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张胜杰
甲胄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进而能够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的打击。据现有记载,中国传统甲胄自秦汉时期出现,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在晚清时期终结,其发展具有中国特有的历史特色。
如今,国内仅有少数能够完全独立还原、制作、研发、生产甲胄及古武备周边产品的工作室,这也赋予了甲胄更多的历史文化意义。
甲胄作为将士作战的防护性兵器,使部队增强“防守反击”的战斗效能,这种防护方式沿用数千年,其间制作甲胄的材料不断更迭完善,甲胄的形制不断得到改进。如今,甲胄作为历史研究对象更多地用于影视文艺制作中,成为我国古武备文化的象征。而在徐州的楚王陵墓中曾出土了不少甲胄残片,为后人研究汉代甲胄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纷争的颜色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唐代诗人王维以《少年行》诗组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征战匈奴的少年英雄。尽管与汉代相隔数个世纪,但霍去病等人依旧是唐朝人心中的偶像,诗词中一次次再现数百年前英雄们驰骋于疆场的场面。
汉人尚武,也有将甲胄作为随葬品的习惯,因此,汉墓中出土了不少甲胄残片,为后人研究汉代甲胄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历经千年,铁甲的痕迹尚且能够在遗迹中发现,但甲胄并非只由锻铁铸成,诸如皮甲、甲片间串联的麻线、甲胄上装饰的布料等都已不复存在。
20世纪后半叶考古发现的汉代甲胄以铁甲居多,而且都是锻铁制成。江苏尹湾汉墓出土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当时东海郡的武器储备有“甲十四万二千三百二十二、铠甲六万三千三百二十四”,甲即皮甲,铠为铁铠,也就是说,西汉末年时汉军仍装备了大量皮甲。
这在甲胄复原工作中就出现了难题。古人的甲胄在视觉上是何种颜色?铁甲的甲片难道都是金属光面?武将的甲胄与基层士兵的甲胄存在哪些装饰上的区别?
甲胄其性质在封建王朝的特殊制度下是极其敏感的,受限于国内现存完整复原甲胄的种类稀少,甲胄实物的匮乏导致其信息碎片化。尽管相当一部分古代甲胄的形象保存在石像、雕塑、古籍白描和绘画中。但毕竟展现方式是平面化的,相当一部分描绘也存在简化。其中,唐朝至明末甲胄相关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较多,复原时有据可依,汉代甲胄的复原则最为麻烦——时间久远,史籍较少。
汉代史籍中,“玄甲”一词出现频率很高,如《史记》记载,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为悼念他,“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玄,指赤黑色;也代指玄铁材质。因此,汉代甲胄是否为赤黑色曾引起巨大的讨论,这在中国历代甲胄史中也成为了缺项。
就在1994年,徐州狮子山顶的西汉楚王墓被发现,墓中出土了铁制甲片约8465 片、兵马陶俑2393件,其中一号坑1016件、二号坑1377件。俑皆陶土烧制,青灰色,计有马 4匹、官吏俑1件,余为甲胄俑、跪坐俑、盔甲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手俑及持长械俑等。俑身涂粉,局部绘朱。后经专家参考修复,成功复原了四种铠甲和一种胄。这些甲胄的出土,使后人终于得以一睹汉代甲胄的风采。
少年的图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雄浑的诗句总是勾起人们对古代英雄的向往,1994年出生的孙磊也不例外。小时候的孙磊对书籍中兵器甲胄、金戈铁马的内容最为喜爱,也正是从那时起,对古代铠甲的好奇和着迷在孙磊心中扎根。“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练习武术,也在不断接触与古代武备相关的书籍。”孙磊告诉记者,他读的第一本与甲胄相关的书籍是白荣金先生的《甲胄复原》,这也成为他了解古代甲胄的启蒙书。
