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场的失利并没有阻碍上汽通用联手进军亚太市场的决心。上汽已决定与旗下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五菱(SGMW)共同出资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一家合资工厂,由于通用在SGMW占有45.9%的股份,此次联手开拓印尼市场,也是上汽与通用联合开发亚太市场的第二波。
新工厂位于雅加达附近的工业区,按照计划,新工厂的建设工程计划于2015年起正式启动,不过,该项目仍在等待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与印度市场不同,SGMW此次除了技术和产品输出,还将输出品牌,与印度市场采用雪佛兰品牌不同,合资公司在印尼生产和销售的品牌将是五菱品牌,这也是合资企业首次将合资公司自有品牌输出海外。
吸取印度教训
早在2007年,SGMW就启动了对印尼市场的考察。当年SGMW的董事会在印尼召开,SGMW的股东双方就打算到印尼建厂,进军东南亚市场。但由于印度的优势更明显,于是,当2009年上汽和通用决定联手进军亚太市场的时候,还是将第一站选在了印度。
虽然与印度超过12亿的人口总量相比,印尼人口数量仅为2亿多人,但印尼的市场机会有目共睹。印尼目前的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仅为200万辆。从经济上看,虽然印尼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仅为5.02%,低于上一年度的5.58%,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但印尼新总统佐科正在重振印尼经济,佐科已经提出了印尼经济增长目标。
此外,印尼还能辐射到东盟国家,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的印尼早就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新工厂生产的汽车将首先在印尼当地市场销售,未来计划出口到其它东盟国家。
“当地的工业园区非常欢迎我们去投资。”SGMW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只等我国相关部门的批准,该项目就能顺利推进了。
印尼是上汽与通用携手开拓亚太市场的第二站。而与印度市场SGMW产品贴牌雪佛兰在印度市场生产销售不同,这次直接以五菱品牌在当地销售,这也是合资企业的品牌首次进入外方全球战略布局。
上汽与通用联合开发亚太市场的协议早在2009年底就签署。当时,上汽集团(600104,股吧)总裁陈虹和通用汽车执行副总裁兼国际运营部总裁罗瑞立签署了合作开发亚太市场在内的一揽子合作方案。并将联合开发印度市场作为第一站。上汽和通用在香港注册了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并收购了通用汽车在印度的生产工厂。为了提高通用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通用在印度市场引进了SGMW的产品和管理经验,不过,与其他外资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一样,在印度市场,SGMW的产品被纳入雪佛兰品牌体系生产和销售。
然而,首次联手出击印度市场,上汽和通用做得并不成功。因为不堪亏损,上汽集团在通用对印度市场增资时,没有再增资。2012年10月16日通用汽车宣布,此前售予上汽的印度业务50%股权已经大部分回购,完成回购后,通用汽车持有该合资子公司93%股权,SGMW派驻在德国的管理团队,也随着合作的结束而撤回。最终,上汽在印度市场的持股比例,由50%降低至10%。
用五菱挑战丰田
与印度市场相似,虽然消费潜力巨大,但印尼的汽车消费档次非常低,小型车一枝独秀。印尼市场对产品的认同度非常单一,日系车占了印尼总销量的80%,那里成为了丰田和铃木的天下。通用虽然在印尼早有布局,但销量微乎其微。
如果要争夺印尼市场,意味通用要在当地推出比丰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曾参与通用与五菱合资谈判的原通用中国高层周方裕认为,在通用现有体系中,只有SGMW的运作成本是最低的,可以与印尼当地的汽车厂家一决高下。
通用在印度TALEGAON工厂建造初期,曾经动用全球体系核算建造成本,通用北美报出的价格是10亿,通用韩国大宇的报价是5亿。最后在SGMW低成本体系配合下,实际只花了4.2亿元。
“光有产品和技术,采用通用的管理体系仍面临成本太高的问题。”知情人士透露,特别是在上汽股比减少,管理团对撤出以后,通用在印度公司的年亏损额超过2亿美元。失利印度市场的最主要原因是通用的高成本管理。
实际上,SGMW和上海通用的产品,仍然是通用在印度的重要产品来源。如通用在印度投入销售的雪佛兰Enjoy,原型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而通过向通用印度输出产品,SGMW和SGM从通用收取技术转让费。SGMW产品在印度市场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自2013年5月上市以来,截至2013年11月,雪佛兰Enjoy(五菱宏光)在印度MPV市场累计销售14591台,打破了铃木Ertiga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成为该细分市场的生力军。2013-2014年度Autocar印度年度车型评选在孟买举行,雪佛兰Enjoy最终荣获年度MPV车型大奖。
这也迫使通用重新开始考虑亚太的战略。“此次印尼采取的是全新的合作模式下,相当于直接将SGMW的全套运营经验搬到印尼。”知情人士透露。
“与合资企业普遍从外方引进产品不同,SGMW产品在研发阶段起,就是合资企业本土研发的,这不仅使产品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也为产品走出去打下了基础。”周方裕认为,这也是SGMW产品能够顺理成章进入通用全球布局的重要因素。