确,钱松嵒以自己独有的创作方式,回应了时代对山水画提出的要求。他集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人风格于一体的新画风,也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后辈学者。

 
 
Tags标签:钱松嵒  常熟  作品  表现  创作  山水画  画面  传统  画家  题材 责任编辑:李惠子    
上一篇:蜕墨说(颜展)

下一篇:王雪涛花鸟欣赏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