然而,关于甲胄的真实记载散落在浩瀚如烟的古籍中,想要深入了解甲胄,孙磊只能从博物馆入手。2014年,大学毕业的孙磊第一次走进徐州博物馆,站在了一件复原的汉甲展列柜前。“博物馆中那件复原的甲胄上,一片片铁甲如此真实,每个细节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这种直观的感受给了我强大的冲击。”孙磊回忆说,站在这件复原的铁甲前,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披甲跨马征战沙场的场面。
2015年,孙磊在一部讲述沙场纷争的电视剧中看到,剧中的兵士穿的不是中国甲胄,而是外国铠甲,这一下点醒了他。“甲胄就像中国战争史的图腾,必须要宣扬出中国的文化自信!” 孙磊决定,自己要复原一套中国甲胄,一套真正的甲胄。
“真正的甲胄,由铁、铜、皮、缎等不同材质的用料组成,从兜鍪、身甲、裙甲,到掩膊、腹吞、肩吞等,所有零件都需自己打造。”孙磊说,一套铠甲,仅甲片就有三四千枚,为了将它们巧妙地编织组合,他便向金工师傅学习处理金属,向戏马台的老裁缝学习裁剪和缝制。
孙磊告诉记者,中国古代的甲胄不仅每个朝代不同,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区别,为了能让铠甲真正复原,空余时间,他会找一些古代的雕刻、壁画、造像,仔细观摩它们的细节。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孙磊的第一件甲胄复原作品“明代布面甲”制作完成。“我穿着这件布面甲向朋友们介绍时,所有人都很惊讶。”孙磊骄傲地说。自2015年至今,孙磊制作了近300套各类甲胄,其中还原的许多汉代甲胄陈列在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内。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史中,甲胄一直都是战争的代表和图腾,支撑我一直研究下去的动力也正是这种刻在心里的图腾。”孙磊说。
通今的寒光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古代诗人用诗歌再现出古代英雄驰骋疆场的场面,甲胄其坚硬的外表下藏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孙磊说:“在长期以来制作铠甲的过程中,在传统的复原甲胄的路线上,引申出了另一种新派观赏类甲胄的设计模式,这也让中国甲胄影响力越发深远。”
何为新派观赏类甲胄?
孙磊告诉记者,中国历代甲胄的发展实际上主要分为两大块:一为军队列装的各类实用型甲胄,另一类则是以实用型甲胄的结构为基础进行各类装饰性的堆砌、以精湛的做工以及昂贵复杂的装饰点缀,从而彰显地位等级以及军容威仪的仪仗型甲胄;其中,仪仗型甲胄又分为以铁甲为基础延伸出的类型、以及以织物或贵金属材质为基础延伸出的类型。
“前者本质上仍属于实战型甲胄,仅仅是在使用场合上偏向仪仗化,后者则单纯是仪仗使用、类似于近现代军服序列中的军礼服;新派观赏类甲胄走的就是古代仪仗型甲胄的路线,在继承中国古代甲胄元素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及玩家的需求进行各类新的创作。”孙磊说,在与COS圈的结合上会采取轻量化设计的款式以满足玩家的需求,在与机车圈、战术圈的结合上除了轻量化设计以外,也会与其圈子内本身特有的机车装备和战术装备结合,以增加中国甲胄的元素,间接地让这些跨圈的爱好者们更容易接受中国甲胄文化。
“新派甲胄的目的就是与更多受年轻人欢迎的新文化产物结合,让‘寒光照铁衣’的豪迈更接地气,让中国甲胄文化的传播更加多元化。”孙磊认为,这种有机融合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甲胄上,它所蕴含的各类传统技艺仿佛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缩影,将数千年的历史串联在一个个甲片之上,又在新时代的浪潮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徐州日报记者 孙博宇 摄
受访者:孙磊
1994年出生,中国甲胄职业制作人,徐州市汉文化景区汉兵马俑博物馆古代武备体验厅负责人,徐州市双节棍运动协会副主席,徐州经开区武术兵道运动协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中国历代甲胄及古兵器、古武备的研究、制作与收藏;中国古代战阵武艺、古代马术(骑射与马背武艺)的研究与复原。其成立的白虎节堂武备文化工作室为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完全独立还原、制作、研发、生产甲胄及古武备周边产品的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