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频道 > 信息 > 正文

中国汽车反垄断调查的意外转折

 中国反垄断机构上周对车企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但这一判决另等待结果的奥迪(Audi)、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其他跨国车企感到意外。

  自今年初开始,外国车企一直在接受调查,原因是它们涉嫌操纵下游经销商和服务商的零售价格,按照2008年颁布的中国《反垄断法》(Anti­ Monopoly Law)可能被认定为“纵向”价格垄断。

  本月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一名高级官员表示,调查发现大众(Volkswagen)旗下的奥迪(Audi)、以及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存在一些违规行为。江苏省物价局一名官员向新华社(Xinhua)表示,梅赛德斯的一些经销商试图“对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进行控制”。

  德国大众与中国的国有车企一汽(First Auto Works)合资、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奥迪轿车的一汽-大众已承认过错,并在本月表示愿意接受国家发改委的任何处罚。克莱斯勒和戴姆勒(Daimler)旗下的梅赛德斯表示,国家发改委的调查还在进行,眼下无法置评。

  然而,上周三,国家发改委开出了迄今为止最重的一张反垄断罚单,对象却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车企。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被控“横向”垄断,相互串通,对出售给丰田(Toyota)、本田(Honda)、福特(Ford)和其他在华跨国车企的零部件进行价格协商,轮流坐庄、减少竞争。“世界各地反垄断法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击诸如卡特尔这样的横向垄断。”北京的一名反垄断事务律师表示,“中国反垄断法的主要目标也应是横向垄断,而非纵向垄断,后者相对于前者问题要小得多。

  中国国家发改委自2011年以来开出的总计28亿元人民币(合4.55亿美元)的反垄断罚单,有逾四分之三落到了外国企业头上,导致部分人批评发改委有意针对外国企业,而本次裁决对外国汽车制造商和中国消费者都有利,部分平息了这种批评。然而,发改委仍然在就可能存在的纵向垄断,继续对奥迪、克莱斯勒、梅赛德斯和其他外国车企展开调查,这种做法仍在引发极大争议。这些车企眼下依然在等待可能的处罚。

  跨国车企的高管和律师抱怨称,国家发改委在暗示企业,如果主动调低商品和服务价格,一旦它们在反垄断调查中被发现涉嫌违法行为,处罚金额可能会相应低一些。这些高管和律师表示,这种压力正是促使梅赛德斯、宝马(BMW)和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等车企近一月来纷纷大幅降价的原因。丰田上周宣布,将大幅调低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Lexus)的零部件价格。

  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平息公众对国内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偏高的不满,而外国车企就成了替罪羊。尽管中国的通胀水平不高,许多产品的价格却很高,特别是受到中国城市中产阶层青睐的产品,从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婴儿配方奶粉到豪车。

  根据汽车咨询公司JATO Dynamics收集的数据,汽车生产商对一些豪华车型在中国的建议零售价,可能比在美国的高出50%。一些代表中国保险公司和汽车维修公司的组织也估计,一些豪华车型的零整比达到1200%,远远高于国际上标准的300%。

  发改委调查的核心问题是,商品价格较高到底是非法操纵价格行为所致,还是因为消费者需求旺盛。

  “发改委试图控制它不应该控制的事情,”一位律师在为被卷入这次中国竞争调查的跨国公司辩护时说,“共产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了。企业只是针对市场形势做出反应。”

  “发改委只能因为非法操纵零售价处罚我们,”北京的一位车企高管补充,“他们不能强迫我们降低批发价,那是由市场支配的。但是整件事已经变得非常政治化。”他说,他们公司内部进行了激烈争论之后才决定向发改委的压力屈服并降价。

发改委拒绝就正在进行的调查置评。不过,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曾发出明确警告。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一档新闻节目中,许昆林说,不管你的公司是否是调查的对象,“可以自己来自首,或者调查的过程中,你要完全配合、主动配合,那么你就可以得到免除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

  还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大多数外国车企的获利都极为丰厚,降价以及任何后续的罚款只是一笔相对较小的代价。“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中,零件销售额占的比率大多小于5%,肯定不会超过10%,”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香港工业研究组主管珍妮特•刘易斯(Janet Lewis)说。

  受到调查的车企高管们还说,发改委官员坚持预先审查公司的“自愿”降价声明,暗示发改委计划有更大的动作。

  除了批准这些企业在特定时间发布消息以保证最大的宣传效果以外,发改委官员还要求企业说明降价是由于受到调查,而一些车企其实在调查之前就采取了降价措施,是针对竞争对手之前的降价做出的反应。

  “我们有权按自己的意愿确定批发价格,”一位车企高管坚持说,“从法律上说,发改委不能强迫我们降价。我们之所以在声明上听从他们的建议是给他们面子。

  (来源:FT中文网 译:何黎)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auto/qiye/2014-08-25/3751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